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篇“ 药材贸易“的相关文章
近代云南药材贸易发展初探(1840-1937)
“川广云贵,道地药材”,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一大药材主产地,云南所产药材品种繁多,品质优良,闻名中外已久。近代以前,云南药材贸易已有了一定发展,但地处边疆高原,山岳盘结,交通阻塞的现实条件使得云南的商业环境较为封闭,商品经济...
王锐
关键词:药材市场
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药材贸易网络关系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药材凝聚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拓展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对弘扬中华文化、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0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贸易数据,分析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药材贸易网络关系的演化,以及中国在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中药材贸易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总额呈波动上升态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中药材贸易联系逐步密切;GDP规模、边境距离、语言等会对两国贸易关系产生影响。今后应继续拓展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建设中药材专属国际物流通道和中药材人才培养体系,弘扬中医文化,不断加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程云洁龚桂颖
关键词:中药材贸易社会网络分析贸易网络
民国时期甘肃药材贸易群体及市场
2023年
民国时期,药材遍布于甘肃省内各地,成为甘肃省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之一,药材贸易成为民国时期甘肃财政的重要支撑。通过对民国时期甘肃药材的分布、从事药材贸易的群体以及药材市场等内容进行研究,既可以展现民国时期甘肃药材贸易情况,亦可管窥民国时期甘肃经济变动的概貌。
冯乐晟
关键词:药材贸易药材市场民国时期
清前期广州与西方国家药材贸易研究(1684-1840)
在清前期中医学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国内诸多城市的药材市场亦逐渐壮大繁荣,形成互有联系的流通网络。其中广州因地理位置尤为关键,不仅是中国的南方药材集散地,还是药材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来自国内各省份的药材不断随陆路、水路进...
李雅欣
关键词:清前期药材海外贸易
全球参类药材贸易网络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梳理2010-2020年全球参类药材贸易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可视化贸易网络。通过解析网络特征发现,全球参类药材贸易规模不断增加,贸易主体联系紧密,贸易市场多元化与中心化共存且具有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中国、韩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既是主要出口国也是主要进口国;香港(中国)的贸易量减少,贸易地位下降;资源优势对贸易核心地位的影响力在下降,历史文化相似、地理距离相近的经济体更易于形成贸易群体,“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集团日渐成型。未来我国参类药材的出口贸易发展,一要破除技术壁垒,加大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投入,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对外出口;二是破除品牌壁垒,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绿色、健康的中国人参品牌,进一步开拓市场;三是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完善的参类产品的质控体系,加强中西医联合攻关,积极参与国际中标准制定等,拓宽参类产品国际化路径。
方悦唐梦雪丰志培
关键词:复杂网络社会网络分析结构特征
近代汉口的中药材贸易(1872—1919)被引量:3
2021年
1872—1919年汉口的中药材贸易,以埠际贸易为主,转口贸易占有重要地位。1904年之前汉口的中药材贸易以麝香为主,后以五倍子为主。近代中药材贸易增长趋势明显,汉口的中药材贸易在全国的地位仅次于上海。以中药材名目为基础,从市场腹地、贸易路线以及与各口岸间的进出口贸易出发,对近代汉口中药材贸易体系分类考察发现,1872—1919年虽然有变动,但自清以来汉口形成的中药材传统商业网络以及市场机制基本未受到太大的冲击,依然保持原有活力。这主要得益于近代汉口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和中药材商品的特性以及中国近代发达的国内市场贸易联动体系。
刁莉宋思琪
关键词:中药材贸易海关
晚清民国时期汉口中药材贸易研究(1862-1938)
传统社会的中药材贸易本就十分发达,基本呈现出以国内贸易为主、对外交流为辅的格局。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中,传统的药材贸易格局受到了极大冲击。一大批药材集散地迅速崛起,在近代中国药材贸易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左亚斌
关键词:晚清民国药材对外贸易
药材的流动:爱店镇中药材贸易网络的民族学研究
药材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意蕴,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宁明县爱店镇,与越南禄平县山水相依,借助天然的区位优势,依托爱店口岸发展中药材跨境贸易,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面向越南乃至东盟规模最大的中...
王涵宇
关键词:中药材贸易网络口岸经济社会关系
日据时期朝鲜与中国的药材贸易初探被引量:2
2021年
日据时期,汉医依然是朝鲜社会的主要医疗方式。从中国进口的大量药材对于维持朝鲜的汉市场和民间医消费正常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促进了中朝之间药材贸易的活络,但也同时表明了朝鲜对于中国药材的高度依赖。较之进口种类的多样性,朝鲜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为红参等参类药材。在历史上,朝鲜很早就已开始尝试以自产的“乡”补充或代替从中国输入的“唐材”,但是这一努力并没有成功。日据时期,包括甘草等关键药材在内,朝鲜依然无法实现自给。这一局面至今仍未彻底改变,提醒我们有必要对二战后韩国建构的所谓“乡”道地药材观进行审视。韩国解放后盛行的“乡”论和“身土不二”的言说,其本质更多的是民族国家话语下建构的文化与商业想象。
黄永远陈琦
关键词:日据时期药材
近代汉口中药材贸易研究(1864-1919)——以《中国旧海关史料》为中心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代汉口的中药材贸易,基于《中国旧海关史料》,从区位与贸易关系的视角,沿着贸易历史﹑贸易条件﹑贸易特点﹑贸易体系以及贸易影响的分析思路,对近代汉口中药材贸易展开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研...
龚英姿
关键词:中药材进出口贸易

相关作者

陈镜颖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药材贸易 药材 开埠 对外贸易 后现代主义倾向
李鹏勇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药材贸易 药材 边境贸易 边境 中越关系
廖国宇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圈养 资源现状 野生 穿山甲 药材贸易
彭建军
作品数:58被引量:256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穿山甲 圈养 物种鉴定 分子标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胡安徽
作品数:75被引量:103H指数:4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唐代 药材 本草考证 明代 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