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165篇“ 艺术学研究“的相关文章
艺术学研究
本书汇集十余篇国内一流艺术学学者如张道一、易中天、黄敦等的艺术学研究论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代表了此一领域近期研究成果和方向。具有高品位学术畅销图书的素质。
黄惇主编
关键词:艺术
艺术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2024年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是牵引学术研究的动力。认知的愿望、社会的追问及关联的效果,推动着学者去探索艺术理论问题和解决方法。古今中外的艺术理论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基础性问题、艺术本体性问题、关联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在艺术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就是寻找现象和原因之间的关联,包括艺术的内部关联和外部关联;解决问题,则是将历史和逻辑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由于艺术理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人文性和相对性特征,在艺术研究中需要寻找多种方法来进行思考,而艺术人类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借助人类学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可以回应和解决这个时代诸多新的艺术问题。
王廷信
关键词:艺术学研究艺术人类学逻辑
马克思主义艺术学研究的当代范式——评宋伟、谢纳著《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哲学范式与问题视域》
2024年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艺术哲学“革命性变革”的真实内涵和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前提性理论问题。由宋伟、谢纳所著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哲学范式与问题视域》一书,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时代语境,以“范式革命”为方法论视域,在“哲学范式”、“美学范式”与“现代问题”的总体性论域中,揭示形而上学批判、资本逻辑批判、艺术审美创造与人类自由解放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范式、思想资源与方法视域。
吴泽南
发生学与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艺术学研究
2024年
发生学在19世纪中期诞生后很快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此后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思维学科,并建构起新的认识论、方法论体系。从理论本体而言,发生学存在着四种范式,分别是进化论发生学、认识论发生学、起源论发生学与方法论发生学。发生学曾经对20世纪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学研究。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发生学研究经历了一个复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三类代表性研究:审美(心理)发生和艺术起源问题研究、戈德曼发生学结构主义文学社会学研究及文本发生学和文献—发生学研究,这些研究在内容与方法论层面推动了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在当今学术研究跨学科、多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下,艺术发生学研究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刘永明陈凌宇
关键词:发生学艺术发生学艺术起源
“三大体系”建设:筑牢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2024年
认识和理解“三大体系”建设,加快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体系,关键是治学的精准定位,重在发挥理论研究的实效。关于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问题的讨论,借助对体系构成目标的认识和对体系思维能力的提升,阐明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价值与效用。应该说,“三大体系”建设为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建构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主张和优势,是增强学科自信、学术自信、话语自信极为重要的理论创新之所在。同时,还要认识到“三大体系”建设的确为艺术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进一步凸显理论自身的主体性、原创性和时效性,不断彰显艺术学研究的引导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这将大大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的融合发展,更是让文史哲艺“向未来”发展的底蕴和自信。
夏燕靖
实践主导型艺术学研究:“遭遇”的新认识
2024年
实践主导型艺术学研究是一种主张以艺术实践作为获取新知识的途径的新型研究方法论。与传统人文学科的学术规范相比,这一方法论正因结构上的低清晰度、研究成果的高度个人化以及研究方法的难以界定等问题而面临质疑和争议。但是通过对“表象”和“遭遇”等哲学概念的反思和运用,这一方法论也已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为知识做出原创性贡献”的策略。
张容玮
关键词:知识表象
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艺术学研究生培养路径优化研究
2024年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学科的协同性要求。传统艺术学研究生培养不仅在学科建设上不注重研究生综合能力、跨学科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育,遏制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而且沿用传统专一型、直线式、传授型培养路径,忽略了综合型、交叉型和应用型人才等现实目标的实际要求,导致路径与目标出现矛盾。协同创新理念旨在协同多方主体及其优势资源,从学科协同、高校协同和产学研协同三个维度共同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以提高其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从而优化高校艺术学研究生培养路径,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与指导性意义。
陈仕国陈丹婷
关键词: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
生活样式设计的艺术学研究
田娇
全球视野与文化自主性——“无问西东2023: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展”述评
2024年
“无问西东2023”以“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展”为主题,通过52位国内外艺术家之间的作品交流,展示了东西方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本文通过论述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深入分析了该展的策展理念。从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视角,分析了展览叙事结构和对话的特征,通过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主性。
马琳袁小力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美术交流
我国艺术学研究的结构及主题特征——基于2007年至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分析
2023年
基于2007年至2022年间立项的283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信息,从立项年度、项目类型、研究机构、研究队伍、地区分布、研究热点和前沿等角度分析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研究态势。16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数量大幅增加,但立项数还是相对偏少;立项以一般项目为主,青年项目和重点项目立项偏少;研究机构以高校和传统艺术研究优势机构为主,研究队伍以新人为主,地区分布上呈东强西弱中凹陷的空间结构;研究取向上立足于中国大地,积极与国家战略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影响明显。未来应持续加强立项资助,优化结构,加强艺术理论研究,推动学科交叉,不断提升艺术学研究水平。
吴文钰
关键词:艺术学

相关作者

李心峰
作品数:113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 艺术 艺术史 艺术理论
张道一
作品数:88被引量:39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设计艺术 艺术学 艺术思考 艺术 艺术教育
方李莉
作品数:158被引量:1,55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艺术人类学 艺术 人文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自觉
梁玖
作品数:124被引量:248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学 艺术 艺术学理论 理学 艺术学科
李倍雷
作品数:186被引量:352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 艺术学理论 列传 母题 比较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