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2篇“ 肉瘤样癌“的相关文章
- 阴茎原发肉瘤样癌1例报告
- 2025年
- 肉瘤样癌少见,原发于阴茎的肉瘤样癌罕见,本文报道1例阴茎原发肉瘤样癌。患者因阴茎头肿块伴溃疡就诊,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阴茎肉瘤样癌。术后1个月下腹部超声、MRI检查分别显示双侧腹股沟区、盆腔淋巴结异常肿大;PET/CT扫描显示腹膜后、盆腔、腹股沟区多处淋巴结转移。建议患者化疗,患者及家属拒绝。术后随访9个月,阴茎残端未见复发,未见病情恶化。
- 王桥施远龙彭波罗伟徐健周继伟杨勇
- 关键词:阴茎肿瘤肉瘤样癌淋巴结转移
- 甲状腺肉瘤样癌超声表现1例
- 2025年
- 病例男,65岁,因“发热伴左侧颈部疼痛”就诊,初步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专科查体:颈部饱满,吞咽时甲状腺左侧叶触及包块,质地硬,轻压痛;左侧颈部Ⅲ区、Ⅳ区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见实性低回声结节,大小约3.5cm×4.4 cm×2.6 c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纵横比>1,内见环形钙化(图1a),内见稀疏血流信号(Adler分级1级)(图1b)。右叶回声均匀,未见结节。左侧颈部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多个相互融合,淋巴门结构消失(图1c);超声提示:甲状腺左叶实性低回声结节:C-TIRADS分类4C类;左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转移性可能)。
- 秦振张磊钱林学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癌肉瘤
- 原发十二指肠肉瘤样癌1例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肉瘤样癌(SC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方法报道1例46岁十二指肠巨大溃疡的女性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资料。结果镜下肿瘤巢内见大片坏死,肿瘤弥漫状、片状生长,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及间充质样细胞两种成分构成,两种成分混合分布,局灶排列呈腺样。免疫组化:CK-Pan(+),CK7(+),CK19(+),EMA(+),Vimentin(+),Ki-67(+30%),CK20(-),P53(-),S-100(-),HER2(0)。结论SCA是一种同时具有癌和肉瘤形态特征的罕见肿瘤。发生于十二指肠的SCA罕见,国内外至今仅报道8例。SCA形态学上与癌肉瘤相似,需通过免疫组化进行鉴别。
- 袁亚晨李正金赵立仙毕磊高波
- 关键词:小肠十二指肠肉瘤样癌癌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 肾肉瘤样癌并肠转移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目的本文探讨肾肉瘤样癌(SRCC)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通过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肾肉瘤样癌伴升结肠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对SRCC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本病临床表现通常为腰痛、血尿、腹部包块,CT、MR等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但确诊仍需依赖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肾肉瘤样癌是一种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易于转移的肾细胞癌类型。根治手术是SRCC首选治疗方案,后期配合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率,但就目前SRCC相关报告,其预后仍不容乐观。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SRCC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李慧君母友友张烽刘云路吴伟杰申军
- 关键词:肾肉瘤样癌病例报告文献复习
- 晚期肺肉瘤样癌合并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2025年
- 肺肉瘤样癌(PSC)是一种由上皮细胞及间叶组织混合形成的恶性肿瘤,有癌和肉瘤样成分并存的特征,且具有发病率低和诊断困难的特点。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收治的1例PSC合并腺癌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旨在加强临床医生对PSC的认识,使其更好地掌握PSC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尽早诊断和综合治疗,从而改善PSC患者预后。
- 古丽尼沙·肉孜肖燕王英杨艺川阮文静
-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腺癌晚期CT检查病理特征
- 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2023年10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1例71岁女性罕见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病人,该例病人因“上腹痛4 d,加重半天”就诊。腹部增强CT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并腔内软组织影并周围渗出、积液并脓肿形成,胆囊癌可能;左侧腹腔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病人既往诊断Ⅰ型神经纤维瘤。于2023年10月31日行胆囊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胆囊肉瘤样癌、胃肠间质瘤。病人术后行放化疗及靶向治疗,2024年6月8日因肝转移瘤-结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死亡。胆囊肉瘤样癌临床罕见,与其他类型胆囊癌鉴别困难,需综合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才能明确诊断,尚未有确切的诊疗指南,预后不佳。Ⅰ型神经纤维瘤老年病人建议常规筛查消化道肿瘤。
- 李歆尹陈志楠谢飞燕刘志苏袁玉峰袁玉峰杨智勇
-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 周围型肺肉瘤样癌与孤立性肺炎性病变及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及CT特征对照
- 2025年
-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肉瘤样癌(PLSC)与孤立性肺炎性病变(SPL)及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亚型(CNSCLC)的临床及CT特征差异,提高对PLSC的诊断正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PLSC,并随机选取同期收治的68例SPL及73例CNSCLC作为对照组,比较PLSC与SPL及CNSCLC的临床及CT特征。基于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曲线下面积评估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PLSC组吸烟者显著多于SPL组、CNSCLC组,PLSC组有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显著多于SPL组,PLSC组呼吸道症状出现率显著高于CN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0~16.611,P均<0.025)。PLSC组大面积坏死及环形强化的出现率显著高于SPL组及CNSCLC组,ΔCT值_(动脉期)及ΔCT值_(静脉期)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LSC组分叶征及充气支气管征出现率显著高于SPL组,与胸膜紧贴及坏死区周围线样强化影的出现率显著低于SPL组;PLSC组病灶最长径显著大于CNSCLC组,且其坏死出现率显著高于CNSC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Z=-5.784~31.877,P均<0.025)。与SPL相比,一级亲属恶性肿瘤家族史、存在充气支气管征及环形强化、不与胸膜紧贴、ΔCT值_(静脉期)较小为PLSC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75;与CNSCLC相比,有呼吸道症状、病灶较大及存在环形强化为PLSC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0。结论PLSC与SPL及CNSCLC的临床和CT特征明显不同,正确识别这些差异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改善患者预后。
- 邹佩伶李琦范欣张越
-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癌肉瘤
- 原发口腔肉瘤样癌一例
- 2024年
- 患者女,73岁,2023年10月3日发现右下颌后牙龈有一黄豆粒大小的肿物,自行口服消炎药(具体药物、计量不详),未见好转。自感肿物生长增大、渐至约核桃大小,遂于2023年10月28日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年,目前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52)治疗,恢复良好。否认肝炎史、结核史、手术史、外伤史等,无吸烟、酗酒、咀嚼槟榔等不良嗜好。口腔CT平扫+增强示:右后后牙龈肿胀明显,深部区可见密度不均、分叶状、类圆环形强化灶,两侧颈部间隙查见增大淋巴结影,初步诊断:牙龈占位。专科体格检查:面部左右对称,右下后牙牙龈肿胀明显,可触及3.2 cm×1.5 cm×1.0 cm大小肿物,边界不清,质地中等,触压无痛,活动度可但不可压缩,触及有明显波动感及搏动感,颞颌关节活动自如无弹响,开口度、开口形正常,口腔卫生状况一般,咬合关系尚可,舌运动不受限。完善常规检查无异常后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牙龈组织1块,大小5.0 cm×1.6 cm×0.9 cm,上覆牙齿3枚,牙龈表面见灰红色多结节状肿块,大小3.0 cm×1.5 cm×0.8 cm,表面局灶有出血、糜烂,余黏膜尚光滑,切面质地中,同时另送区域清扫颈部淋巴结数袋。光镜下肿瘤位于牙龈下,界限不清(图1),有上皮样成分与肉瘤样成分两种组织形态,上皮样成分肿瘤细胞呈巢团分布,瘤细胞胞浆丰富、红染且胞质界线不清(图2);肉瘤样成分以梭形/多边型细胞为主,瘤细胞显著异形,可见怪异的瘤巨细胞(图3),核分裂象易见,间质部分区域水肿、黏液变性及凝固性坏死。免疫组化示上皮样成分及肉瘤样成分均弥漫表达CK5/6(+)、P63(+)、P40(+)、EMA(+)、CKpan(+),肉瘤样成分还弥漫表达Vimentin(+);肌动蛋白(-)、Desmin(-)、SMA(-)、S-100(-)、CD34(-)、HMB-45(-)等上皮性成分及肉瘤样成分均未见表达。病理诊断:(右下颌后牙龈)常�
- 刘霞高立永刘冰王冕张红闯
- 关键词:肉瘤样癌右下颌凝固性坏死颞颌关节不良嗜好咬合关系
- 肺肉瘤样癌3例
- 2024年
- 肺肉瘤样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亚型, 侵袭性强, 治疗效果差, 生存期短, 预后差, 发病机制不明。本文报道3例肺肉瘤样癌分别有EGFR L858R、BRAF V600E、ALK靶向基因突变, 分析比较其临床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为后续肺肉瘤样癌驱动基因的筛查和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展提供依据。
- 王志霞王业明沈亚青吴燕梅王宁任晓霞张晓雷
-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临床医师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预后差BRAF
- 肺肉瘤样癌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肺肉瘤样癌(PSC)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病理亚型,虽然PSC在肺癌中的占比很低,但其侵袭性较强,患者的预后较差。PS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可出现少见的远处转移,其组织病理学具有双相特征,免疫组化检测波形蛋白和细胞角蛋白表达有助于诊断。虽然非小细胞肺癌的基因检测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仍无关于PSC基因测序的大规模数据。本文就PSC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分子分型、生物学行为、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学兰赵健孟静叶小萌
-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分子分型生物学行为
相关作者
- 冯捷

- 作品数:165被引量:4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肿瘤 卵巢癌 单克隆抗体 抗独特型抗体 抗独特型微抗体
- 刘广芝

- 作品数:82被引量:281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癌 细胞系 卵巢肿瘤 肉瘤样癌 永生化
- 高剑波

- 作品数:1,019被引量:4,208H指数:2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体层成像 CT 胃癌
- 刘龙

- 作品数:279被引量:561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膀胱癌 移植后 并发症
- 倪家连

- 作品数:103被引量:322H指数:9
-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肝肿瘤 肝切除术 外科治疗 外科学 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