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8篇“ 荧光标记法“的相关文章
荧光标记和微生物在重症监护室环境清洁消毒监测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索荧光标记和微生物在评价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定植患者周围环境清洁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针对某医院12个ICU所有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定植患者的周围环境,采用荧光标记和微生物比较环境清洁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各ICU的荧光标记清除率、微生物标本合格率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结果干预后荧光标记清除率由35.85%上升至66.94%,微生物标本合格率由80.57%上升至93.13%,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由27.43%下降到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标记和微生物可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效果评价。
李蓓焦阳茅一萍
关键词:荧光标记法微生物法重症监护室清洁消毒
基于荧光标记的集束化措施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采取基于荧光标记的集束化防控措施,观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效果。方 选取某院2022年1—12月检出MDRO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MDRO监测数据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采用荧光标记监测床单元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效果,干预后组在对干预前组采取集束化防控措施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干预前组发现的问题实施强化整改措施。比较2022年1—6月(干预前)与2022年7—12月(干预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干预前组共有136例MDRO感染患者,检出MDRO 208株,发生医院感染10例。干预后组共有128例MDRO感染患者,检出MDRO 198株,发生医院感染9例。干预后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及MDRO总检出率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均P<0.05)。干预后环境物体表面MRSA、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CRAB及MDRO总检出率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前环境物体表面MDRO检出率为34.52%,干预后环境物体表面MDRO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5)。干预前荧光标记位点清除率为41.84%;实施干预措施后,7—12月荧光标记点清除率呈上升趋势,在干预末(11—12月)达85.00%。干预后隔离医嘱下达、隔离标识放置、医疗用品专用、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均P<0.05)。结论 采取基于荧光标记的集束化防控措施可有效提高MDRO感染预防与控制效果。
秦廷正刘云郝跃伟杨娜宋亚腾王晓群李卫光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荧光标记法
应用SSR荧光标记构建22个柚类品种的分子身份证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应用荧光SSR分子标记构建柚类种质分子身份证,用于品种资源鉴定。【方】收集22份柚类材料,筛选SSR荧光标记引物,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扩增条带分子质量和等位基因,获得相应的扩增带型,从而对每份柚材料进行标记。采用个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等位基因分子质量大小进行编码,再按照引物扩增带型数由大到小顺序将各位点赋值编码的数字串联排序,构建供试样品的分子身份证。【结果】筛选出4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使用这4对引物共检测到49个扩增带型和41个SSR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的有关带型数12.25个、位点数10.25个。【结论】通过扩增带型分析,构建了22份柚类种质的分子身份证,包括12条信息独特的身份证。遗传聚类与分子身份证分析结果一致,为柚类品种鉴定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吴仕蔓娄兵海陈传武唐艳邓崇岭武晓晓
关键词:柚类种质资源SSR荧光标记分子身份证
荧光标记评价并干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环境清洁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荧光标记在医院病区环境中监测清洁消毒的应用效果。方 2021年12月,在西安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航天院区)16个普通病区和1个ICU病房、办公区、治疗间内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采用单盲进行荧光标记,每日使用紫外线手电筒照射,检测清洁效果;同时采取现场反馈、加强培训等措施持续干预22 d,对比干预前后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22 d后,除ICU内的水龙头、医生办公桌面的清除率分别为75.00%、80.00%外,其余点位均提升至90%以上,清除率大幅提高;普通病区物体表面总体荧光标记清除率由42.61%提高至96.00%,ICU内的物体表面总体荧光标记清除率由60.44%提高至97.80%,环境清洁效果显著改善。结论 采用荧光标记持续监测,可以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提高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质量,促进防控措施的落实。
戈伟范珊红靳亚飞许文马黎黎曹小琴王逸费佳慧李怡霏张霄霄
关键词:荧光标记法清洁消毒医院感染
荧光标记用于患者床单位清洁效果检测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的研究
2023年
探讨荧光标记用于患者床单位清洁效果检测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 于2020年4~12月应用荧光标记来检测床单位清洁效果,以2019年1~12月为对照,比较荧光标记应用前后清洁效果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清洁合格率高于干预前,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荧光标记的应用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张金燕管阿红
关键词:荧光标记法床单位医院感染干预
戴明环改进模式联合荧光标记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戴明环(PDCA)改进模式联合荧光标记在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方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发生MDRO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此期间实施荧光标记进行管理,纳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其中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例发生MDRO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此前进实施戴明环改进模式联合荧光标记进行管理,纳为联合组。比较两组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漏报率、迟报率以及干预时间。结果 管理期间,联合组患者责任护士手表面、病床表面、病房空气等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漏报率、迟报率以及干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改进模式联合荧光标记可加强关于医院MDRO染患者的消毒效果和管理效果。
刘沛梁燕子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荧光标记法
荧光标记在提高多重耐药菌患者床单元高频接触物表清洁卫生质量中的应用
2023年
探讨荧光标记在提高多重耐药菌患者床单元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卫生质量中的应用。方 选取2023年1-6月某医院临床检出多重耐药菌后在院时间>24h的病例170例隔离期间床单元高频接触物表作为研究对象,1月-2月为基线调查阶段(对照组),3月-6月为干预阶段(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根据患者隔离时间长短不同定期给予荧光标记干预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至解除隔离,即隔离时间≤10d的病例分别于首次检出24h、48h、72h荧光标记,>10d而≤20d的病例增加一次标记,>20d的病例于首次检出24h、48h、72h标记后,每10d标记一次,观察荧光标记清除率,每10d开展清洁卫生质量满意度调查一次。对比干预前后荧光标记清除率、清洁消毒频率及清洁卫生质量满意度。结果 采用荧光标记给予定期干预后,荧光清除率由基线调查阶段由46.18%提高到74.84%、清洁消毒频次≥1次/d依从率从基线调查阶段23.22%提高到95.53%;清洁卫生满意度由1月份30.33%提高到6月份100%,总满意度由31.67%提高到70.34%,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患者隔离时间不同定期给予荧光标记干预,对保洁效果进行定期评价,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物表荧光标记清除率、清洁消毒频率和清洁卫生质量满意度,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定植和传播风险。
杨君华陈春媚黎君园罗家栋陈飞燕
关键词:荧光标记多重耐药菌清洁消毒
应用SSR荧光标记构建山东地方桃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被引量:11
2022年
为构建山东省地方桃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本研究以60份山东省地方桃品种、名优特品种、选育品种为材料,从桃种质的SSR富集文库中开发并设计30对引物,选出10对具有良好多态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采用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扩增条带分子质量的方进行带型分析,采用阿拉伯数字1~9和小写英文字母对不同带型进行编码,无带编码为0,按照10对引物扩增带型数由少到多的顺序将编码串联,构建供试样品的分子身份证。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58个SSR等位位点和116个带型,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等位位点为5.8个,带型11.6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2044~0.7378,平均0.5699,说明引物的多态性较高,能够有效揭示60份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扩增带型的分析并编码,成功构建了60份桃种质的分子身份证。遗传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分子身份证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对于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伟李淼李桂祥董晓民高晓兰张安宁
关键词:种质资源SSR荧光标记分子身份证
荧光标记环境清洁质量监测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荧光标记在新生儿科环境物表的清洁效果监测中的应用。方:应用荧光标记在无锡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标记,监测荧光清除率。结果:首次使用荧光标记监测新生儿科暖箱清洁合格率63.6%,病区环境物表清洁合格率66.7%;经过一系列改进措施后,合格率有明显提升,均达90%以上。讨论:荧光标记能快速、客观地评价环境清洁质量,促进保洁人员提高清洁质量,成为重点科室评价环境物表清洁效果的日常监测工具。
王珍陆晨康雁君沈波
关键词:荧光标记法
荧光标记用于观察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用品脱摘时的污染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评价荧光标记对改善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用品(PPE)脱摘时污染的效果。方 在成都市8所三级医院招募69名医护人员进行PPE穿脱培训,并分别在培训前、培训后当日、培训后半个月及培训后一个月采用紫外线-荧光标记考核PPE脱摘效果,记录脱摘后内层衣物及皮肤表面残留荧光污染点数及部位,比较污染点数及污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培训前相比,所有医护人员在培训后当日、培训后半个月及培训后一个月脱摘PPE后残留荧光污染点数均减少(Z值分别为5.306、5.813、6.641,均P<0.001),其中女性、护士、初级与中级职称医护人员在培训后污染率较培训前明显下降(均P<0.05)。随时间推移,3次考核医务人员荧光污染点数逐渐减少(均P<0.05)。工作鞋在PPE脱摘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污染。结论 医护人员在脱摘PPE过程中容易受到污染,经过实操培训可以降低脱摘PPE后污染率,改善污染情况,荧光标记可以用于观察PPE脱摘过程中的污染情况。
张仁卿段晓菲王燕蔡爽
关键词:个人防护用品医护人员荧光标记法

相关作者

刘琳
作品数:26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盾叶薯蓣 甾体皂苷 薯蓣皂苷元 生物转化 骨结合
李春亮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荧光标记法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水溶液 折叠 荧光标记
崔燎
作品数:332被引量:2,047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东省天然药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骨质疏松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去卵巢大鼠 骨生物力学 骨丢失
孔立
作品数:14被引量:131H指数:9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感染 高频 医院感染管理 荧光标记法 重症监护病房
陈凯
作品数:3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感染 临床环境 荧光标记法 干预 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