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篇“ 肝后段下腔静脉“的相关文章
- 自体肝移植术中肝后段下腔静脉切除不重建方式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肝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目前严重威胁我国西部地区人民群众健康的感染性肝占位性疾病,其潜伏期长,早期难以发现,晚期确诊时病灶巨大并侵犯周围重要脉管和邻近脏器[1-2]。肝后段下腔静脉(retro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RHIVC)往往是肝AE病灶侵犯最严重的部位,肝AE侵犯RHIVC使得根治性切除病灶更加困难,通常需要切除RHIVC被侵犯段,以达到R0切除。近年来,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ex-vivo liver resection and auto-transplantation,ELRA)更好地实现了累及RHIVC和复杂肝静脉的终末期肝AE的根治性切除,即可对受累血管进行离体切除和重建[3]。
- 玉苏甫卡迪尔·麦麦提尼加提冉博吐尔干艾力·阿吉邵英梅温浩
- 关键词:自体肝移植肝后段下腔静脉肝泡型包虫病
- 血管内介入治疗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1例被引量:3
- 2017年
- 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系由第二肝门下方下腔静脉阻塞所引起,因下腔静脉高压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病情复杂。以往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但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死亡率和复发率高。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血管内介入疗法已被认为是BCS首选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1]。
- 黄崇青虞冠锋黄景勇
-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肝后段下腔静脉布加综合征闭塞型下腔静脉阻塞术后死亡率
- 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ni综合征诊断与介入治疗
- 2015年
- Budd-Chiari综合征是一种由于肝脏静脉血流受阻引起的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多见,而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报道1例因腹壁静脉曲张就诊患者,最后确诊为肝后段下腔静脉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总结其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 冯根义张雷杜建斌刘军
- 关键词:布加氏综合征介入治疗
- 肝切除术中肝后段下腔静脉损伤的原因及防治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中肝后段下腔静脉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下腔静脉损伤原因、治疗及预防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原发性肝癌术中发生医源性肝后段下腔静脉损伤的原因较多,总结可分为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处理方法包括止血抢救生命、血管损伤处的充分暴露和血管的重建修复。预防措施包括术前的充分准备、良好的麻醉和术中关键过程的处理。结论原发性肝癌术中发生医源性肝后段下腔静脉损伤尽管原因较多,但如果术前准备充分及术中正确处理,是可以避免或降低其发生率的。即使发生,也是可以妥善处理的。
- 何领李文美
- 关键词:肝切除术医源性肝后段下腔静脉
- 经肝后段下腔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三维可视化研究
- 目的建立中国人体经颈静脉直接性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介入手术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我所获取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连续图像,运用体绘制和面绘制重建法对颈...
- 李恺张绍祥谭立文游箭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三维重建可视化
- 文献传递
- 经肝后段下腔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三维可视化研究
- 目的:建立中国人体经颈静脉直接性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介入手术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方案选铎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采用获取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连续图像,运用体绘制和面绘...
- 李恺张绍祥谭立文游箭
- 关键词:肝脏手术静脉分流介入疗法
- 文献传递
- 经肝后段下腔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三维可视化研究
- 目的:建立中国人体经颈静脉直接性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三维数字化可视模型,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介入手术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采用本研究所获取的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连续图像,运用体绘...
- 李恺张绍祥谭立文游箭
- 关键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可视化影像诊断
- 文献传递
- 肝后段下腔静脉 肝内门静脉的CT及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分析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与肝内门静脉的解剖关系,为经肝后段下腔静脉途径建立肝内门腔分流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分析25例正常和25例肝硬化患者上腹部增强图像,并利用MPR重建并分别测量肝后段下腔静脉的长度,计算周围肝实质包绕RHSIVC的范围,以及与距门脉分叉1 cm左右的肝内门脉左支(LPV)、右支(RPV)及门脉分叉部(BPV)同层面的RHSIVC中心至上述部位的距离,并测量经肝后段下腔静脉顺行性(股静脉途径)、逆行性(颈静脉途径)至LPV、RPV、BPV的穿刺深度和角度(穿刺途径与矢状面、下腔静脉纵轴之间的夹角)以及测量拟定最佳穿刺途径的深度和角度.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观测20例正常成人离体RHSIVC与肝内门静脉的空间定位关系.结果:①SCTA组和标本组70例肝后段下腔静脉平均高度为(62.89±13.27)mm(40.2~100.7mm),50%~100%RHSIVC管腔被周围肝实质所包绕,其中37.14%(26/70)在RHSIVC的上1/4与下3/4交接处完全被肝实质包绕.②肝硬化组:从肝后段下腔静脉至LPV、RPV、BPV顺行性穿刺的深度为(46.02±12.26)mm、(30.06±8.35)mm、(25.18±7.30)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20.28°±12.39°、正56.52°±14.31°、正28.84°±15.44°,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为53.92°±9.21°、57.80°±10.97°、69.32°±15.61°;而逆行性穿刺深度为(49.31±7.72)mm、(49.38±8.08)mm、(56.80±8.31)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20.08°±12.16°、正56.64°±14.28°、正28.36°±15.16°,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为45.64°±10.67°、29.88°±6.41°、24.4°±5.51°.顺行性穿刺RPV、LPV、BPV的深度及角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逆行性穿刺RPV、LPV的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从肝后段下腔静脉至LPV、RPV、BPV顺行性穿刺的深度为(41.98±10.20)mm、(29.30±7.66)mm、(25.05±6.74)mm,与矢状面的夹角为正20.32°±13.33°、正48.16°±14.42°、正26.08°±18.91°,与纵轴之间的夹角为(53.88±9.88)mm、(58.12±11.19)mm、(69.8±12.9
- 乌吉斯古楞云玉珍杨宪良
- 关键词:螺旋CT血管成像肝后段下腔静脉门静脉门腔分流
- 肝后段下腔静脉、肝内门静脉系的CT及应用解剖学研究
- 目的:分析肝后段下腔静脉(RHSIVC)与肝内门静脉的解剖、变异及二者的关系,为经RHSIVC途径建立肝内门腔分流提供形态学依据.结论:1.肝后段下腔静脉长度约63mm,且在RHSIVC上1/4与下3/4的交接处50%~...
- 乌吉斯古楞
- 关键词:螺旋CT血管成像肝后段下腔静脉门腔分流三维图像重建
- 文献传递
- 经肝后段下腔静脉建立肝内门腔分流的CT研究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分析肝后段下腔静脉 (RHSIVC)、肝内门静脉的影像学解剖关系 ,为经肝后段下腔静脉途径建立肝内门腔分流 (TRSIIPS)提供形态学依据。资料与方法 分析 2 2 6例肝硬化患者上腹部增强CT图像 ,分别测量肝后段下腔静脉的长度 ,计算周围肝实质包绕RHSIVC的范围 ,以及与距门脉分叉部 1cm的肝内门脉左 (LPV)、右支(RPV)及门脉分叉部 (BPV)同层面的RHSIVC中心至上述部位的距离 ,并计算及比较经肝后段下腔静脉顺行性 (股静脉途径 )、逆行性 (颈静脉途径 )至LPV、RPV、BPV的穿刺深度和角度。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2 2 6例患者肝后段下腔静脉平均长度为 6 4 .4 6mm± 12 .5 0mm(39~ 130mm)。 5 4 .2 %~ 98.9%RHSIVC管腔被周围肝实质所包绕 ,从肝后段下腔静脉至LPV、RPV、BPV顺行性穿刺的深度及角度分别为 4 3.86mm± 10 .91mm、32 .4 0mm± 9.4 6mm、2 7.96mm±9.0 8mm和 4 2 .88°± 10 .6 9°、4 8.4 9°± 14 .0 2°、5 6 .0 5°± 13.92°;而逆行性穿刺的深度和角度分别为4 4 .18mm± 9.98mm、4 9.4 0mm± 10 .80mm、5 4 .10mm± 10 .338mm和 4 2 .82°± 12 .4 3°、2 9.14°± 10 .15°、2 5 .0 4°± 8.75°。顺行性及逆行性穿刺RPV、BPV的深度及角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罗剑钧颜志平周康荣钱晟吴海涛陈科杨金祖刘玉娥
- 关键词:肝后段下腔静脉肝内门静脉肝内门腔分流影像解剖学门脉高压症
相关作者
- 黄崇青

- 作品数:16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布加综合征 闭塞型 肝后段下腔静脉 小腿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 罗剑钧

- 作品数:125被引量:78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栓塞 门静脉 癌栓 肝肿瘤
- 虞冠锋

- 作品数:117被引量:259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肝移植 下肢静脉曲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 并发症 原位肝移植
- 黄景勇

- 作品数:73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腔内治疗 静脉曲张
- 李恺

- 作品数:97被引量:615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三维重建 可视化人体 可视化研究 可视化 断面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