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篇“ 良性胸腔积液“的相关文章
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和预测因素
2024年
背景既往小样本的研究提示胸腔积液可能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良性胸腔积液(non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NMPE)患者中AKI的发生情况及其预测因素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伴有NMPE的住院患者中AKI的发生情况及其预测因素。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行影像学检查、报告提示为胸腔积液的内科住院患者。排除恶性肿瘤、规律透析、终末期肾病、行影像学检查之前发生AKI以及住院期间血清肌酐测量少于2次的患者。采集患者的临床和治疗信息,描述不同科室和不同诊断的患者院内AKI发生率,使用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AKI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3047例患者,其中360例发生院内AKI(11.8%)。LASSOLogistic回归显示,胸腔积液量、机械通气、重症监护室(ICU)、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血管活性药物、螺内酯、袢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低血小板、高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尿是院内AKI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少量胸腔积液患者相比,中量和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发生院内AKI的可能性更高(中量:OR=1.47,95%CI:1.11~1.94,P=0.006;大量:OR=1.86,95%CI:1.05~3.20,P=0.028)。结论良性胸腔积液患者院内AKI发生率为11.8%,与少量积液相比,中量、大量积液与院内AKI的发生独立相关。除此以外,机械通气、ICU、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血管活性药物、螺内酯、袢利尿剂、非甾体抗炎药、低eGFR、低血小板、高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尿是住院期间发生AKI的独立预测因素。
王丹妮牛越陈丁华李超凡方清云曹雪莹张利孙雪峰蔡广研李平陈香美
关键词:良性胸腔积液急性肾损伤住院患者
鉴别恶性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的评分系统的建立和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鉴别恶性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的评分系统,并验证其预测诊断价值,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10例胸腔积液患者,均通过内科胸腔镜...
张晓宏
关键词:胸腔积液病理特征评分系统
文献传递
良性胸腔积液检测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意义
2013年
目的了解良性胸腔积液检测肺炎衣原体(CP)、沙眼衣原体(CT)、肺炎支原体(MP)、解脲支原体(UU)的意义。方法由漏出性、结核性、未明原因的患者构成研究对象,以胸腔积液为检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CP、CT、MP、UU。结果 4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呈CP>MP>UU>CT排列,病原体总检出率分别为:未明原因组(36.6%)>结核组(25.6%)>漏出组(4.9%)。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结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可能是影响良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康复的较重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是引起未明原因的良性胸腔积液主要因素之一,胸腔积液时应重视此类病原体的监测和治疗。
王竹君李玲杨林瀛薛承岩
关键词:胸腔积液衣原体支原体
良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CT影像特点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良恶性胸腔积液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02例良性胸腔积液和124例恶性胸腔积液的CT征象。结果:胸膜结节状增厚、大量胸液、纵隔移位、肺内团块或结节影、支气管狭窄或堵塞是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特点;包裹性胸腔积液、肺内片影或条索状影以良性胸腔积液多见。结论:CT检查可作为鉴别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方法,指导进一步的诊断。
贾建军刘瑞娟李钊
关键词:胸腔积液螺旋CT胸膜活检
端粒酶与CYFRA21-1联合测定对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鉴别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1
2010年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中端粒酶和CYFRA21-1均可呈阳性表达,单个肿瘤标志物测定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端粒酶和CYFRA21-1联合测定对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良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80例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和50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胸腔积液端粒酶活性,用酶免疫分析法检测CYFRA21-1水平,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端粒酶和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2和t=13.951,P<0.001)。端粒酶活性诊断的敏感性为71.3%,特异性为86.0%,准确性为76.9%。CYFRA21-1诊断的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78.0%,准确性为66.9%。两者联合测定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76.0%,准确性为86.9%。联合测定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测定(χ2=9.002和χ2=19.201,P<0.01;χ2=4.389和χ2=14.647,P<0.05)。结论端粒酶和CYFRA21-1联合测定可提高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李红梅付军桦修元德周清华
关键词:端粒酶CYFRA21-1胸腔积液
老年良性胸腔积液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前老年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不很理想。因此,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探索实用的实验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提示,在胸液中有一定的疱疹病毒阳性发现;疱疹病毒[尤其是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可能是导致或加重老年胸腔积液及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杨桂梅卢云涛薛承岩庞桂芬杨林瀛陈宇姚广川
关键词:良性胸腔积液疱疹病毒
肺癌与良性胸腔积液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差异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建立肺癌与肺良性胸腔积液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二者表达蛋白质的差异及特点。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肺癌和肺良性胸腔积液中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色后用PDQUEST6.2.1电泳分析软件对胸水中的蛋白质谱进行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肺癌与肺良性胸腔积液的蛋白质组分布的基本框架很相似,并可发现二者之间有差异蛋白点;两种胸腔积液电泳图谱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326±16和343±12,平均匹配点数为286±14和298±21,匹配率87.7%,86.9%.差异蛋白点82个,其中37个在肺癌胸腔积液中高表达,24个在肺癌胸腔积液中低表达。有17个点仅在良性胸腔积液表达,4个点仅在肺癌胸腔积液表达。结论:用双向电泳法得到了分辨率较高且重复率较好的肺癌与肺良性胸腔积液蛋白质组图谱,二者存在一些表达差异蛋白质。
侯伟健吴广平贾兰玲王宏阎影
关键词:双向电泳肺癌胸腔积液蛋白质组
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8对良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评价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 2 R)、白细胞介素 - 8(IL- 8)含量对良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测定 64例肺炎性胸腔积液及 5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 s IL - 2 R和 IL - 8水平 ,并与 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s IL- 2 R含量显著高于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 (P<0 .0 1 ) ;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 IL- 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P<0 .0 1 )。结论 :血清 s IL- 2 R和 IL- 8检测对肺炎性。
罗黎明
关键词: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8胸腔积液
CT对恶性和良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 评价胸部CT对恶性胸腔积液(胸水)和良性胸水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已确诊的54例恶性胸水和42例良性胸水患者的胸部CT征象。结果 恶性胸水患者CT上常见的胸膜改变为结节状胸膜增厚,纵隔胸膜受累,胸膜增厚>10mm,环状胸膜增厚。此外,肺内肿块与结节灶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多提示为恶性胸水。良性胸水CT上的主要胸膜改变为基底部胸膜受累或基底部胸膜增厚较中上部胸膜明显,脏层胸膜受累,包裹性胸水和胸膜钙化。结论 CT可为恶性和良性胸水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征象。
李坚胡盛莉陈国强赵夕武
关键词:胸腔积液CT
恶性和良性胸腔积液的实验室细胞学检查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宋英香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细胞学检查

相关作者

薛承岩
作品数:228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临床学院
研究主题: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癌胚抗原 CEA 端粒酶活性 脑脊液
杨林瀛
作品数:116被引量:503H指数:12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胸腔积液 肺功能 肺癌 CEA 端粒酶活性
刘运秋
作品数:115被引量:631H指数:14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胸腔积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癌胚抗原
胡琼英
作品数:37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微小RNA 红细胞分布宽度 肠道菌群 特异度 2型糖尿病
贾兰玲
作品数:29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胰腺肿瘤 胸腔积液 哮喘大鼠 哮喘 蛋白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