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64篇“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相关文章
-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1996年
-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北京514医院(100101)许樟荣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起病常隐匿,容易引起医生漏诊和误诊、误治。该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处理得当则可救治成功,患者恢复健康。因而内分泌专科医生和急诊医生对此症应有足够的认识。1.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生...
- 许樟荣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
-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1995年
- 许樟荣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功能
-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转归及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总结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情况,分析影响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发生COVID-19的A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随访以收集其疾病转归情况。结果共纳入28例AI合并COVID-19患者,20例(71.4%)接受糖皮质激素基础替代。18例院外发生COVID-19患者中,11例(61.1%)居家主动加量糖皮质激素。感染后最常见症状为发热(96.4%)、消化道症状(82.1%)、意识障碍(78.6%)。出现重度意识障碍与年龄大、糖皮质激素基础替代剂量低相关(P<0.05)。20例(71.4%)患者发生肾上腺危象(AC),与糖皮质激素基础替代剂量低、低氯血症、嗜酸性粒细胞低、血小板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相关(P<0.05)。2例患者死亡。26例存活患者中,意识恢复时间大于48小时者占26.3%(5/19),意识延迟恢复与入院收缩压低、血肌酐高、纤维蛋白原高相关(P<0.05)。48.0%(12/25)患者出现疲乏、纳差等长新冠症状。糖皮质激素加量的患者中,50.0%(12/24)于3周内恢复至基线激素剂量。结论AI合并COVID-19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及AC的风险较高。AI患者在感染应激期间主动加量糖皮质激素的意识不足,临床应加强对AI患者的“病期规则”教育。
- 周翔许轶婧刘艺文朱惠娟卢琳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危象
- 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血浆皮质醇水平将患者分为AI组、非AI组,收集术前和术中可能导致AI发生的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 h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P<0.05),术后12~72 h降低再回升,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I组比较,AI组患者年龄较大,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龄、血清CRP和IL-6水平高为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血清CRP和IL-6水平单一及联合预测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1、0.681、0.684、0.739,联合预测AUC最大。结论高龄、血清CRP和IL-6水平高为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后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AI发生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以联合应用时预测效能最高。
- 张智峰李世宾冀阳吴辉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皮质醇
- 临床药师参与免疫相关性垂体炎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诊治的药学实践
- 2024年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所致免疫相关性垂体炎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发生率低,但预后不良,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临床预后至关重要。本案例中,临床药师根据肺癌患者用药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合ICIs相关不良反应谱、相关指南、共识和文献资料,进行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分析,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明确诊断为ICIs所致免疫相关性垂体炎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进一步与临床医师共同制订不良反应处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经及时、规范治疗,患者免疫相关性垂体炎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状完全纠正。临床药师应用药学专业技术知识,协助临床医师及时、准确识别ICIs相关不良反应,并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和用药指导,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ICIs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体现临床药师专业价值。
- 周玉冰张爱玲张文达汪新茹李朵璐
- 关键词:垂体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药学实践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为艾迪森病(Addison病),是内分泌系统的罕见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因此极易出现误诊漏诊。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就笔者医院收治的1例Addison病进行学习,并回顾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出现肾上腺危象等严重危及生命的情况。
- 杨小婷胡菊萍
- 关键词: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DDISON病误诊漏诊糖皮质激素
- 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探讨针刺疗法对脓毒症并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脓毒症并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因病情凶险,诊治困难,预后不佳,一直是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西医治疗该病能改善病情,但疗效不一,亦因抗生素耐药、免疫调节抑制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临床应用效果有限,而针刺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善预后。基于此,该文对脓毒症并发AI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及针刺治疗优势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脓毒症并发AI提供新思路。
- 严雪丽姜震宇易小琳李永新
- 关键词:脓毒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针刺
- 妊娠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诊治
- 2024年
- 妊娠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较为罕见,很多产科医生在诊治此类疾病上经验有限,因此如何及时诊断并规范管理患有肾上腺皮质减退症的孕妇具有较大的挑战。本文围绕妊娠合并肾上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妊娠结局、母乳喂养及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论述。
- 邹童姚强
- 关键词:艾迪生病治疗学妊娠
- 依托咪酯作用于机体后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的影响分析进展
- 2024年
- 依托咪酯属于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用药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因此总结依托咪酯作用于机体后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对于保障依托咪酯的用药安全性,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采用依托咪酯进行预处理,激发的保护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但对于其作用机制尚未确定,通过进行药物分子结构优化,对于减轻依托咪酯的肾上腺毒性,不失为一条合理且高效的路径。本文就对依托咪酯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的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以期为依托咪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段密李敏
- 关键词:依托咪酯肾上腺皮质功能全身麻醉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血药浓度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血药浓度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多节段脊柱手术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0~60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NH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TCI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ANH组麻醉诱导平稳后行ANH,理想Hct 28%~30%,术后1 h内回输完毕;对照组常规处理。记录依托咪酯用量。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检测两组术毕即刻、术后10、20、30 min的依托咪酯血药浓度和ANH组自体血采集入储血袋即刻、在储血袋保存1 h、回输即刻的依托咪酯血药浓度。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麻醉诱导前、术毕即刻、术后1、2 d的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醛固酮(ALD)浓度。结果两组依托咪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毕即刻比较,术后10、20和30 min两组依托咪酯血药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0 min ANH组依托咪酯血药浓度明显升高(P<0.05)。ANH组自体血采集入储血袋即刻、在储血袋保存1 h和回输即刻依托咪酯血药浓度分别为(547.8±119.4)、(536.7±107.8)、(522.8±91.7)ng/ml。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术毕即刻两组Cor、ALD浓度明显降低(P<0.05),ACTH浓度明显升高(P<0.05),麻醉诱导前和术后1、2 d两组Cor、ALD和ACTH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NH用于TCI依托咪酯的骨科手术中,采集的自体血回输后仅短暂(10 min左右)增加依托咪酯的血药浓度,肾上腺皮质功能在术后24 h内恢复到麻醉诱导前水平。
- 崔应辉徐佳明柳彤陶海勇解小艺胡社军王雪霏王金伙郭建荣
- 关键词:依托咪酯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肾上腺皮质功能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