搜索到1915篇“ 行政模式“的相关文章
- 制造“网红书记”:乡村直播的行政模式及其组织困境
- 2025年
- 在国家政策、在地组织与新媒介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乡村正在被重新激活。本文从制度主义视角出发,聚焦于以基层干部为主体的乡村直播的行政模式,考察其组织困境与行动逻辑。基于对41位村支书的深度访谈,研究发现:在行政模式中,一种“地方政府+商业平台+民间社会+基层组织”的四维团结模式,创造了“网红书记”的流量神话。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内生性动机,乡村直播在嵌入在地化组织结构的过程中,遭遇到组织惰性与文化传统的双重抵抗。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制度力量推动下的劳动同意与行动惯性,以及行动目标的高度单一化。乡村直播的组织性力量,决定了多元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如何实现多元、协同、可持续性的乡村直播公共性实践,达成变现目标之外的更多公共价值,值得进一步思考。
- 龙强冯强
- 关键词:基层干部制度主义
- 基于师资学术转型背景下高等学校教学行政模式的创新构建--以C高校为例
- 2024年
- 在师资学术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各个领域不断强调高校教育改革,结合国家对各级各地区高校的行政管理提出新的“放管服”要求,梳理出高等教育中的部分学校教学行政模式,在新时期已经不适合高校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的开展和推进;通过对比高校教学行政各个时期发展演化的历程,构建出教学行政新模型框架。本文以C高校为例,进行案例数据信息分析,进一步验证构建的模型框架,总结归纳出教学行政新模式思考与对策,以期为高等学校的教学行政运作给予更多有效的科学决策参考。
- 刘洋王利艳韩峰
- 孪生型数字行政模式的理论演进与实践机理被引量:6
- 2023年
- 数字政府建设已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引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数字社会的变迁延续着政府形态创新的知识谱系,依次构成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孪生型四重政府模式。孪生型数字行政模式既是行政模式与社会结构迭代耦合知识谱系的弹性延伸,也是量子纠缠理论对行政场域的映射。虚拟行政系统通过对物理行政系统的数字化映射,实现了对行政主体、行政流程与全生命政务周期的数字化、仿真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并在动态互动中实现迭代循环优化。技术的赋能性入场、孪生组织平台的协同性开场、制度规则的适应性护场与数字行政文化的渗透性暖场有机地构成了孪生型数字行政模式的实践机理。
- 汪波牛朝文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行政生态
- 中国特色的整体型行政模式:实践生成与理论建构被引量:5
- 2023年
- 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提出,要求我们从更基础的理论范式来探讨中国公共行政。与西方国家建立在个体本位基础上的公共行政模式不同,我国公共行政呈现出多元包容的整体形态,即着眼整体目标,肩负发展和管理双重职能,并通过整体组织和系统运行实现行政目标。整体型行政模式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又吸纳了个体主义元素,并在不断改革开放中完成现代化构造。这一模式遵循整体主义哲学观,以系统论为基础,兼容原子论和还原论,既注重公共行政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又重视公共行政的个人元素,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整体型行政模式在作用范围、核心任务、根本遵循、内容结构、行政手段与机制及政府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 薛刚凌肖颂洋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公共行政
- 存在一种“东亚行政模式”吗?——基于行政生态视角的行政国家形态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现有研究成果中提出的“东亚行政模式”实际上是对行政国家一般特征的错置。尽管中、日、韩三国在治理传统上有诸多共性,但这三个经历过现代国家建构洗礼的国家在行政国家的形态上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基于行政生态视角,从制度环境、主体结构和行动过程等三个维度开展比较公共行政研究,发现中、日、韩三国的行政国家形态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因而并不存在一种“东亚行政模式”。通过比较公共行政研究,在学术上澄清行政国家不同形态的基础上,更要深刻领会其背后的国家治理逻辑差异,在实践上真正理解中国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所在。
- 董伟玮
- 关键词:行政国家行政生态学
- 构建地方政府绿色行政模式
- 2022年
-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依托绿色行政模式应对环境治理问题,其间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正义价值。将环境正义与绿色行政结合起来构建地方政府绿色行政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共同利益观照下的环境正义是绿色行政达成的价值基点,也是绿色政府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环境正义对绿色行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绿色行政价值、政府绿色决策和政府绿色执行的影响。而价值体系的塑造、机制框架的建构以及循环系统的达成,是构建地方政府绿色行政模式的核心要义。价值层面、组织层面、机制层面、操作层面等要素的协同运转,则是地方政府绿色行政模式的生成路径。
- 赵新峰李水金
- 关键词:环境正义绿色行政环境治理
- 中国的脱贫奇迹何以造就?——中国扶贫的精准行政模式及其国家治理体制基础被引量:121
- 2020年
- 本文对中国的脱贫成就给出了一个从"中国之治"看"中国之制"的理论解释框架。中国近些年的脱贫成就全球罕见,这个成就的基础是经济增长,但是将经济增长的红利高效转化为脱贫成就,这还有赖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形成的国家治理体制及相关运行机制。本文将扶贫领域的这个机制定义为精准行政扶贫模式,其由行政统筹机制、资金机制、扶贫干部队伍管理机制、村组织建设机制、考评和问责机制组成,将扶贫工作要素全部纳入其中,且考评和问责机制又能反过来作用于其他机制,形成一种从行政管理角度来看闭合且具有信号和反馈系统的精准运行机制。这样的模式,不仅能集中行政力量高效精准地进行扶贫,且将扶贫工作与其他行政工作有效衔接、协作,使行政体系整体成为扶贫体系。这一模式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治理体制的集中体现,但相对下阶段乡村振兴等目标也有不适应之处,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市场力量的协同治理,才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 王雨磊苏杨
- 关键词:行政体制
- 税收事先裁定制度之行政模式研究
- 随着涉税交易事项日益复杂化,纳税人越来越渴求税收法律法规能为其提供确切的税收结果。2015年,税收事先裁定制度被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适用于纳税人的预约裁定制度。随后...
- 廖娟
- 关键词:行政模式域外经验本土构建
- 文献传递
- 集约化行政驱动下的任务型新区:关于雄安新区行政模式的一个分析框架被引量:2
- 2019年
- 作为一个典型的任务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决定了其需要将各类资源进行更为统一高效的配置,进而逐步形成了目前的集约化行政模式。从政府自身的组织架构、政企关系、政社关系以及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着手,可以构建一个有关任务型国家级新区集约化行政模式的分析框架。从这一框架出发,在比较韩国世宗市、马来西亚布城、日本筑波新城和国内其他国家级新区经验的基础上,雄安新区的集约化行政模式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六个方面,即组织内部层面党政关系的集约化、组织架构的集约化、干部管理的集约化,组织外部层面政企关系的集约化、政社关系的集约化以及作为保障机制的施政目标设定。集约化行政模式不仅是雄安新区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体制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职责同构”等常规的体制弊病,为其未来向常规行政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 赵聚军张昊辰
- 关键词:职责同构
- 中国行政模式的特征
- 本书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行政模式中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从整体主义的视角对中国行政模式的建构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理论探索。本书认为,行政模式是一国政府在其历史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为了实现政府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职...
- 尉鹏阳
- 关键词:政治图书政治理论军事
相关作者
- 宋杉岐

- 作品数:40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
- 研究主题:新农村建设 乡级政府 行政模式 农村群体性事件 公民意识
- 蔡立辉

- 作品数:65被引量:1,913H指数:20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电子政务 政府绩效评估 公共管理 政府职能 政府行政模式
- 王宗义

- 作品数:30被引量:505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图书馆
- 研究主题:图书馆 丛谈 图书馆活动 图书馆学 图书馆事业
- 罗德刚

- 作品数:46被引量:313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行政体制 服务型政府建设 服务型政府 行政体制改革 重庆直辖市
- 王枫云

- 作品数:135被引量:32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政府 城市 城市管理 缘起 粤港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