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篇“ 苗木分级“的相关文章
- 黑老虎苗木分级标准
- 2024年
- 为探讨黑老虎(Kadsura coccinea)分级方法和标准,通过相关性分析确立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黑老虎苗木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法和平均值±标准差法对黑老虎苗木进行分级,对比分析2种方法下各级别苗木的合格苗比率和造林效果,确定适宜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采用苗高(H)、地径(D)作为1年生黑老虎苗木分级指标是可行的;从各级别苗木比例以及造林效果分析,黑老虎苗木分级适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其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53.04 cm,D≥7.95 mm;Ⅱ级苗29.2 cm≤H<53.04 cm, 5.33 mm≤D<7.95 mm;Ⅲ级苗H<29.2 m,D<5.33 mm。
- 陈铭罗先权陈灵邹建文何润华
- 关键词:逐步聚类造林效果
- 三年生贵州金花茶苗木分级探究
- 2024年
- 为探明贵州金花茶苗木分级标准,以及为贵州金花茶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调查贵州省罗甸县国有林场三年生贵州金花茶苗木的苗高(H)和地径(D),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及标准差法对苗木质量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差法对苗木等级评定的结果为:Ⅰ级苗H≥60.9 cm,D≥8.78 mm;Ⅱ级苗45.7 cm≤H<60.9 cm, 6.40 mm≤D<8.78 mm;Ⅲ级苗H<45.7 cm,D<6.40 mm;Ⅰ、Ⅱ级苗的株数占比为85%。K-均值聚类分析法中苗木分级的结果为:Ⅰ级苗H_Ⅰ≥54.9 cm,D_Ⅰ≥7.26 mm;Ⅱ级苗46.2 cm≤H_Ⅱ<54.9 cm, 6.93 mm≤D_Ⅱ<7.26 mm;Ⅲ级苗H_Ⅲ<46.2 cm,D_Ⅲ<6.93 mm,Ⅰ、Ⅱ级苗的株数占比为76%。
- 陈永丽王华
- 关键词:苗木分级地径
- 2年生云南松苗木分级标准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对2年生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进行苗木质量分级,采用目前苗木分级研究应用较为广泛的聚类分析及标准差法对苗木质量分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苗木分级结果为:Ⅰ级苗苗高H_(Ⅰ)≥11.76 cm,地径D_(Ⅰ)≥15.09 mm;Ⅱ级苗苗高7.93 cm≤H_(Ⅱ)<11.76 cm,地径13.82 mm≤D_(Ⅱ)<15.09 mm;Ⅲ级苗苗高H_(Ⅲ)<7.93 cm,地径D_(Ⅲ)<13.82 mm;采用标准差法分析结果为:Ⅰ级苗苗高H_(Ⅰ)≥15.42 cm,地径D_(Ⅰ)≥18.19 mm;Ⅱ级苗苗高8.64 cm≤H_(Ⅱ)<15.42 cm,地径12.65 mm≤D_(Ⅱ)<18.19 mm;Ⅲ级苗苗高HⅢ<8.64 cm,地径D_(Ⅲ)<12.65 mm。经过Ⅰ、Ⅱ级苗木占比比例确定最佳苗木分级方法为标准差法,以此为云南松苗木分级奠定理论基础。
- 黄德帅王雪纯蔡年辉邓桂香
- 关键词:苗木分级云南松聚类分析
- 基于RGB-D信息与实例分割的苹果苗木分级方法研究
- 我国每年需要大量苹果苗木补充果园,而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苹果品质及果园收益,因此对苗木进行分级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形态参数进行分级,费时费力。虽然国内外一些研究人员或公司开发苗木或砧木分级系统及分选设备...
- 索睿
- 关键词:苗木分级图像分割三维点云特征提取
- 杏树苗木分级规范
- 贵州光皮梾木苗木分级方法及标准的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为筛选光皮梾木苗木质量分级的主要评价指标,划分贵州光皮梾木苗木质量分级的最佳方法,以贵州一年生光皮梾木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测定苗高、地径、鲜重、干重等形态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聚类分析及平均数±标准差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相关分析,鲜重、干重指标是评价光皮梾木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苗高、地径的苗木质量指标是主要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光皮梾木第一主成分的地径载荷量最大,第二主成分高径比载荷较大,进一步综合评定易于观测苗木地径、苗高为光皮梾木的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以逐步聚类方法分级:Ⅰ级苗苗高H≥103 cm,地径D≥0.59 cm,Ⅱ级苗苗高93 cm≤H<103 cm,地径0.59 cm≤D<0.50 cm,Ⅲ级苗苗高H<93 cm,地径D<0.50 cm,以平均值±标准差分级法分级:Ⅰ级苗苗高H≥100 cm,地径D≥0.60 cm,Ⅱ级苗苗高90 cm≤H<100 cm,地径0.50 cm≤D<0.60 cm,Ⅲ级苗苗高H<90 cm,地径D<0.50 cm。两种苗木质量分级方法结果存在极小的差异,在生产上建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进行光皮梾木苗木质量分级。
- 娄丽付品田小琴张亚洲陈应福李芳
- 关键词:苗木质量
- 不同种源一年生云南松苗木分级及其异速生长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为探究宜良、新平、禄丰3个种源一年生云南松苗木的等级划分标准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和苗高-地径异速生长模型,为云南松苗木的分化及其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对一年生云南松苗木苗高、地径的生长量进行统计和分类,划分苗高和地径的生长类型作为一年生云南松苗木等级的划分标准,确定年生长量在平均值类型以下的苗木为不合格苗,年生长量在平均值类型以上具有较优良的遗传品质的苗木确定为合格苗;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方法分析了一年生云南松苗木各种源间不同等级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一年生云南松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分布于(0.6,27.2)cm、(0.35,11.3)mm区间,苗高与地径年生长量去除不合格苗后确定苗木等级标准为:苗高生长量在[4.54,7.00)cm区间,地径生长量在[2.58,4.14)mm区间为II级苗;苗高生长量在[7.00,9.50)cm区间,地径生长量在[4.14,5.70)mm区间为I级苗;苗高生长量在[9.50,12.70)cm区间,地径生长量在[5.70,7.26)mm区间为优质苗;苗木高生长大于12.7 cm、地径生长量大于7.62 mm的苗为超级苗;一年生云南松苗木各等级的异速生长关系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的变化,相关生长指数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没有共同斜率,苗木的总体异速生长指数随等级质量的提升而减小,随着异速生长指数的改变,苗高—地径异速生长关系模型从符合压力自相拟模型到不符合任何一个模型。【结论】利用数理统计结合异速生长相关指数客观地对不同种源一年生云南松苗木进行分级标准的确定以及异速生长关系和模型的判定,基本可以将不同遗传品质的苗木区分开来,选择出了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苗木,去除了遗传品质差的不合格苗木,研究结果可为云南松苗木等级划分和遗传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 汪啟波颜廷雨王瑜李亚麒王丹陈诗陈林唐军荣蔡年辉许玉兰
- 关键词:云南松异速生长
- 1.5年生钟萼木苗木分级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实际,影响苗木质量最主要且容易操作的是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将地径、苗高检量数据采用逐步聚类和平均值±标准差二种方法,对1.5年生钟萼木苗木的分级标准进行研究,将苗木分级3级,经实测分级标准与实际情况,逐步聚类法分级标准基本与现状一致,分级可行,可为生产提供参考。
- 梁海滨
- 关键词:钟萼木苗木分级标准
- 2年生云南松苗木分级与生物量分配关系研究被引量:15
- 2020年
- 为探究分级指标差异对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的影响,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法将苗木划分为3个不同的等级,对不同等级苗木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地径或苗高分级,云南松苗木生物量分配在3个等级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株生物量积累量表现为Ⅰ>Ⅱ>Ⅲ;不同生长等级云南松苗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均表现为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各等级苗木根生物量分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Ⅰ级苗木分配更多的生物量给茎,Ⅲ级苗木分配更多的生物量给叶。构建各等级苗木单株生物量估测模型,以地径分级后构建的最优生物量模型多为幂函数方程,二次方程次之;以苗高分级后构建的最优生物量模型均为二次方程,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云南松生物量分配受到苗木等级的制约,以地径或苗高分级苗木生物量分配的差异较小,生产实践中采用地径或苗高分级均可行。
- 李亚麒陈诗孙继伟王军民许玉兰蔡年辉
- 关键词:云南松苗木分级生物量
- 紫薇良种苗木分级
相关作者
- 杨斌

- 作品数:67被引量:40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旱冬瓜 思茅松 苗木分级 容器苗 人工林
- 黎明

- 作品数:29被引量:32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轻基质 容器苗 基质 轻基质容器苗 育苗
- 周凤林

- 作品数:26被引量:209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人工林 腾冲红花油茶 苗木分级 土壤养分 人工幼林
- 赵文书

- 作品数:29被引量:2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思茅松 苗木分级 种子园 容器苗 苗木
- 史富强

- 作品数:39被引量:2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旱冬瓜 种源 苗木分级 优良家系 优良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