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7篇“ 腺肌瘤“的相关文章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肌瘤保守治疗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2025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肌瘤(APA)患者不同保守治疗方案的临床结局,探讨最佳保守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筛选关于APA保守治疗的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特点、保守治疗结果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筛选出19篇研究,共计768例APA患者。APA患者患病平均年龄(41.6±11.8)岁,主要集中于育龄期女性,占81%。APA患者的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异常阴道出血、不孕。APA病灶大小0.2~10.0cm,主要分布在子宫基底部。54例APA患者同时合并子宫内膜癌,占12.28%;123例同时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高达19.35%。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方案具有高完全缓解率(82.8%),低癌变率(13.8%)和复发率(12.3%)。APA患者妊娠率49.75%,分娩率为52.15%。结论: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方案是目前APA保守治疗的推荐保守治疗方案。APA具有恶变潜能,需长期随访及管理。
刘麒薇许阡孙馥箐叶红
关键词:保守治疗宫腔镜手术
基于临床特征及超声成像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非典型息肉样肌瘤的鉴别研究
2025年
探讨基于临床特征和超声成像对子宫黏膜下肌瘤(SSMs)与非典型息肉样肌瘤(APAFs)的鉴别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方法。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10月到202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8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或非典型息肉样肌瘤,研究对象按病理结果分为SSMs组(n=42例)和APAFs组(n=40例)。临床特征包括患者年龄、症状、月经情况、既往史等;超声成像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血流信号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超声影像学特征,评估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在临床特征方面,SSMs组患者年龄较小(平均年龄32.5±4.2岁)且月经不调的比例显著高于APAFs组(P<0.05)。超声成像方面,SSMs组患者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血流信号较少,平均直径为3.2±0.9cm;APAFs组则表现为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且较为常见高血流信号(P<0.05)。基于超声成像的鉴别诊断,SSMs和APAFs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2.5%,准确率为89.0%。结论 基于临床特征和超声成像的联合分析对子宫黏膜下肌瘤与非典型息肉样肌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成像在两者的区分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为患者提供早期、准确的诊断依据。
赵丽丹
关键词:子宫黏膜下肌瘤超声成像
腹膜弥漫性平滑肌瘤病并子宫外肌瘤1例
2025年
子宫肌瘤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的良性肿瘤,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肌瘤的逐渐长大将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影响。现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因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等优点,故腹腔镜下肌瘤剥除术更受欢迎。但采用腹腔镜手术剥离肌瘤也会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
宋春红朱勇杰吴亮王芸王蓉蓉
关键词:腺肌瘤临床病理
基于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术语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样肌瘤超声表现
2025年
目的基于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术语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样肌瘤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样肌瘤,基于IETA术语分析其超声表现。结果88例子宫内膜息肉样肌瘤子宫内膜厚2~21 mm、平均(9.1±5.0)mm。共检出93个病灶,72个位于宫腔、21个位于宫颈;其中11个表现为均质高回声内无囊肿、最大径(12.3±4.4)mm,7个为均质回声内含细小囊肿、最大径(19.5±8.9)mm,18个为不均质回声内无囊肿,32个为不均质回声内含形态规则囊肿、最大径(25.8±11.2)mm,21个为不均质回声内含形态不规则囊肿、最大径(29.4±17.5)mm,4个为囊性病灶、最大径(53.5±19.1)mm;血供模式主要为主血管无分支、多血管共起源及分散起源;血流评分多为1~3分。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样肌瘤最初多表现为宫腔内均匀高回声团块,随病灶增大,其内部可出现细小囊肿,囊肿进一步增大可致形态不规则,病灶内回声不均匀并可脱入宫颈;少数病灶则以囊性成分为主。
魏妮娅李晓坤王玥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腺肌瘤超声检查
子宫肌瘤与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4年
探究超声在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方面的鉴别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4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样本,归为肌瘤组,另纳入同期42例子宫肌瘤患者,归为肌瘤组,入院后均行超声检查,方法有腹超、阴超、综合超声等,比较各组诊断结果,观察影像学参数,比较成像质量,统计满意率。结果:综合超声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肌瘤均能维持100.00%的诊断准确率,其中阴道超声的准确率分别为97.62%、95.24%,均无差异(P>0.05)。腹部超声有83.33%的子宫肌瘤检出准确率,有78.57%的子宫肌瘤检出准确率,均低于阴超和综合超声(P<0.05)。肌瘤组RI、PI低于肌瘤组(P<0.05)。两组WDV、PSV无差异(P>0.05)。在综合超声成像优良率达到了97.62%,高于腹超的78.57%,也高于阴超的87.51%(P<0.05)。满意率结果在综合超声中达到了100.00%,高于腹超的80.95%,也高于阴超的88.10%(P<0.05)。结论:阴超 腹超联合的方案能更为清楚地辨别肌瘤图像特征,可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肌瘤做出准确区分,可提升肌瘤患者诊断满意率。
徐艳杰
关键词:子宫肌瘤满意率子宫腺肌瘤超声
腹部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效果
2024年
目的:研究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2022年1月—2023年1月仙游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疾病患者为对象,其中子宫肌瘤者55例为观察组,子宫肌瘤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计算腹部彩超对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经由腹部彩超获得的子宫动脉血流速度在收缩期为(45.86±5.27)mm/s、在舒张期时为(5.72±0.65)mm/s,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1.36±0.08)与阻力指数(0.77±0.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4.55%(52/55),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1.11%(41/45),综合两者疾病诊断结果,腹部彩超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3.00%(93/100);腹部彩超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的图像结果(病变位置与形态、子宫情况、血流情况)存在一定不同。结论:腹部彩超在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两者疾病的单独诊断与混合鉴别诊断中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单独诊断某项疾病时诊断准确率均超过90%,混合诊断两者疾病时能以图像特征与血流参数进行有效鉴别。
杨顺生
关键词: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血流参数
子宫颈非典型息肉样肌瘤超声及MRI表现1例
患者女,42岁,超声发现宫颈占位2个月入院。2016年曾于我院行宫腔镜下宫颈肌瘤切除术,平素月经正常,无阴道异常流血。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常大,表面光滑,子宫颈前壁可触及鸡卵大包块,活动度可,双附件区软,未触及明...
刘艳君王静
关键词:子宫颈子宫多发肌瘤MRI
GnRH-a及LUNA在子宫肌瘤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腹腔镜子宫骶神经切断术(LUNA)在子宫肌瘤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需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LUNA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GnRH-a。对比两组子宫体积、VAS评分、月经量评分、FSH、LH、E_(2)水平及术后1年2年的复发率。结果:手术前,两组子宫体积、VAS及月经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手术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1年FSH、LH、E_(2)水平的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观察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GnRH-a及LUNA可以协助改善患者痛经、月经量多等表现,具有复发率低、对患者激素水平影响小的特点。
甘莉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子宫腺肌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
2024年
全面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具体内容,探究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符合本研究入组条件的患者进行筛选,具体构成为:43例子宫肌瘤患者,43例子宫肌瘤患者,调查后发现,均为同一时间收入,即: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临床上需提供相关检查,即: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结果 分析时,可将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相关数据。结果 (1)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后的具体数据为93.02%(40/43),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0.70%(39/43);(2)血流参数方面,子宫肌瘤组进行调查,血流阻力指数为(0.51±0.17),和子宫肌瘤组比较(0.78±0.16),子宫肌瘤组更低,P<0.05;血流搏动指数中,(1.32±0.18)VS(1.05±0.78),子宫肌瘤组居更高水平,P<0.05;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较,(5.43±1.25mm/s、43.53±4.51mm/s)VS(5.76±1.29mm/s、44.28±6.21mm/s),两个组别测定数据方面,差异小,P>0.05。结论 临床诊断过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更具优势,在具体干预过程中,对于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上述检查模式可提高准确率,此外,还可较好地观察体内血流动力参数,能够为临床医生治疗疾病提供有效参考,推广价值高。
杨金李德鑫张钗郭丙钢李沛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诊断准确率血流参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宫腔镜联合激素治疗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肌瘤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激素治疗非典型息肉样肌瘤的疗效,初步研讨宫腔镜联合激素治疗非典型息肉样肌瘤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明确诊断为非典型息肉样肌瘤的患者资料,选取8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典型息肉样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1例(宫腔镜治疗)、观察组41例(宫腔镜联合激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月经失血评分、子宫内膜厚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VEGF)、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12个月后妊娠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月经失血评分、子宫内膜厚度、VEGF、LH、FS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失血评分(53.68±6.12)分和子宫内膜厚度(6.15±1.05)mm、血清LH(38.36±4.42)U/L、FSH(30.51±3.02)U/L、VEGF(70.56±9.76)ng/L、并发症发生率(2.44%)和复发率(4.88%)均低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39.0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激素治疗非典型息肉样肌瘤能显著减少子宫异常失血,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降低复发风险,提高妊娠成功率。
尹玲玲王纪云
关键词:宫腔镜激素性激素

相关作者

盛洁
作品数:42被引量:578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研究主题:宫腔镜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 痛经 息肉样腺肌瘤
郎景和
作品数:1,457被引量:23,679H指数:7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异位症 妇产科学 生殖内分泌学 卷首语 亚学科
靳二虎
作品数:221被引量:1,276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影像诊断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马大庆
作品数:435被引量:3,672H指数:3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研究主题:CT 影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表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段爱红
作品数:49被引量:533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妊娠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肌瘤 不孕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