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篇“ 腮腺管“的相关文章
- 颈外静脉修复重建颊癌根治术后腮腺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介绍应用颈外静脉移植修复重建腮腺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颊癌根治术后腮腺管缺损者20例,均应用颈外静脉移植修复重建。观察术后愈合,有无涎漏以及腮腺导管口引流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I期愈合,均成功重建腮腺管缺损,分泌引流腮腺涎液,并替代原腮腺管缺损。结论:颈外静脉解剖恒定且表浅,切取容易,口径接近腮腺管,可作为自体静脉移植材料修复腮腺管,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 李文强胡传宇黄春明周磊黄平
- 关键词:颈外静脉
- MR腮腺管成像不同序列的比较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几种MR成像序列对显示腮腺、导管的优劣以及对腮腺疾病导管系统的变化进行观察。方法:对25例健康志愿者和10例腮腺疾病患者进行腮腺区域常规MRI扫描后,利用IR-FSE、3DFRFSE-XL、3DCUBE T2WI 3种序列进行腮腺管水成像,对得到的图像进行后处理,然后对其各自显示腮腺导管及其分支的效果进行评比。结果:IRFSE显示健康正常志愿者腮腺导管22例,3D-FRFSE-XL为25例,3D-CUBE-T2WI为24例,3种序列显示腮腺疾病患者导管的例数分别为8例、10例、8例。IR-FSE、3D-FRFSE-XL背景组织较少,IR-FSE可显示主导管和二级导管,3DFRFSE-XL经重建后可显示主导管、二级导管和三级导管且导管显示平滑,图像信噪比高,3D-T2WI经重建后可显示主导管和二级导管,且可显示腮腺导管腺体的关系以及腮腺病变侵及腮腺、导管的范围。结论:三种序列均能较好地显示腮腺导管,但各自有优势,对腮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彭成东蔡坚坚胡军武刘玲
- 关键词:腮腺疾病腮腺导管磁共振成像
- 3.0T磁共振腮腺管水成像在腮腺疾病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腮腺管水成像技术(MRS)在腮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腮腺疾病患者33例,采用常规核磁共振(MRI)扫描后,采用IR-FSE序列进行MRS扫描,并于含服维生素C以后再次进行扫描,评价MRI与MRS扫描结果。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MRI诊断准确率为97.0%;5例非肿瘤性病变患者中,11例发生导管系统变形;在18例肿瘤性病变患者中,有15例发生导管系统变形;含服维生素C后显示效果明显优于含服前(P<0.05)。结论 IR-FSE序列下MRS扫描能够获得良好的腮腺导管成像,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全面的信息。
- 李耀平何健邱国华梁飞虎
- 关键词:腮腺疾病腮腺导管磁共振水成像
- 3.0T磁共振腮腺管水成像对腮腺疾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水成像(MRS)对腮腺疾病导管显像的临床应用,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评价其对腮腺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腮腺疾病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后,利用IR-FSE序列进行腮腺导管成像,然后给患者含服VitC于3min后再次扫描,对获得图像按腮腺管及其分支显示效果进行分级及效果评价。结果:25例腮腺病变中,腮腺炎6例,腮腺脓肿1例,腮腺管结石4例,多形性腺瘤10例,腺淋巴瘤2例,T细胞淋巴瘤1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MRS结果显示,11例非肿瘤性病变中,导管系统变形者8例,占72.7%;14例肿瘤性病变中,导管系统变形者12例,占85.7%。导管系统变形多以2级以上导管改变为主。结论:IR-FSE序列MR腮腺导管成像能较好显示腮腺管及其分支受压、扩张、移位、破坏等征象,对腮腺疾病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傅剑雄吴晶涛陈文新王军孙继全
- 关键词:磁共振水成像磁共振腮腺导管
- 腮腺管移植术对犬干眼病的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干眼病是指腮腺管移植术,用唾液来替代泪液。因为泪液和唾液生理上的相似性,所以在犬才可以成功地完成那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干眼病的治疗。世界上第一次介绍这一手术是在1987年,但今天因为有治疗干眼病的药物的发明,这...
- 董轶
- 关键词:腮腺管干眼病
- 文献传递
- 腮腺管移植术对犬干眼病的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干眼病是指腮腺管移植术,用唾液来替代泪液.因为泪液和唾液生理上的相似性,所以在犬才可以成功地完成那些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干眼病的治疗.世界上第一次介绍这一手术是在1987年,但今天因为有治疗干眼病的药物的发明,...
- 董轶
- 关键词:腮腺管干眼病SCHIRMER
- 文献传递
- 腮腺管与面横动脉及面神经颊支关系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测成人腮腺管与面横动脉、面神经及其分支的关系,为颌面部手术提供懈剖学依据,且为国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32具,头面部标本64例,采用层次解剖法,暴露腮腺管、颈外动脉、面横动脉、面神经及其分支,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测量。结果:腮腺管长度为21.06±9.93mm,外径为4.30±1.58mm,距离颧弓下缘14.11±9.35mm(4.88~25.12mm);副腮腺共有25例,其出现率为39.1%;面横动脉长度为25.27±17.22mm;面神经颊支中62例为双支,占96.9%,仅有2例为单支,占3.1%;面神经颊支大部分位于腮腺管浅面。结论:腮腺管位于颧弓下方,走行于上、下颊支之间,面神经颊支多数分为上、下2支,腮腺管多平行位于其深面;约有三分之一的个体具副腮腺;面横动脉大部分发自颞浅动脉。
- 蔡志平杜颋任凤飞
- 关键词:腮腺腮腺管面神经
- 磁共振腮腺管成像技术探讨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通过优化和改进磁共振腮腺管造影技术 ,更清晰显示腮腺导管及其分支 ,提高腮腺管显示效果。方法 :采用几种序列显示 2 3例腮腺部位病变患者的腮腺管 ,然后给患者含服 2 0 0mg维生素C ,于服药后 3min和 10min分别再次扫描 ,将所获图像按腮腺管及其分支显示效果进行分级 ,比较各种序列及其服药前后的显示效果。结果 :IR FSE序列较传统FSE扫描腮腺管的显示效果明显提高 (P <0 .0 5 ) ,而SS FSE和SS IR FSE的成像时间虽然极短 ,但其分辨率及信噪比相对较差。服药后腮腺管的显示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在相同的扫描参数下 。
- 冯定义夏黎明史瑞华王承缘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腮腺管腮腺病变成像参数
- 不结扎腮腺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腮腺部分切除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5例16侧腮腺良性肿瘤实施了不结扎腮腺管的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多采用循下颌缘支的方法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肿瘤外0.5~1.0cm切除肿瘤与部分腺体。结果15例手术病人,均未出现涎瘘等手术并发症。术后瘢痕小,面部畸形轻微,保留了部分腮腺功能,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对与发生于腮腺后下部的良性肿瘤,是一种效果肯定的治疗方法。
- 王卫之邢在臣张古泉宋明娇
- 关键词:腮腺肿瘤腮腺部分切除术
- 40例腮腺管移植术治疗干眼病的临床总结被引量:6
- 1995年
- 目的:干眼病至今无特效疗法,临床界对腮腺管移植术的褒贬不一。本文从临床上探讨腮腺管移植术的价值,究竟可否用以治疗干眼病。方法:42年来共作40只眼的腮腺管移植术,观察3周至6年余。本文从手术前后泪流和视力的变化,以及干眼病病因、手术方法、腺管长度和双侧施术的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结果:在40只术眼中,术后82.5%有泪流,最终无泪者27.5%;72.5%视力增加,无减退例。3例加作角膜移植术后,视力均获提高。口内法和口外法的手术效果无差异。腺管长度7.5%过短,用口粘膜造假管道术均获满意解决。双侧施术4例,仅1例术后发生齿槽脓肿和口干、治疗后愈。沙眼性干眼25只眼:术后全部出现泪流,泪量在进餐时全部大量,平时则96%为大及中量,但3只眼最终变无泪(2眼因感染)。眼类天疱疮4只眼:术后3只眼无泪,1眼小量,最后也变无泪。Stevens-Johnson综合征9只眼:术后6只眼出现泪流,量小,其中2眼的泪量基本正常。碱性眼伤2只眼,术后只1眼出现泪流,因仅观察1月,远期结果不明。结论:腮腺管移植术操作简易,无并发症;而干眼病至今无特效疗法,故应考虑是一个值得临床采用的手术。但,眼类天疮疮无效;沙眼性干眼的手术成功率高,却术后泪水过多;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成功率低于沙眼,但有可能取得泪量近乎正常的满意结?
- 张汗承周祖嬚陈卓赵成荣
- 关键词:干眼病泪流眼外科手术
相关作者
- 胡军武

- 作品数:194被引量:87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 成像 MRI 对比剂
- 滕秀兰

-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鸡西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鼻疖 星状神经节封闭 肌肉注射法 萎缩性鼻炎 排脓
- 王汝琪

- 作品数:31被引量:106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妊娠合并症 智力发育 影响因素 发育商
- 陈爱兰

- 作品数:20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人员 胃镜检查 结直肠癌患者 支持性 宫颈癌手术
- 蒋常文

- 作品数:108被引量:270H指数:8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
- 研究主题:XIAP 阿尔茨海默病 IAP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