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篇“ 蚁科昆虫“的相关文章
滇西南地区科昆虫区系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全面揭示滇西南蚂区系特点。【方法】2020年6—7月和2021年6月,采用样地调查法和区系分析法对滇西南地区的蚂区系进行研究。【结果】共记录10亚74属220种蚂,东洋界分布种占绝对优势(220种,占100.0%),古北界分布种位居第2(88种,占40.0%)。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滇西南地区蚂区系具有典型华南区特征(220种),与西南区(150种)关系最密切,与东北区(6种)关系最疏远。【结论】从北向南随着纬度降低,蚂物种丰富度增加,古北界分布种比例依次递减,东洋界分布种比例依次递增。滇西南地区水热条件优越,为蚂群落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越条件,丰富的热带和南亚热带植被为华南区物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境。
郭宁妍房华徐正会陈超钱怡顺张新民许国莲周雪英
关键词:蚁科区系物种丰富度滇西南
四川大凉山中部科昆虫分布格局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为揭示四川大凉山地区科昆虫的分布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大凉山中部科昆虫的分布格局,共发现蚂6个亚44个属115个种(包括11个待定种)。结果表明:大多数蚂对生境的选择范围较窄,仅在1~2类生境中栖息,其物种丰富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针叶林、阔叶林、竹林或稀树灌丛,说明生境的复杂性与科昆虫丰富度呈正相关关系;凯氏盘腹(Aphaenogaster caeciliae Viehmeyer)和尖毛拟立毛[Paraparatrechina aseta(Forel)]是该地区垂直分布范围最广、生态适应幅度最宽的物种,其余大多数物种的垂直分布范围较窄,有些种类甚至仅栖息于某一海拔高度上;筑巢场所稳定性、食物资源丰富度及热量获取是影响蚂选择觅食和筑巢场所的主要因素,地表和土壤内是蚂觅食的主要场所,土壤内和石下是蚂筑巢的主要场所。这一研究认为,科昆虫分布格局主要与物种适应能力有关,同时受海拔、气候和植被类型的影响,复杂的植被类型拥有更丰富的科昆虫
钱怡顺陈超祁彪郭宁妍徐正会张新民
关键词:蚁科
四川鞍子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科昆虫区系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为揭示四川鞍子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区系特征,2016年6—7月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该区域的蚂区系。结果显示:共采集蚂6亚32属62种;在世界动物地理界中,分布于东洋界的共32属,东洋界分布种最多(62种),新热带界种最少(3种);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西南区种最多(62种),蒙新区种最少(4种);在种的分布型中,东洋-古北界共有种最丰富(36种,58.1%),东洋-古北-新北界共有种等3个分布型物种贫乏(1种,1.6%)。保护区及邻近地区蚂区系具有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同时具有西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成分汇聚特点,具有典型西南区特征。
陈超和秋菊徐正会郭宁妍钱怡顺张新民
关键词:蚁科昆虫区系
中国科昆虫名录——切叶(补遗)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在中国切叶Myrmicinae名录的基础上,对2008—2019年中国新纪录和之前名录统计遗漏的科昆虫物种进行全面整理,共补充纪录127种。其中,中国新增纪录82种,之前的名录遗漏45种。
陈丹妮陈志林周善义
关键词: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补遗
中国科昆虫研究文献的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为评价中国科昆虫研究历史及发展趋势,以CNKI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结合文献追溯法对早期论文和国外期刊论文进行人工查询,系统整理了中国科昆虫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中国科昆虫研究文献。通过对年份、研究机构和作者、载文期刊、学分类等文献特征的分析评价,揭示了自1758年学分类学诞生以来中国科昆虫研究的历史和发展动态,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有关研究团队和机构提供参考。
房华徐正会
关键词:蚁科文献计量学
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科昆虫区系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为了揭示哀牢山自然保护区蚂区系特征,采用样地调查法采集科昆虫10亚、60属、206种,分析了属和种的分布类型和区系成分。结果表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蚂区系具有典型东洋界特征,在属级水平上与古北界关系最密切,与新热带界关系最疏远。在种级水平上以东洋界成分占优势,与古北界关系最密切,与新热带界关系最疏远;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该保护区蚂区系具有典型西南区特征,与华中区和华南区关系密切,与东北区关系最疏远。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处横断山三江并流地区、云贵高原和滇南热带谷地之间,致使三大地理区域的物种在此汇聚。此外,哀牢山西坡主要受印度洋季风影响降雨量较大,东坡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降雨量较小,多样的气候条件为蚂物种创造了丰富的栖息条件,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因而出现了较高的蚂物种丰富度。
钱怡顺钱昱含徐正会熊忠平赵忠良徐文川何宗辉
关键词:蚁科蚂蚁区系自然保护区
广西科昆虫名录
2021年
通过全面系统的文献梳理,共发现已记载广西科昆虫8亚78属328种及亚种,其中广西特有种26种。与面积相似的云南省科昆虫种类组成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广西的物种数和特有种数仅分别为后者的63.69%和12.20%,意味着广西还有不少种类有待发现和描述。现将已知的广西科昆虫按照亚、属和种分类阶元以及拉丁字母的先后顺序整理成名录,为国内外相关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陈德付谢毓琳梁小云陈志林
关键词:蚁科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科昆虫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明确我国蚂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所在,以期为挖掘蚂研究热点提供思路,为我国蚂研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努力方向。【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和Web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蚂研究的相关文献题录,借助Citespace软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外蚂研究的发文数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发文作者、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研究蚂热点、领先国家、高水平作者及高发文期刊。【结果】在发文数量方面,美国领先全球,但中国自2006年以来,快速进步,目前基本与日本和法国持平;从关键词分析来看,国际上关于蚂研究较为全面,国内在蚂行为与进化等方面还需努力;从发文作者来看,我国能与国际蚂研究大家相比的学者数量较少,不同学者间实力悬殊较大,不利于该学可持续发展;从发文机构来看,我国从事蚂研究的机构多集中在南方,并且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蚂研究机构;此外,蚂外文文献载文期刊数量与期刊平均载文量均高于中文期刊。【结论】1996年以后,我国蚂研究开始快速发展,目前,在年发文数量方面,基本与日本和法国持平,居于世界前10。但在高影响力作者(机构)、研究团队结构、研究领域、载文期刊质量与数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欠缺,还需在相关方面进一步努力。
高冬梅高立洪李萍董毛村潘润东徐正会郭萧
关键词:蚁科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知识图谱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科昆虫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明确中国科昆虫研究方向,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回顾了中国类学研究历程,梳理出1758—2018年中国科昆虫研究文献1084篇,分析了国内外研究动态,总结了研究热点,提出了研究方向。结果表明:西方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类学领域,国内的研究分布于应用昆虫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昆虫生物化学、昆虫细胞学、古昆虫化石、昆虫学综述7个学领域。从1858年至今,一直有外国学者和旅行者来华采集、研究中国的蚂物种,1940—1984年对中国蚂种类开展修订研究;1985年之后除分类研究外,还拓展到蚂生态学领域。1758—1940年国内学者均未涉足科昆虫的研究,1941年国内才开始科昆虫的研究,1941—1984年间的研究局限于应用昆虫学和昆虫分类学领域。1985年以后,国内科昆虫研究迎来繁荣时期,呈现出3个热点:分类学研究成为基础研究重点;红火入侵中国大陆以来,对该害虫的防控研究成为应用昆虫学研究重点;蚂群落与物种多样性、蚂与其他昆虫互惠共生关系、蚂区系和物种分布格局成为昆虫生态学和昆虫地理学研究重点。与此同时,蚂分子系统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化石研究已经起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未来中国科昆虫研究的主要方向。
房华徐正会
关键词:蚁科蚂蚁文献计量学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科昆虫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为了调查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物种多样性,作者通过样地调查法对大巴山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流域、6个垂直带、9个水平带、33块样地蚂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样地间蚂群落物种组成、个体数目、群落多样性、优势度与群落相似性等特征.结果表明,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科昆虫5亚32属59种,其中24种为重庆新记录种.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样地蚂群落个体丰富度为38~6815头;物种丰富度为3~1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1841~2.1275,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1440~0.9280,Pielou均匀度指数0.1676~0.8503.前河下段海拔1000m低山偏暖性山地阔叶林物种最丰富(19种),前河中段海拔1000m低山偏暖性山地阔叶林多样性指数最高(2.1275),优势度指数最低(0.1440),前河上段海拔2000m亚高山偏寒性针叶林均匀度最高(0.8503).物种丰富度以前河较高,任河较低.群落相似性系数显示不同海拔与植被的蚂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整体看来,大巴山蚂群落的个体数目呈现随海拔上升而递减的规律,物种数目、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群落相似性随海拔上升普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模式,与低海拔地带受人为干扰导致的植被次生化和碎片化有关.海拔、植被和人为干扰均对蚂物种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罗长维陈友
关键词:蚁科物种多样性群落相似性

相关作者

周善义
作品数:131被引量:353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蚁科 膜翅目 英文 蚁科昆虫 昆虫名录
徐正会
作品数:160被引量:520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蚁科 蚂蚁 膜翅目 物种多样性 群落
许姗姗
作品数:5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蚁科昆虫 茶园 物种多样性 茶区 茶树
王维
作品数:34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膜翅目 蚁科 蚁科昆虫 新种记述 日本落叶松
张新民
作品数:38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蚂蚁 蚁科 生物多样性 诱饵 诱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