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7篇“ 胆汁成分“的相关文章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肾结石对胆汁成分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肾结石对胆汁成分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肾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和开腹组(开腹肾盂切开取石)各40例,检测患者胆汁成分和脂质代谢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一次性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TBA含量明显高于术前1 d,TBIL含量明显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腹腔镜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TG、LDL-C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1 d,且腹腔镜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肾结石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可缩短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还可平衡患者的胆汁成分,降低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
- 尹博李卿英
- 关键词:腹腔镜肾结石胆汁成分脂质代谢总胆汁酸
- 胆固醇类结石患者血脂水平和胆汁成分对其术后结石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胆固醇类结石患者血脂水平和胆汁成分对其术后结石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39例行手术治疗后再复发的胆固醇类结石患者为复发组,另选取同期收治78例术后未复发胆固醇类结石患者为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和胆汁成分变化,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血脂水平和胆汁成分对胆固醇类结石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胆固醇类结石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BMI≥28kg/m2、结石数量≥2枚患者占比分别为48.72%、74.36%,均高于未复发组的29.49%、53.85%(均P<0.05)。复发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和胆汁胆固醇(CHO)高于未复发组(均P<0.05)。受试者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TC、TG、胆汁CHO水平及其联合检测对术后结石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0.718、0.727、0.871,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其单独检测(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4.850mmol/L、TG>1.455mmol/L、胆汁CHO>96.975mmol/L、BMI≥28kg/m2、结石数量≥2枚是胆固醇类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C、TG、胆汁CHO水平联合检测能提高胆固醇类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预测价值,其水平异常升高、肥胖和结石数量多会增加术后结石复发风险。
- 刘连波杨学知叶智
- 关键词:血脂胆汁成分术后复发
- 熊去氧胆酸片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老年患者肝功能及胆汁成分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片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老年患者肝功能及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消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老年(年龄不低于60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后,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异苷草酸镁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片,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均显著变小(P<0.05),胆囊收缩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胆汁总胆固醇、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总胆汁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右上腹不适、胆绞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0%比61.67%,88.33%比68.33%,100.00%比76.67%,P<0.05)。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1.67%,3.33%比8.33%,3.33%比18.33%,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片可有效改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后老年患者的肝功能及胆汁成分,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胆囊功能,减少结石复发。
- 刘小红别俊蔡宇陈智慧余秀娟
-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片肝功能胆汁成分
- 耳穴压豆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66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以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胆汁成分、肝功能及术后胆汁总引流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第4天胆汁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钙离子(Ca^(2+))、胆固醇(CHO)分别为(520.46±110.15)μmol/L、(350.36±80.07)μmol/L、(270.45±40.06)μmol/L、(1042.34±130.05)μmol/L、(1.56±0.15)mmol/L、(4.01±0.92)mmol/L,术后第8天分别为(359.47±71.35)μmol/L、(242.24±50.34)μmol/L、(222.16±40.31)μmol/L、(1232.10±150.43)μmol/L、(1.38±0.15)mmol/L、(3.59±0.47)mmol/L;对照组术后第4天胆汁中TBIL、DBIL、IBIL、TBA、Ca^(2+)、CHO分别为(572.93±97.27)μmol/L、(390.52±69.17)μmol/L、(294.78±56.22)μmol/L、(929.48±135.27)μmol/L、(1.76±0.19)mmol/L、(4.47±0.89)mmol/L,术后第8天分别为(495.53±83.86)μmol/L、(344.41±62.06)μmol/L、(264.47±43.36)μmol/L、(1003.87±152.18)μmol/L、(1.57±0.17)mmol/L、(3.99±0.43)mmol/L。术后第4、8天,两组患者胆汁中TBIL、DBIL、IBIL、Ca^(2+)、CHO较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胆汁中TBA较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8天,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术后第1天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总引流量为(2684.65±252.45)ml,多于对照组的(2135.89±295.4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患者术后予以耳穴压豆治疗,可改变胆汁成分及肝功能,能增加TBA及胆汁排空能力,降低胆红素和Ca^(2+)含量,效果理
- 郭锋满李建明陈壮浩宋巍巍陈顺
- 关键词:耳穴压豆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胆汁成分
- 利胆消石合剂对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胆汁成分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利胆消石合剂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过程中两组分别脱落3例和7例,最终中药组完成治疗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ERCP术后予常规对症治疗,中药组在该基础上予利胆消石合剂口服5 d。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3、5日于鼻胆管取胆汁检测总胆汁酸、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总胆固醇、钙离子、β-葡萄糖苷酶(β-Gase)及糖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5日,中药组TBIL、非结合胆红素(UCB)浓度和UCB%低于对照组,在复发患者中,中药组β-Gase浓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利胆消石合剂能够改善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胆汁的成石性。
- 王惠临张立平卞昊宇魏骄阳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汁成分
- 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针灸对胆结石术后病人胆汁成分影响分析
- 2022年
- 为分析中药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针灸穴位疗法对胆总管结石术后病人胆汁成分的影响,选取2019年9月—2022年4月期间自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随机分为治疗A、B、C三组,每组各30例患者,并对应采用中药大柴胡汤加减方式、针刺穴位法以及熊去氧胆酸进行干预,对照组仅行西医基础治疗。研究发现,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C组各项指标优于治疗A、B组(P<0.05)。由此可见,对胆总管结石术后患者应用中药大柴胡汤加减联合针灸穴位疗法的疗效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邓骏陈泽华晏波范晓娟黄海燕
- 关键词:胆汁成分大柴胡汤
- 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息肉患者血清学生化指标及胆汁成分的研究
- [目 的]研究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息肉患者血清学生化指标及胆汁成分的区别与联系,来探讨两种疾病的病因区别与联系,指导其治疗。[方 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共3个月,门诊就诊行手术治疗的单纯性胆固醇结石病人3...
- 张鹏云
- 关键词:胆固醇结石胆固醇息肉胆汁成分胆固醇
- 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热利湿化石方预防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效果及对胆固醇代谢、胆汁成分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热利湿化石方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效果及对胆固醇代谢、胆汁成分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行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根据ERCP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熊去氧胆酸,中药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热利湿化石方。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胆汁和血清胆固醇(CHO)、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非结合胆红素(UCB)、磷脂(PL)、胆盐(BS)水平,以及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结石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术后7、14 d胆汁中CHO、TBil、UCB依次呈降低趋势,TBA、PL、BS依次呈升高趋势(P<0.05);中药组术后7、14 d胆汁中CHO、TBil、UCB低于对照组,TBA、PL、BS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3个月血清CHO、TBil、UCB依次呈降低趋势,TBA、PL依次呈升高趋势(P<0.05);中药组术后1、3个月血清CHO、TBil、UCB低于对照组,TBA、PL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3个月胆囊壁厚度较术前降低,胆囊收缩率较术前升高(P<0.05);中药组术后1、3个月胆囊壁厚度低于对照组,胆囊收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术后6、1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清热利湿化石方可改善胆固醇代谢、胆汁成分,增强胆囊功能,预防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且安全可靠。
- 吴静廖振林卓振山商倩聂皓牛建海
-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复发胆汁
- 清胆汤对腹腔镜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胆汁成分的影响
- 许文祝
- 利胆排石汤联合熊去氧胆酸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效果及其对胆汁成分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利胆排石汤联合熊去氧胆酸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效果及对胆汁成分、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河北省霸州市第三医院行ERCP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服用熊去氧胆酸片预防结石复发,观察组术后服用利胆排石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片预防结石复发,连续用药6个月。评估两组中医症状,并分析两组胆汁成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脂质代谢[血清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变化;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及术后6、12个月的结石复发率。结果:术后7 d和6个月,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TC、TG、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7d观察组胆汁TC、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结石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有效预防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并且可改善患者胆汁成分及脂质代谢。
- 王凯峰曹瑞丽赵所燕
-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熊去氧胆酸利胆排石汤复发脂质代谢
相关作者
- 李龙

- 作品数:722被引量:2,791H指数:21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小儿 儿童 胆道闭锁 治疗小儿
- 王恒杰

- 作品数:30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胆汁成分 胆石症 小柴胡汤 腹股沟疝 腹腔镜
- 张小进

- 作品数:108被引量:262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肝移植 肝移植治疗 肝移植术后 门静脉 原位肝移植
- 刘树立

- 作品数:187被引量:850H指数:14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小儿 治疗小儿 胆道闭锁 儿童
- 崔乃强

- 作品数:459被引量:2,551H指数:2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
-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通里攻下法 内毒素 胰腺炎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