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5篇“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相关文章
-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分析CT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价值和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在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确诊的60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CT检查,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独立双盲阅片,结合CT图像,对患者病变好发部位、关节面及关节突的改变情况、关节间隙改变情况、上下关节突对位关系改变情况、关节囊骨化情况以及伴随情况作出评估。结果患者均为双侧小关节病变,L_(5)~S_(1)之间病变的患者有32例,L_(4)~L_(5)之间病变的患者有38例,L_(3)~L_(4)椎之间病变的患者有27例。患者中有53例存在关节面和关节突改变,30例存在关节间隙改变,28例出现上下关节突对位关系改变,10例出现关节囊骨化,其中有21例伴随着黄韧带肥厚或骨化,42例伴随着椎间盘突出,11例伴随着椎体退行性滑脱。结论CT检查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学证据,有助于更准确评估疾病特征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田凤月
- 关键词:CT诊断腰椎
- 超声引导下后支射频术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后支射频术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骨科收治的75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后支射频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 d及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6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背部感觉功能损伤、神经根损伤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后支射频消融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VAS评分,安全可靠。
- 张虎俞悦关琦
-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 富血小板血浆疗法治疗孤立性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疗法治疗孤立性腰椎小关节综合征(lumbar facet joints syndrome,LFJ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88例LFJ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类固醇联合局麻药物,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PR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腰部功能。结果治疗后1、3、6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ODI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RP治疗单纯LFJS的早期疗效逊于类固醇和局麻药,但随着时间延长,其疗效逐渐优于类固醇和局麻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付显廖文胜钱重阳
-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腰痛
- 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55例分为核心稳定性训练组(治疗组,27例)及传统腰背肌训练组(对照组,28例)。分别于入选时、治疗2周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腰部疼痛程度和功能进行评价,并随访6个月,统计其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问卷表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问卷表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问卷表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6个月内,治疗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遗留的腰痛症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腰椎功能,降低复发率,可作为长期康复治疗手段于临床推广应用。
- 张丽丽张国忠崔颖
-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视觉模拟评分法
- 邓强主任医师俯卧牵拉按压复位联合仰卧牵抖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经验总结被引量:4
- 2022年
- 邓强主任医师在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乱疾病过程中,重视运用整脊手法、强调功能锻炼,在充分研究《中医整脊学》整脊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体会及经验,独创出新的整脊手法——仰卧牵抖法,配合俯卧牵拉按压复位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 张凯东邓强张彦军李中锋郭铁峰朱宝彭冉东李军杰徐浩军
-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紊乱
- 腰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数字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腰神经后支阻滞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主要手段,准确的针尖位置是小关节面注射(FJI)成功的关键,因此大部分神经阻滞操作在X线或CT引导下进行,超声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超声引导下腰神经后支阻滞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治疗正在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本研究对影像学引导下的腰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简要介绍3D打印,虚拟现实,激光、电磁及机器人导航等数字技术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
- 米婧高丽张元智
- 关键词:腰椎关节疾病腰痛神经传导阻滞机器人手术
- 火龙灸结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51例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观察火龙灸结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经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后次日在以责任关节突关节为中心的腰背部用腰椎一号方行火龙灸治疗,1次/d,30 min/次,连续7次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当日及末次随访时对比视觉模拟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疗效。结果:5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2 d.3例患者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后次日出现疼痛加重,2 d后缓解,再无反复。与治疗前比较,疗程结束当日和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当日和末次随访比较,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灸结合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可减轻患者下腰部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活动。
- 张双明李巧霞
-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神经阻滞
- 椎间孔注射联合冲击波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分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lumbar facet joint syndrome,LFJS)是引起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疾病[1]。其治疗方案较多,但其疗效不一[2-3],多数起效缓慢,效果持续时间较短。近年来,我科采用椎间孔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LFJ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周飞刘凯军肖嘉文王晶
-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体外冲击波椎间孔注射
- 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效果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药物治疗,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情况、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治疗中,超声引导下射频损毁腰脊神经后内侧支的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IL-1β、TNF-α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汪利凤肖萍徐森胤
- 关键词:超声引导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安全性
- 超声引导腰椎小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用于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腰椎小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所致腰痛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椎小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组(P组)和注射糖皮质激素与局部麻醉药组(S组),每组2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率[(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疼痛缓解率≥50%的患者例数,观察治疗后即刻到1周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如疼痛加重、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神经损伤相关症状、出血情况、发热等).结果治疗后即刻、1周、1个月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率≥50%的患者例数比较,S组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率、疼痛缓解率≥50%的患者例数比较,P组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到1周均未出现疼痛加重、局部或全身感染症状、神经损伤相关症状、出血、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腰椎小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在治疗后即刻、1周和1个月的临床疗效没有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好,但注射后3个月及6个月的临床疗效优于注射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
- 文传兵林涛刘柳代月娥杜宇吴莹江平李祥奎
-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富血小板血浆糖皮质激素
相关作者
- 娄宇明

- 作品数:84被引量:44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手法 手法治疗
- 郑拥军

- 作品数:70被引量:6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 研究主题:超声引导 椎间孔 电针镇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王祥瑞

- 作品数:492被引量:3,061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围术期 急性肺损伤 异丙酚 体外循环 麻醉
- 叶乐

- 作品数:31被引量:17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研究主题:椎间孔 超声引导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发散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唐福宇

- 作品数:102被引量:592H指数:13
-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疗效观察 灸法 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