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85篇“ 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相关文章
- 年轻和老年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对比
- 2025年
- 背景:脂肪来源干细胞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但来自不同年龄供者的脂肪来源干细胞是否有区别,还需深入研究。目的:对比老年和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从8周龄、14周龄C57BL小鼠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肪来源干细胞,对比分析老年和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凋亡、增殖能力的差异,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老年和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衰老相关P21、P2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老年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相比,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更有活力,形态更规则,凋亡更少,增殖更快,衰老相关P21、P27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更低,说明年轻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具有更好的抗衰老作用。
- 林美玉姚翔高景赵玺龙潘兴华阮光萍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脂肪组织小鼠抗衰老
- 颞部小切口除皱同期脂肪来源干细胞胶辅助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面部年轻化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颞部小切口除皱同期SVF-gel辅助AFT用于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行面部年轻化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9)与试验组(n=43),对照组实施颞部小切口除皱术同期AFT,试验组实施颞部小切口除皱同期SVF-gel辅助AFT。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颞部脂肪移植存留率、皮肤质地改变情况、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5%(P<0.05);试验组颞部脂肪移植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面部皱纹、纹理、棕色斑、紫外线色斑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5%(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结论颞部小切口除皱同期SVF-gel辅助AFT用于面部年轻化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颞部脂肪移植存留率,改善面部皮肤质地,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更高。
- 段琼王一喆
- 关键词:自体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
- 脂肪来源干细胞外泌体治疗雄激素性秃发
- 2024年
- 脂肪来源干细胞外泌体(exosomes from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Exos)是脂肪来源干细胞旁分泌的重要组分,在皮肤创面愈合与神经、肾脏、肝脏损伤修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ic alopecia,AGA)是最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其病程呈进行性加重,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所以需要在疾病早期进行诊治以阻止疾病的进行性发展。现就AGA治疗现状作一概述,将使用ADSC-Exos治疗AGA的相关临床前研究加以总结并对可能涉及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 祁珺冷文婷骆志成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外泌体雄激素性秃发
- 脂肪来源干细胞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DFU创面的形成及愈合机制极为复杂,致残率较高,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是目前医学界的一大难题。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及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其对创面上皮化、血管化及调节创面炎症反应等的积极作用已被大量体外实验及基础实验证实,表明ADSCs有望成为创面治疗的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应用于临床。现就ADSCs在DFU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王兵宗建春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外泌体糖尿病足慢性创面创面愈合
- 含毛喉素的条件培养液诱导脂肪来源干细胞神经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利用神经诱导液体外诱导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神经分化,探索对ASCs体外成神经分化的最佳毛喉素浓度,并研究该浓度的培养液对ASCs体外成神经分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获得原代ASCs,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细胞染色鉴定ASCs的表型和多向分化能力。体外用含不同浓度毛喉素的神经诱导条件培养液进行神经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筛选最佳浓度。采用含最佳浓度毛喉素的神经诱导条件培养液诱导ASCs,镜下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形态学特征,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免疫荧光检测诱导前后细胞中神经分化标志物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神经诱导条件培养液中毛喉素的最佳浓度为10μmol/L,含该浓度毛喉素的神经诱导条件培养液诱导的细胞,能够迅速诱导ASCs向成神经方向分化。诱导后,细胞形态类似神经细胞,神经细胞标志物抗β-Ⅲ微管蛋白(classⅢβ-tubulin,Tuj1)、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M,NF-M)、巢蛋白(nestin)抗体和S100β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达增加(P<0.05)。结论:含毛喉素浓度为10μmol/L的诱导培养液能诱导ASCs神经分化,诱导细胞有望成为周围神经种子细胞。
- 刘旭凌胡颖涵孙家悦朱泽宇陆家瑜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细胞分化神经再生
- 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和来自人的脂肪来源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促进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将至少包含来自人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细胞在TGFβ型I受体抑制剂的存在下进行孵育的工序。
- 北野史朗松崎典弥F·路易斯素轮善弘
- 蛋白质组学在脂肪来源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创面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全身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足(DFU)和难愈创面是其常见并发症,但是以往的治疗措施未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得DFU截肢率居高不下。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因脂肪组织容易获取且来源广泛,故被认为是骨髓源性干细胞(BMSC)的最佳选择。试验研究也表明,ADSC可以通过促进血管新生、减轻炎症反应、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迁移等作用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这对探索糖尿病创面的治愈途径指引了新方法。蛋白质组学能从蛋白质层面整体而深入地研究并探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以及ADSC治疗糖尿病创面愈合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糖尿病临床疗效。该文通过对蛋白质组学技术在ADSC治疗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的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探索ADSC治疗糖尿病创面愈合的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 顾媛石杰苏伟白南
- 关键词:糖尿病足慢性创面蛋白质组学脂肪干细胞
-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皮片和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 2024年
- 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应用最广泛的修复重建方式, 如何避免移植后皮片和皮瓣的坏死, 提高皮片和皮瓣的存活质量一直是整形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该文从ADSCs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 ADSCs在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了ADSCs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 高宏胡哲源结祥朱晓海
-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皮肤移植同种异体移植物
- 脂肪及脂肪来源干细胞治疗瘢痕的机制研究进展
- 2023年
- 瘢痕是受到外部刺激后皮肤异常愈合所致,以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为特点,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瘢痕的治疗方法很多,但临床仍未有疗效十分确切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脂肪及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已成为治疗瘢痕的一种新方法,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其对瘢痕治疗具有正向效应。现就脂肪及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治疗瘢痕的研究进展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 田姣蔡原李芳邓呈亮
- 关键词:瘢痕脂肪移植脂肪来源干细胞
- 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和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分化促进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成熟脂肪细胞的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将至少包含脂肪来源干细胞的细胞在选自芥酸、反油酸、油酸、棕榈烯酸、肉豆蔻脑酸、植烷酸及降植烷酸中的一种以上的脂肪酸的存在下进行孵育的工序。
- 北野史朗松崎典弥F·路易斯素轮善弘
相关作者
- 鲁峰

- 作品数:198被引量:79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瘢痕疙瘩 脂肪来源干细胞 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脂肪
- 高建华

- 作品数:395被引量:1,908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瘢痕疙瘩家系 脂肪来源干细胞 FAS基因
- 高景恒

- 作品数:566被引量:1,52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 研究主题:美容医学 美容外科 脂肪移植 美容 除皱术
- 郭澍

- 作品数:207被引量:36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病理性瘢痕 脂肪干细胞 脂肪来源干细胞 表达及意义 成骨分化
- 刘晓燕

- 作品数:169被引量:486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脂肪来源干细胞 穿支皮瓣 脂肪源性干细胞 解剖学 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