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篇“ 胸肩峰动脉“的相关文章
-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TAAP)的解剖学特点,并探讨TAAP在头颈部重建中的优缺点。方法:取4具8侧新鲜尸体胸部标本用于解剖观测,观察胸部皮肤的血供情况,解剖观察穿支数量、位置以及类型。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5 mm)测量胸肩峰动脉及穿支血管的口径,且在获取皮瓣后用厘米刻度尺(精确度1 mm)测量血管蒂长度及厚度,并记录留存照片。结果:8侧半胸中仅一侧未发现穿支(12.5%),一侧发现两支穿支(12.5%),其余均为一支穿支(75.0%),穿出点约在胸大肌锁骨头(锁骨部)和胸肋头(胸肋部)肌间隙之间。穿支起始处一般血管较为粗大,平均直径为2.25 mm,但穿入皮瓣后血管直径缩小较为明显。胸肩峰动脉穿支血管蒂总长5.43~9.03 cm,平均7.14 cm;穿支肌间隙穿出点至穿支入皮点的蒂长2.32~4.63 cm,平均3.28 cm;穿支肌间隙穿出点至锁骨中点下缘的距离为3.31~4.52 cm,平均3.77 cm。结论:TAAP色泽与头颈部及颌面部相似,具有血供稳定、较为一致的血管蒂长度和口径大小,皮瓣相对较大,对胸大肌的破坏较小,并可保护胸部外形、胸廓运动和肩关节的运动功能。虽然TAAP穿支血管的不确定性以及术后造成的乳头不对称和胸部瘢痕残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皮瓣的临床应用,但在头颈部重建中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龚霄阳陈海兵张立庆张永杰陈曦
- 关键词: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
- 胸肩峰动脉及腓肠神经变异一例
- 2020年
- 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发育正常,外观无手术瘢痕及畸形,来源于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经10%甲醛固定。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精度0.02 mm)、直尺(精度0.5 mm),所测数据为血管或神经于体内压扁后之外径。解剖此标本腋窝及胸前壁时,发现其双侧胸肩峰动脉缺如,胸肩峰动脉肩峰支(外径1.48 mm)、胸肌支(外径0.90 mm)、三角肌支(外径3.88 mm)3个分支分别于腋动脉第2段的前、下、上壁直接发出,见图1。
- 姚萌卓彭彦宇杜翔宇孙媛媛范理晓吕双瑜杜耀武
- 关键词:胸肩峰动脉腓肠神经
- 彩超对成年女性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及其胸肌支、肩胛下动脉血流参数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成年女性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及其胸肌支、肩胛下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选择30例成年女性,记录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及其胸肌支、肩胛下动脉的内径、及其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收缩期和舒张期流速比(S/D)、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相关数据,资料完整。结果:30例成年女性左右两侧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及其胸肌支、肩胛下动脉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正常女性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及其胸肌支、肩胛下动脉的血流参数,为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 庄国梅唐钰娇邹媛杨晓萍王淑霞
- 关键词:肩胛下动脉血流参数
- 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下咽环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8例复杂性下咽环周缺损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45~80岁,平均57岁。均为外院治疗后下咽癌复发者,结束治疗至复发确诊时间为3~28个月,平均16.5个月。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类分期:T_2N_1M_0 3例,T_3N_1M_0 2例,T_3N_2M_0 1例,T_4N_1M_0 2例。全喉全下咽切除术后,下咽环周缺损范围为9.0 cm×8.5 cm~12.0 cm×10.5 cm;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的穿支皮瓣皮岛范围为7.0 cm×4.0 cm~9.5 cm×6.0 cm,胸大肌肌皮瓣皮岛范围为9.0 cm×5.0 cm~14.5 cm×6.0 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时间12~22 d,平均14.5 d。术后8周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18.7个月。所有患者颈部外形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未发生咽瘘、切口裂开和肿胀等情况,皮瓣不臃肿,重建的下咽腔无狭窄。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胸大肌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复杂的下咽环周缺损往往存在颈部受区血管缺如情况,不适合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带蒂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可以作为一种局部重建替代治疗方案。
- 宋达疆李赞周晓章一新彭小伟周波吕春柳伍鹏唐园园彭文毛煌兴柳泽洋
- 关键词: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胸大肌皮瓣
-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辅助设计胸大肌肌皮瓣
-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辅助设计胸大肌肌皮瓣的临床意义。 方法: 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6例拟移植胸大肌肌皮瓣患者的胸肩峰动脉胸肌支(共52支)的起始点、入肌点的位置及血管内径、血管...
- 曹建蕾
- 关键词:胸大肌肌皮瓣口腔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 改良分叶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在下咽缺损合并颈前区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总结改良分叶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下咽缺损合并颈前区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应用改良分叶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修复收治的7例下咽癌患者的下咽缺损合并颈前区缺损,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28~65岁,平均(50.0±3.4)岁.下咽缺损面积为5.5 cm×3.5 cm~ 12.0 cm×4.5 cm,颈前区缺损面积为8.0 cm×4.0cm~10.0 cm×4.0 cm.结果 胸肩峰穿支皮瓣面积为6.5 cm ×4.0 cm~ 13.0 cm×5.0 cm,胸大肌肌皮瓣面积为8.0cm×4.5 cm~11.0 cm×5.0 cm,血管蒂长度为6.5~8.5 cm,其锁骨下旋转点至受区边缘距离为7.0~9.5 cm.所有皮瓣完全成活,皮瓣供区均一期缝合.患者住院时间14 ~ 19 d,平均15.5d.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14、15、20、18、30、25、38个月.所有患者颈部外形良好,均可以完全经口进食,未见肿瘤复发,没有咽瘘发生,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胸大肌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改良分叶胸肩峰动脉嵌合穿支肌皮瓣适用于下咽缺损合并颈前区缺损的修复.
- 李赞周晓章一新彭小伟周波吕春柳伍鹏唐园园彭文毛煌兴柳泽洋
-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胸肩峰动脉
- 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研究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共2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方法。结果术后20例皮瓣均成活,创面1期成功愈合。随访患者再造舌外观正常,具备良好的吞咽和语言能力,肿瘤区域未出现复发。供区存在线性瘢痕,但胸大肌基本功能无显著异常。结论采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手术方式,再造舌外形美观,功能恢复佳,供区所受损害较小,能有效修复舌癌术后舌缺损现象,帮助舌再造。
- 曹远
- 关键词:舌癌
-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为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取新鲜成人尸体8具,其中男7具,女1具;死亡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48岁。尸体标本经股动脉灌注加入氧化铅的红色凝胶后,在上至锁骨,下至第五肋,外至腋前线,内至胸骨旁的区域内通过解剖和影像学方法观察胸肩峰穿支动脉的出现率、位置、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吻合,并测量胸肩峰动脉穿支管径及蒂长。结果 8具标本16侧均出现胸肩峰动脉皮穿支,从胸大肌锁骨头和胸肋头间的肌间隙穿出,管径平均0.84 mm;蒂长平均7.12 cm;与胸外侧动脉,胸廓内动脉来源血管吻合丰富。结论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穿支出现率高,位置恒定,血管蒂长与周围血管吻合丰富,皮瓣切取范围大,设计灵活,不损伤胸大肌,可用于头颈颌面部的组织缺损修复。
- 王旭谢松林邬娇刘志中孙辉平周晓李赞宋达疆
- 关键词: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
- 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颈咽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thoracoacromial artery perforator,TAAP)是近年来应用于颈部和咽部组织缺损的新技术,本文分析使用TAAP修复颈咽部缺损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7年4月诊治20例TAAP修复咽瘘、咽部黏膜缺损和颈部皮肤缺损。本组患者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3岁。下咽癌切除+全喉切除10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7例,颈部皮肤缺损3例。咽部黏膜缺损4.5 cm×3 cm^6.5 cm×5 cm,颈部皮肤缺损5.5 cm×4 cm^8 cm×6 cm,皮瓣大小6 cm×4 cm^8 cm×6 cm。结果 18例术后皮瓣成活,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没有出现皮瓣坏死,其中15例行下咽黏膜修复的患者,术后2~5周恢复经口进食并行术后放疗,剂量60~67 Gy。另2例术中发现穿支血运障碍,更换成颏下皮瓣修复下咽缺损。随访3~36个月,1例术后14个月出现胸段食管癌,1例术后18个月出现纵膈淋巴结转移,均予以放化疗,1例术后1年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予以化疗,余病例无复发。结论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因为邻近颈部、血管相对恒定、皮瓣薄适用于修复咽部黏膜和颈段食管缺损;胸肩峰动脉为血管蒂的一蒂双岛的TAAP和胸大肌皮瓣同时修复复杂的颈部皮肤和咽部黏膜缺损。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细小,穿越锁骨下隧道时穿支区域和血管蒂不能扭曲,发现皮瓣血运异常应及时更换其他修复方法。
- 陈杰黄文孝李赞宋达疆钟外生张海林谭平清包荣华李晋芸崔捷
- 关键词: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咽部缺损咽瘘
- 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应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0年6月至2015年4月.共收治口腔肿瘤12例,其中牙龈癌4例,舌癌3例、口颊癌5例,病程2~12个月。行肿瘤根治术后遗留4.5cm×3.5cm~6.0cm×4.5cm大小的继发软组织缺损。应用游离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皮瓣长(6.5±0.6)cm、宽(4.3±0.5)cm、厚(1.1±0.3)cm,血管蒂长(8.4±0.2)cm。穿支血管蒂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甲状腺上静脉或颈内静脉吻合。定期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胸肩峰动脉穿支恒定存在,12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随访14~38个月,皮瓣外观满意.肿瘤局部无复发。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肩关节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色泽好,供区损伤小,是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理想选择。
- 宋达疆李赞周晓章一新彭小伟周波吕春柳彭文欧延
- 关键词:口腔肿瘤皮瓣移植显微外科技术
相关作者
- 周晓

- 作品数:253被引量:985H指数:18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外科皮瓣 术后缺损 乳房重建 皮瓣修复
- 李赞

- 作品数:268被引量:1,116H指数:18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 乳房重建 外科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 章一新

- 作品数:319被引量:1,82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瘢痕 乳房再造 淋巴水肿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 宋达疆

- 作品数:183被引量:948H指数:18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 外科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重建
- 彭小伟

- 作品数:123被引量:49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穿支皮瓣 乳房重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缺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