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6篇“ 网络群体“的相关文章
一种网络群体用户行为影响预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群体用户行为影响预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终端,是系统的总控制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供下级模块执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信息传播目标;评估模块,用于分析用户群体有效性,评估用户...
刘长征张荣华宋亚萍刘雅辉赵星标
社交网络群体的组织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社交网络群体的组织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群体内部行动能力信息;获取群体的对外影响力信息,使用社交网络中关注、点赞、回复、转发、引用以及交互次数信息等构建构建无向边,由交互程度构建边的权值,从而构建图...
张倨源徐舒琪吕琳媛
基于图表示学习的社交网络群体竞争影响力识别
2024年
群体竞争影响力识别是社交网络分析领域的一个必要研究,其任务是识别社交网络中任意两群体节点在相互竞争条件下的影响力,在舆情分析等实际场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研究集中在没有竞争对手的群体影响力识别.然而,竞争普遍存在于真实的社交网络中,因此研究群体竞争影响力识别任务十分必要.与非竞争场景下的群体影响力识别相比,群体竞争影响力识别存在竞争数据集的构建和群体对嵌入聚合等挑战.图表示学习(GRL)在社交网络分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将图结构表示成具有结构信息的低维嵌入,能够更好的反应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比传统方法更丰富的信息.本文开创性的使用GRL来解决竞争场景下的群体影响力识别问题,并提出了一个基于GRL的框架.为了解决竞争数据集的构建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响力多样性的群体对构建方法.为了解决竞争群体对嵌入聚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求和相减的方法来聚合竞争群体对中节点的嵌入.本文在7个真实的社交网络上进行了大量实验来分析所提框架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框架优于基线方法.
刘鑫哲方勇贾鹏寇蒋恒范希明周小涵潘睿朱旭
网络群体极化的风险与治理
2024年
网络传播过程中,网络群体极化的潜在风险已超出传统大众心理的认知范围,严重冲击着网络舆论生态。面对集群中心化、传播无序化、圈层封闭化和身份匿名化所引发的群体失序问题,应在凝聚核心价值共识、推动资源交互共享、化解群际圈层差异的基础上,引导群体成员重建身份理性,实现从网络极化群体向理性公众的转化。
蔡卫忠赵通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网络治理
试析《黑镜·全网公敌》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2024年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暴力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网络暴力与人们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一系列非理性行为密切相关,这些非理性行为基于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本文以《黑镜·全网公敌》为文本,就网络世界中的群体极化现象进行分析,探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并针对此现象提出相关解决建议。
李曼王佩莹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意见领袖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类型、成因、困境及破解路径被引量:3
2024年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网络已成为大学校园舆情传播的重要阵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愈来愈深,尤其是舆情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现阶段,应深刻认识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主要样态及成因,探究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通过引导“主基调”、破除“闲杂音”、画大“同心圆”、唱响“主旋律”、构筑“新格局”等路径,破解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吴主敏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破解路径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负面效应和引导策略
2024年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算法的优化和智媒平台的引导,个人所接触的网络信息逐渐同质化。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非理性特质、相对剥离感和“沉默螺旋”效应被无限放大,导致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日益严重,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高校网络舆情话语权和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挑战。因此,必须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生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话语权建构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三个方面引导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以消除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负面效应。
林佳文唐才茗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大学生负面效应
网络群体极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2024年
网络群体极化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现象,正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是大学生重要的活动空 间,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精神健康以及学校的安全稳定造成重要的影响。高职学生由于价值观不成熟、追求自由的个性 等特点,非常容易出现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成长成才提出极大挑战。本文将结合网络群体极 化的特点和现状,探讨其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防范舆论 危机事件。
赵楠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高职学生
网络群体极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24年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领域文献的综合分析,探讨了网络群体极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从多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网络群体极化不仅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思想行为,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本文从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等多维度入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郑媛媛彭倩倩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群体极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4年
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网络群体极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断扩大。网络群体极化使得高校思政工作教育工作面临网络宣传阵地失守、思政教育效果削弱、学生价值取向偏失、思政教育平台短缺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高校需要把优化网络宣传内容与渠道、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与方法、营造主流文化氛围与导向、拓展思政教育平台与条件作为应对策略来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积极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
孙龙龙侯婷
关键词:网络群体极化高校思政工作

相关作者

苗伟山
作品数:34被引量:25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研究主题:互联网治理 互联网 新媒体 中国网络 网络群体事件
杨久华
作品数:48被引量:239H指数:7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
研究主题:逻辑关系 中国共产党 党内权力 纯洁性 网络群体事件
张楠
作品数:130被引量:1,162H指数:1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电子政务 大数据 创新2.0 智慧城市 实证研究
付欢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意见领袖 消费者 社会网络 乌合之众 网络群体
高袅
作品数:11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
研究主题:网络群体性事件 励志教育 医学生 高校 现状与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