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6篇“ 蚊虫种群“的相关文章
- 2021年山东省媒介蚊虫种群及按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消除疟疾后蚊虫种群及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密度现状,为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及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6~10月在山东省所辖16设区市监测点采用全通宵诱蚊灯法监测蚊虫种群;采用人饵帐诱捕法监测中华按蚊密度。结果全通宵诱蚊灯法共捕获蚊虫43684只,其中中华按蚊393只,库蚊40305只,伊蚊1145只,其他蚊种1841只;人饵帐诱捕法共捕获中华按蚊1149只,平均密度为0.874只/(人·h)。8月上旬中华按蚊密度达到峰值,为1.903只/(人·h)。全省以济宁市微山县中华按蚊平均密度最高,为8.442只/(人·h);滨州市滨城区中华按蚊密度次之,为5.039只/(人·h)。结论山东省蚊虫种群分布以库蚊为主,中华按蚊在济宁市微山县和滨州市滨城区7~8月份活动峰度高,应加强中华按蚊活动重点区域的生态学监测。
- 李曰进许艳王龙江卜灿灿闫歌王用斌
- 关键词:蚊虫种群中华按蚊
- 辽宁省2020-2022年蚊虫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辽宁省2020-2022年人居及周边环境的媒介蚊虫密度、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14个地级市每年5-10月选择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5类监测生境,采用诱蚊灯法进行蚊虫密度监测,使用Excel 2016、ArcGIS 10.7和SPSS 27.0等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蚊虫种群构成比采用χ^(2)检验,各年度和各生境蚊密度方差齐性采用Levene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多配对样本的Friedman检验。结果2020-2022年辽宁省共布放诱蚊灯4239盏,捕获雌蚊238193只,其中中华按蚊为优势种群,占捕获总数的40.22%,其次是淡色库蚊和背点伊蚊,分别占捕获总数的22.11%和20.25%。蚊虫总密度为56.19只/(灯·夜),2020-2022年蚊密度分别为45.67、42.72和80.84只/(灯·夜);牲畜棚环境蚊密度最高,达到206.48只/(灯·夜),其次是农户,密度为17.04只/(灯·夜),最低是居民区,密度为5.25只/(灯·夜)。除白纹伊蚊外,牲畜棚生境中各蚊种密度最高,白纹伊蚊仅出现在居民区、公园和医院。全省各监测点中鞍山市蚊密度最高,达215.27只/(灯·夜),其次是营口市,为157.28只/(灯·夜),大连市最低,仅为3.11只/(灯·夜)。蚊密度总体的季节消长呈单峰曲线,8月上旬最高,达179.48只/(灯·夜),不同年份蚊密度季节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40,P<0.001),不同生境蚊密度季节消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72,P<0.001)。结论辽宁省人居及周边环境中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和背点伊蚊是优势种群;农村生境蚊密度较高,特别是牲畜棚,是蚊虫重要的孳生繁殖地,应重点加强此类生境蚊虫的防制工作;6-8月是辽宁省蚊虫活动的高峰期,建议在蚊虫活动高峰期来临之前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降低蚊密度及蚊媒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 王纯玉张家勇白玉银丁俊
- 关键词:蚊虫种群构成
- 江苏省盐城市2016-2023年蚊虫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盐城市蚊虫构成、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有效的蚊虫防制措施、蚊媒传染病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23年采用诱蚊灯法,在盐城市的城镇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5类生境开展监测,分析蚊种构成、种群密度以及季节消长趋势,用SPSS 20.0软件对不同年份、不同生境的蚊虫构成比进行χ^(2)检验,对不同年份、不同蚊种、不同生境的蚊密度进行方差分析,对不同年份、不同蚊种的蚊密度分别进行方差分析趋势检验。结果2016-2023年盐城市共捕获雌蚊132432只,平均蚊密度为13.59只(/灯·夜),蚊虫种类构成中淡色/致倦库蚊、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居前3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68.62%、13.95%和12.09%,蚊种构成比在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6.399,P<0.001),不同蚊种的蚊密度差异和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生境间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达28.37只(/灯·夜),医院最低,为7.84只(/灯·夜),不同生境间蚊种构成比和蚊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不同蚊种、不同生境的蚊密度季节变化曲线总体均呈单峰分布,高峰期为6-9月。结论淡色/致倦库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是盐城市的优势蚊种,6-9月为控制蚊虫的关键时期,牲畜棚和农户为蚊虫的重点控制场所。应根据蚊虫种群分布、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规律采取针对性的蚊媒控制措施。
- 崔倩杨淑娟赵益超季羽茜王欢
- 关键词:蚊虫种群构成
- 2023年山东省媒介蚊虫种群及按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媒介蚊虫的种群构成和中华按蚊密度,持续巩固山东省消除疟疾成果,为蚊虫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于2023年6~10月在山东省11个地市的监测点采用全通宵诱蚊灯法开展媒介蚊虫种群构成及分布监测;16个地市的监测点采用双帐人饵诱捕法开展中华按蚊密度监测。结果全通宵诱蚊灯法共捕获蚊虫15166只。其中淡色库蚊8913只,白纹伊蚊1329只,中华按蚊480只,其他蚊种4444只。不同监测地区、监测环境以及监测时间的蚊种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217.189、5901.843、4001.594,均P<0.01)。通过人饵帐诱捕法共捕获中华按蚊278只,其中济宁捕获的中华按蚊最多,平均密度最高,共189只,平均密度为2.1只/(人·h);8月下旬中华按蚊密度达到峰值,为0.68只/(人·h)。结论淡色库蚊是山东省的优势蚊种,7~8月是中华按蚊活动的高峰期,应继续加强蚊媒监测,并适时开展防蚊、灭蚊工作。
- 吕文祥闫燕卜灿灿李曰进王龙江许艳孔祥礼张本光闫歌王用斌
- 关键词:种群构成中华按蚊监测分析
- 2022年江苏省牲畜棚蚊虫种群及重要蚊媒黄病毒携带情况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为调查江苏省不同地区牲畜棚蚊虫种群分布及虫媒病毒携带情况,2022年7—9月选择江苏省南京、宿迁、连云港、泰州和镇江5个地区的牲畜棚生境,用诱蚊灯法采集蚊虫样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蚊虫携带的病毒,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病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蚊虫4属5种共379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采集蚊虫总数的85.71%。从南京、宿迁、连云港的三带喙库蚊样本中共检测出4株乙脑病毒,批阳性率为3.67%,其他病毒均未检出。对其中南京和宿迁2株乙脑病毒的E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均属于基因Ⅰ-b型,与基因Ⅰ-b型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5.4%、97.0%以上。与疫苗株SA14-14-2在E蛋白上存在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但是不在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区域。在毒力关键位点上与SA14-14-2疫苗株完全不同,与近几年江苏分离株却完全相同。结果表明,江苏省蚊虫仍具有乙脑传播风险,应加强蚊虫监测与防制工作。
- 刘星宇吴治明高剑陈红娜杨维芳褚宏亮
- 关键词:蚊虫虫媒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杭州市2017-2021年蚊虫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了解杭州市2017-2021年媒介蚊虫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媒介控制和蚊媒传染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和《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方案》,每年4-11月对杭州市15个区(市、县)开展监测。使用Excel 2016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年份间蚊虫构成比差异进行卡方检验、不同生境间蚊密度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017-2021年杭州市蚊密度为1.99只(/灯·夜),捕获的蚊虫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主,占71.90%;蚊虫密度季节消长趋势总体呈双峰型,7和10月为密度高峰。淡色/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5类蚊种在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不同的生境中,牲畜棚/养殖场平均蚊密度最高,达4.92只(/灯·夜);医院的平均蚊密度最低,为1.35只(/灯·夜);其中中华按蚊、骚扰阿蚊在不同生境中的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81,P=0.023;F=5.431,P=0.004)。各类生境中均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其次是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5类蚊虫均以牲畜棚/养殖场的密度最高。结论杭州市蚊密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加强牲畜棚/养殖场的蚊虫防制工作,建议各区(市、县)根据蚊媒密度变化、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采取针对性的蚊媒防制措施。
- 金彬彬韦凌娅曹阳邵汉文王英红孔庆鑫
- 关键词:蚊虫
- 河北省唐山市2010-2020年蚊虫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了解河北省唐山市2010-2020年蚊种构成、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唐山市的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唐山市2010-2020年采用诱蚊灯法监测不同蚊种的成蚊密度数据,分析不同生境蚊种构成、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特征。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蚊种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20年唐山市共捕获成蚊24039只,总蚊密度为1.91只(/灯·h),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其次为中华按蚊。淡色库蚊[3.13只(/灯·h)]和三带喙库蚊[0.01只(/灯·h)]均在牲畜棚中密度最高;白纹伊蚊在城镇居民区中密度最高[0.02只(/灯·h)];中华按蚊在公园中密度最高[0.04只(/灯·h)]。全市11年中蚊密度年际消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06,P<0.001)。不同生境中以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其他依次为医院、农村民房、公园和城镇居民区。在不同生境中,不同蚊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301,P<0.001)。唐山市不同生境蚊密度均呈单峰曲线,7、8月为蚊虫活动高峰期。结论河北省唐山市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蚊密度年际消长总体呈下降趋势,牲畜棚中蚊密度最高,7、8月为蚊虫活动高峰期,应在每年的该时段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 运玲王福才张岭
- 关键词:蚊密度
- 江苏省2008-2018年蚊虫种群消长研究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8-2018年蚊虫种群的消长情况,为江苏省的蚊虫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江苏省省级监测点2008-2018年采用诱蚊灯法获得的成蚊监测数据,分析城区及农村蚊虫种群消长特征。采用成对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苏省2008-2018年城区、农村、全省的合计蚊密度分别为7.53、61.26和28.26只(/灯·夜),其中城区蚊密度年际消长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村及全省蚊密度年际消长总体呈下降趋势。居民区、公园和医院3类城区生境中,公园为优势生境;民房和牲畜棚2类农村生境中,牲畜棚为优势生境,且在5类生境中占绝对优势,蚊密度是其他4类生境的7倍以上。11年中,城区、农村和全省的月份合计蚊密度均呈现单峰型消长,密度最高峰出现在7月,高峰期蚊密度分别为17.81、235.23和101.95只(/灯·夜);蚊虫活动季节各月份农村蚊密度是城区的1.50~13.20倍。江苏省蚊虫主要由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和骚扰阿蚊构成;城区以淡色库蚊为绝对优势种;多数年份农村、全省均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少数年份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11年中,多数年份农村淡色库蚊密度约是城区的2倍左右,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3,P<0.01);各年中农村三带喙库蚊密度是城区的10倍以上,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3,P<0.01);两优势蚊种密度均表现为单峰型季节消长,高峰期均出现在7月。除优势种外,其他4个蚊种农村的每月合计密度均高过城区。结论江苏省蚊虫防制成效农村提升明显,城区仍需加强;蚊虫防制要重点关注农村牲畜棚和优势蚊种的防制;白纹伊蚊和骚扰阿蚊的有效监测有待改进。11年的蚊虫总平均密度及月份平均密度,可作为江苏省蚊虫防制工作启动的初步参考。
- 杨维芳张育富刘大鹏褚宏亮
- 关键词:蚊虫种群消长生境蚊虫防制
- SNP在蚊虫种群遗传和蚊媒病控制中应用
- 2021年
- 随着蚊虫在全球的大量扩散,以往较为局限的蚊媒疾病变得越来越普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日本脑炎、西尼罗病毒病、黄热病和寨卡等是由蚊虫传播的几种常见和新兴的病毒性疾病。当地的蚊种及种群遗传特征对当地蚊媒疾病的暴发流行有着潜在的影响,所以蚊种鉴定和种群遗传研究在疾病控制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是第三代遗传标记物,因其具有广泛分布性、遗传稳定性、易规模化检测等特点,成为目前遗传标记研究最多、最有前景的新一代DNA分子标记物。
- 魏勇王佳甜郑学礼
- 关键词:蚊虫种群遗传
- 一类随机蚊虫种群模型及其渐近性态
- 2021年
- 基于沃尔巴克氏菌影响下的确定性蚊虫种群模型,考虑受感染的蚊虫出生率受到环境中随机噪声的影响,建立了一类新的随机蚊虫种群模型,并研究了该随机模型的适定性和长时间渐近性态。首先,通过伊藤公式并选用适当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全局正解的存在唯一性;其次,定义此模型的基本再生数R 0,证明了当R 0<1时,受感染的蚊虫数将趋于灭绝;接着,给出模型随机平均持久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例子说明了定理的应用。
- 胡悦胡良剑
- 关键词:伊藤公式李雅普诺夫函数灭绝性
相关作者
- 邓兵

- 作品数:105被引量:23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病媒生物 阅兵 防疫保障 家蝇 呼吸道传染病
- 褚宏亮

- 作品数:145被引量:66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淡色库蚊 抗药性 常用杀虫剂 三带喙库蚊 蚊虫
- 杨维芳

- 作品数:82被引量:3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淡色库蚊 抗药性 常用杀虫剂 三带喙库蚊 淡色库蚊幼虫
- 刘大鹏

- 作品数:107被引量:3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淡色库蚊 抗药性 常用杀虫剂 实验室 家蝇
- 文瑜

- 作品数:31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部队营区 灭菌 凡士林纱布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蟑螂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