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7篇“ 致盲“的相关文章
- 一种激光致盲对抗效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一种激光致盲对抗效能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电对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高功率激光对光电探测器表面电离击穿形成等离子体闪光,并经光电探测器反射猫眼回波,通过返回路径由非合作目标光学系统传输至激光发射端;利用...
- 孙可李欣叶庆卞进田谢运涛豆贤安孔辉吴云龙
- 一种量子秘密共享中的强光致盲攻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秘密共享中的强光致盲攻击方法,Alice制备N对相同的GHZ态,将其分为3个光子序列,将两个序列的光子分别通过2条量子信道传输给Bob、Charlie。Eve致盲Bob的探测器,当Alice发送光子给...
- 盛宇波 张闻达 周澜 钟伟 杜明明
- 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及排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盲的集排虫装置及排虫方法,包括安装箱体和水平转动布置于安装箱体底端的排虫组件,安装箱体顶部连接诱虫设备且安装箱体内部与诱虫设备内部连通,安装箱体内部设置有强光灯,排虫组件包括分布于安装箱体底端两侧的L行...
- 龙长江王小平陆辰朱仕俊王海权李明珠邱可睿
- 检测量子密码系统中光电探测器致盲攻击的方法
- 一种在量子密码系统中识别是否发生致盲攻击的方法以及用于量子密码的接收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量子密码系统的接收器处提供光发射器,其中从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由接收器的单光子探测器检测到;在单光子探测器的正常操...
- 沈李炯克里斯蒂安·库尔齐费尔
- 可检测强脉冲光致盲攻击的方法、装置及接收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检测强脉冲光致盲攻击的方法、装置及接收端。其中,在接收端的原有测量光路的基础上,通过在输入端设置分束器引入一个探测支路,借助处于线性模式下的雪崩光电二极管来对攻击光进行检测,由此能够完全避免基于APD工...
- 蒋连军方余强唐世彪王泉刘酩
- 立方涡旋相位掩模板编码成像系统激光致盲防护性能研究(特邀)
- 2024年
- 针对立方相位掩模板(CPM)和涡旋相位掩模板(VPM)编码成像系统对距离为1 km以上的长距离激光致盲防护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立方涡旋相位掩模板(CVPM)调控元件的编码成像系统。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定量研究CVPM编码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和激光防护性能。CVPM编码成像系统配合维纳滤波解码算法可以清晰成像,成像质量与CPM、VPM编码成像系统接近。致盲激光受CVPM调制后,在探测器靶面的光斑呈蝴蝶状离散分布,相较于CPM、VPM编码成像系统对激光功率的分散能力更强。当激光威胁源距离成像系统大于10 km时,靶面功率密度抑制比保持为~33,为CPM、VPM编码成像系统的2倍以上。结果表明,CVPM编码成像系统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具备优异的长距离激光致盲防护性能,可应用于航天和航空光学侦察激光致盲防护场景。
- 叶庆李仰亮吴云龙刘烨张君宇胡以华罗皓琦
- 关键词:相位编码成像系统成像质量
-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诊断致盲性眼病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诊断致盲性眼病的价值,为致盲性眼病患者良好预后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72例视觉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联合OCT诊断检测,以医生检查联合相关的眼科检查的最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和OCT两种方式单独和联合检测与“金标准”诊断的一致性,以及对致盲性眼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72例患者中医生检查和相关的眼科检查结果致盲性眼病检出率为27.78%(20/72),非致盲性眼病检出率为72.22%(52/72);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30);OCT和“金标准”的一致性尚可(kappa=0.611);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联合OCT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99);人工智能辅助平台联合OCT诊断的特异度为92.31%,灵敏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81.82%,阴性预测值为96.00%,诊断准确率为91.67%,均较人工智能辅助平台及OCT单独诊断的价值高。结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和OCT可对致盲性眼病进行检出,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 玛依拉·库尔班曹淑娟姜爱新
- 关键词:人工智能致盲性眼病
- 基于ATN分级系统分析高度近视患者中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和视力损伤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
- 2024年
- 目的基于ATN分级系统分析高度近视患者中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和视力损伤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成都普瑞眼科医院眼底病门诊就诊的642例(642眼)成人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并根据ATN分级系统对高度近视患者近视性黄斑病变进行诊断和分级。采用WHO关于盲和视力损伤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盲或视力损伤组和无或轻度视力损伤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近视患者盲或视力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642眼中,患近视性黄斑病变者共355眼(55.30%);其中,近视萎缩性病变(A2及以上)、近视牵拉性病变和近视新生血管性病变分别有330眼(51.40%)、137眼(21.34%)和82眼(12.77%)。盲眼占比为2.02%(95%CI:0.93%~3.11%),视力损伤眼占比为8.41%(95%CI:6.26%~1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眼轴长度较长、近视萎缩性病变分级较高是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盲或视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ATN分级系统能够全面地反映近视性黄斑病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视力受损状况。年龄较大、眼轴长度较长、近视萎缩性病变分级较高是高度近视患者发生盲或视力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兴亮古世才艾碧君董晓云李晓玲
-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力损伤
-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防治别大意
- 2023年
- 眼部疾病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眼病被称为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它一旦造成失明便无法挽回。这种眼病就是青光眼,作为光明的“偷盗者”,它威胁着许多人的眼健康。下面我们来说说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青光眼可致盲青光眼是眼科的常见病,而且是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说到青光眼,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眼压。
- 王晓蕾孙兴怀
- 关键词:致盲眼病青光眼不可逆性眼部疾病眼健康
- 连接蛋白43:致盲性眼病治疗新靶点
- 2023年
- 目前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病如角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连接蛋白43(Cx43)作为脊椎动物体内最常见的缝隙连接蛋白,广泛分布于眼组织中,参与胚胎发育、代谢调节、组织稳态等生理过程及炎症、氧化应激、上皮-间充质样细胞转换、血管渗漏与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过程。Cx43在各种致盲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其在上述主要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靶向Cx43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程馨仪李慧王方
- 关键词:连接蛋白43致盲性眼病分子靶向治疗
相关作者
- 陶海

- 作品数:531被引量:73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泪道 眼睛 泪道阻塞 泪小管 慢性泪囊炎
- 罗兴中

- 作品数:183被引量:182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疗效观察 青光眼 中西医结合治疗 致盲眼病
- 王健瑚

- 作品数:112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
- 研究主题:白内障 眼药水 眼睛 致盲性眼病 药物治疗
- 王宁利

- 作品数:820被引量:3,671H指数:2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青光眼 眼压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近视
- 许迅

- 作品数:647被引量:2,789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房水 近视 视网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