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0篇“ 罪感“的相关文章
- 阿索尔·富加德《火车司机》中的白人罪感与史诗剧元素
- 2023年
- 阿索尔·富加德是南非当代著名的自由主义剧作家,其2010年创作的独幕剧《火车司机》(The Train Driver)展示了白人司机在意外撞死了自杀的黑人妇女后难以化解的内心罪感和他在一名黑人掘墓人负责的墓地寻找该妇女坟墓的过程。该剧是富加德在后种族隔离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不仅呈现了自由主义白人以往的罪感意识,即因种族隔离造成的社会不公难逃良心谴责的伦理状况,延续了以道德忏悔寻求与现实和解的艺术表达,还结合了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揭示了新南非在种族隔离结束之后的历史困境,进而在新自由主义的语境当中审视白人罪感。本文的核心论证从“史诗戏剧”的形式入手,试图阐释在后种族隔离时期富加德对白人罪感的认识有何变化以及为何以“史诗戏剧”的形式来呈现罪感。文章展示了《火车司机》的独白对白人罪感的呈现,再分析了剧中对白、开场白和收场白的设置与产生的间离效果使得防止观众轻易认同于白人罪感。文章进一步指出墓地背景、守墓人的破败居所以及音响效果等舞台设计所指涉的新自由主义现实问题,进一步展现《火车司机》的戏剧形式所带来的间离效果促使观众理性思考:黑人妇女的死亡并非是白人司机的过错,而是新自由主义的现实所迫,但白人火车司机盲目在于其只感罪孽深重,而不去深究酿成悲剧的现实。本文发现,在《火车司机》中,富加德超越了其以往对罪感的认识,改变了戏剧呈现方式,意识到以仅获得罪感意识与伦理忏悔的方式不足与社会现实达成和解。由于时代的变迁,富加德选择以史诗戏剧的形式唤起观众探寻黑人命运无法得到改变的真相,从而呼吁观众在新自由主义的困境中思考酿成悲剧的根源,寻求新的种族和解之路。
- 木羽
- 关键词:火车司机间离效果
- 论《海与毒药》中的罪感与责任
- 2022年
- 远藤周作是日本第三新人派代表作家,《海与毒药》是其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对美军俘虏进行活体解剖实验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日本人内心缺乏罪恶感,深受耻感文化影响的他们会根据外部世界的评价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背叛集体对善于服从的日本人来说是一种耻辱。个人融入集体后,思想、行为模式等都会发生变化,极易丧失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沦为集体的“齿轮”,那些缺乏独立思维和反省能力的作恶者成为平庸之恶的代表。而判断个体是否有罪,不应从其集体身份入手,而是应该从个体出发着眼于他参与犯罪行为的程度。
- 叶蔚春
- 关键词:远藤周作罪感耻感
- 富加德《火车司机》中的史诗戏剧元素与白人罪感反思
- 阿索尔·富加德是南非当代著名的阿非利卡白人自由主义剧作家,其2010年创作的独幕剧《火车司机》(The Train Driver)展示了白人司机在意外撞死了自杀的黑人妇女后难以化解的内心罪感。该剧是富加德在后种族隔离时期...
- 木羽
- 关键词:间离效果
- 论张炜小说的“罪感意识”
- 本论文由三部分构成。一、“罪感”的体认与形成。“罪感意识”,首先是张炜小说文本的基本特征,同时,它也是张炜的主体意识。张炜的“罪感意识”,很大程度上是其个人经历、感受,并在与时代、现实的紧张关系中形成的,而他广泛的阅读,...
- 李青
- 关键词:人文精神
- 凿穿黑暗,叩问灵魂——论孙频小说中的罪感意识
- 孙频是“80后”著名女作家,自2009年发表小说开始,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她的小说以激进的心理分析引人瞩目,而其笔下对历史的书写和当下现实的观照也往往令人沉思。纵观其创作:既有极端的撕裂、尖锐的疼痛、酷烈的情感,...
- 郭文侠
- 关键词:小说创作
- “罪感”与“耻感”——东西方道德底线差异探析被引量:2
- 2021年
-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名著《菊与刀》中,把西方文化界定为"罪感文化",把东方文化界定为"耻感文化"。两种文化分别通过宗教和道德的途径为人的行为设定底线或禁忌,由此派生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和生活世界。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文化中"罪感"和"耻感"的内涵,可解读西方人和东方人在激励和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时的文化机理与心理特征,及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社会效果;可分析"罪感"和"耻感"这两种文化现象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可指涉"耻感""面子""底线""禁忌""有所不为"等理念在中国历史上的变化情况,以及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应当占据的合理地位。
- 何君
- 关键词:《菊与刀》罪感文化耻感文化道德底线
- 从罪感书写到耻感文化:《解忧杂货店》的文化意义探析被引量:2
- 2021年
- 《解忧杂货店》中主人公的一系列行为集中体现了作者对日本当代人的罪感书写,小说主人公来自社会底层,他携带了一种作者由赋予的社会罪感的东西,小说中的罪感主要包含破坏法律和道德意义的作恶和对这种作恶意识和行为的深刻反思,罪感既是主人公人性上的东西,也是社会的某种缩影。本文聚焦于东野圭吾在《解忧杂货店》中对主人公罪感意识的书写,旨在通过对作者笔下的罪感意识的理解,体会日本社会耻感文化的内涵。
- 解文峰
- 关键词:耻感文化
- 论蒋韵小说中的罪感书写
- 蒋韵是一名成就大于名声的女作家。创作四十余年,她一直处于文坛边缘,虔诚而固执地建造自己的小说世界。在创作初期,蒋韵虽无意于探索罪感写作,但其笔下已或多或少地流露出罪感的特质。随着创作成熟,蒋韵的罪感写作稳定地呈现出“犯罪...
- 张白雪
- 关键词:罪感赎罪忏悔
- 文献传递
- “罪感”的产生与沉潜——重读《随感录四十》兼及鲁迅与朱安的婚姻被引量:2
- 2021年
- 伊藤虎丸在鲁迅《狂人日记》中发掘出的"罪的自觉",作为一种"罪感"在《随感录四十》中充盈着。鲁迅在少年诗人"醒而且真"的呼喊中,将自身的生存感受和体验投射到对象身上了,由此引发了巨大的"共鸣"。所谓生存体验主要指向鲁迅与朱安"无性"因而也"无爱"的婚姻形式——一种"含混的生活方式",当它成为某种"日常性"必须天天面对时,那么"罪感"作为先觉者的某种心理机制随之产生并凸现出来了。——归根到底,"罪感"是对自我渺小可怜的角色/存在的体味和咀嚼。
- 李玉明李青
- 马累诗歌创作的乡土特征与罪感意识
- 2021年
-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的曰渐普及、农村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具有真正农村出生和成长背景的作家将会越来越少;一直占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心位置的乡土文学,也面临着要么转型、要么没落的可能。
- 张相宽
-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文学诗歌创作
相关作者
- 陈颖

-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巴比特》 负罪感 快感 无助感 罪感
- 李玉明

- 作品数:35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鲁迅《野草》 新论 生命哲学 《求乞者》 意象
- 涂丽平

-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克尔凯郭尔 罪感 康德先验 想象力 先验想象力
- 吴金涛

- 作品数:53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卡夫卡小说 理工类专业 悖谬 动物题材 教学模式
- 张明娟

- 作品数:15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基督教 中西 食物 《美国丽人》 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