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61篇“ 绝经后女性“的相关文章
绝经期及绝经女性性生活体验的Meta整合
2024年
目的系统整合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性生活的心理体验, 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性健康指导和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网、中华医学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中有关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性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25日。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质量, 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 提炼出32个完整结果, 归纳成9个新类别, 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出现明显的性认知、性需求差异;整合结果2: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体验到性生理兼性心理的改变;整合结果3:多重复杂因素影响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性生活;整合结果4: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采取不同方式应对性改变。结论医护人员应关注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性改变, 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并给予性健康支持与帮助。
黄新平甘甜甜关华
关键词:围绝经期绝经后期性生活
绝经期和绝经女性性功能障碍发病率的Meta分析
2024年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女性自我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和社会对女性整体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正视自身性活动[1]。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围绝经期和绝经女性的卵巢功能逐渐衰竭,从而引发循环雌激素水平降低[2],开始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向凤曹学华胡婉琴贾钰周紫彤熊浪宇王晓霞
关键词:性功能障碍围绝经期更年期绝经后META分析
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
2024年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的异常、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体功能及健康。睡眠障碍的发病与年龄呈正相关,由于绝经综合征、代谢相关疾病而高发,女性绝经期通常是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的转折点。围绝经期及绝经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严重情况下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根据相关风险因素对症治疗,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有效睡眠时间,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目标。围绝经期及绝经睡眠障碍的治疗措施包括非药物治疗(睡眠卫生教育、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绝经激素治疗、精神类及镇静催眠药、褪黑素、中医中药等)。综述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睡眠障碍相关风险因素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何非周坚红褚克昙
关键词:睡眠障碍围绝经期绝经后期激素替代疗法
绝经期及绝经女性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和治疗进展
2024年
绝经期及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女性性功能障碍(FSD)作为这个阶段的第二大常见问题,由于受特殊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等因素影响,存在患病率高、就诊率低等特点。目前FSD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满足患者理想的安全需求,药物治疗联合物理、心理等综合治疗已成为FSD的核心治疗方法。近年随着女性性医学的发展,新型的手术治疗、干细胞治疗等也具有一定潜在价值。因此,全面了解围绝经期及绝经FSD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林颖李琰华
关键词:性功能障碍围绝经期绝经后期影响因素综合干预
绝经期及绝经女性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借助自主研发的更年期应用程序收集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的资料,同时采用广泛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筛查量表(PHQ-9)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估,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情况以及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①共收集有效病例2379例,其中伴有焦虑情绪者737例、伴有抑郁情绪者826例,同时伴有焦虑、抑郁情绪者537例。月经情况、流产史、生育史对焦虑情绪的发生有影响(P<0.05),而年龄、月经情况、流产史、生育史对抑郁情绪的发生有影响(P<0.05)。②不同程度(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焦虑、抑郁情绪的人数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不同中医证型在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肾虚肝郁证与轻度、中度、重度焦虑情绪有较强关联性,尤其与轻度焦虑情绪关联性最强;肾阴阳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与无焦虑情绪关联性较强。肾虚肝郁证与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抑郁情绪有较强关联性,尤其与轻度、中度抑郁情绪关联性最强;肝肾阴虚证、心肾不交证、肾阴阳两虚证与无抑郁情绪有较强关联性。结论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与肾虚肝郁证的关联性最强,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更应关注肾虚肝郁证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的情绪状态,在早期采用补肾疏肝法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的生活质量。
郭志玲左圣兰宋梦帆顾晓青徐凤英蔡美玲金富锐
关键词:围绝经期绝经后期中医证型焦虑抑郁
“治未病”理论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互联网+健康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绝经期及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一旦发生骨折治疗费用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中医“治未病”理论包含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防复”三层涵义,契合健康管理的三级预防,即病因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预防,疾病管理临床预防。对于该类人群,在现代医学模式及中医思想指导下,应用医学和管理学知识与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开展“互联网+”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杭州市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中心、杭州市更年期保健规范化专科门诊管理平台、杭州市妇幼保健专科联盟,通过互联网医院女性更年期关怀服务包,建立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分层为基础,以三级医疗机构的分工合作为主体的围绝经期及绝经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防控体系,实现慢病的全程长期有效管理。
苏俊朱旭红张治芬
关键词:治未病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健康管理
基于ROC曲线探讨无锡地区健康绝经女性无骨密度FRAX^(■)干预阈值
2024年
目的在不使用骨密度的情况下探讨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女性最佳FRAX^(■)干预阈值,旨在不浪费过多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识别出患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潜在人群。方法将在作者医院随机招募的符合纳排标准的124名50岁以上健康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以65岁为分界年龄分为50~65岁组(n=86)和>65岁组(n=38)。收集受试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既往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慢性病史等个人信息。使用FRAX^(■)软件得出受试者髋部骨折的概率(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s,PHF)、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PMOF),以骨密度T值是否小于-2.5为状态变量,不输入骨密度T值的PHF、PMOF为检验变量,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其临床筛选OP的效能,确定无锡地区相对健康绝经中老年女性最佳干预阈值。结果50~65岁组OP患者39人(45.35%),>65岁组OP患者23人(6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50~65岁组PHF AUC为0.771,灵敏度为0.718,特异度为0.681,最佳阈值为0.7%;PMOF AUC为0.748,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723,最佳阈值为3.4%。>65岁组受试者PHF AUC为0.554,灵敏度为0.783,特异度为0.400;PMOF AUC为0.546,灵敏度为0.826,特异度为0.400,>65岁组PHF、PMOFAUC接近0.5,说明预测的准确性较低。按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推荐PHF、PMOF阈值划分骨折风险,50~65岁组全为骨折低风险人群,>65岁组30人为低风险、8人为高风险人群,此结果低估了本研究患者的骨折风险。结论推荐PHF为0.7%、PMOF为3.4%为无锡地区50~65岁健康绝经女性FRAX^(■)干预阈值,大于该阈值者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测,适当给予治疗措施;对于无锡地区65岁以上健康绝经女性建议直接进行骨密度检测。
廖翼涛张贤邱峰刘小峰李超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拟分析绝经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高危型HPV筛查的绝经体检女性,根据结果分为高危型HPV阳性组、高危型HPV阴性组。收集所有纳入研究人群年龄、绝经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次数、顺产次数、阴道分泌物、宫颈疾病、妇科疾病、乳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阴道微生态(阴道pH值、清洁度、乳酸杆菌异常)等数据。比较两组上述因素之间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绝经年龄、宫颈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阴道乳酸杆菌异常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P<0.05)。BMI、孕次数、顺产次数、阴道分泌物、妇科疾病、乳腺疾病、阴道pH值、清洁度等没有表现出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绝经年龄、宫颈疾病以及阴道乳酸杆菌异常与绝经高危型HPV感染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绝经年龄、宫颈疾病以及阴道乳酸杆菌与高危型HPV感染独立有关。临床上需要加强对绝经以及有宫颈病变、阴道乳酸杆菌异常女性进行高危型HPV筛查,同时对绝经年龄较早患者需重点筛查HPV感染情况,以早期发现宫颈不良改变。
余凯慧黄站梅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绝经女性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为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于医院接受体检的317例绝经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是否发生高血压分作高血压组(n=79)与无高血压组(n=238)。对比两组人口学特征[年龄、绝经年龄、民族、居住地、文化水平、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BMI)、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血压家族史]、生活习惯(吸烟、饮酒、运动锻炼、红肉摄入量、水果蔬菜摄入量、食用盐摄入量、烹调油摄入量)。借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绝经女性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BMI≥23.5kg/m^(2)以及有高血压家族史人数占比分别为54.43%、60.76%、37.97%,均高于无高血压组的38.66%、47.48%、21.43%(均P<0.05);高血压组水果蔬菜摄入量<400g/d、食用盐摄入量≥6g/d、烹调油摄入量≥25g/d人数占比分别为43.04%、54.43%、63.29%,均高于无高血压组的26.89%、36.55%、41.18%(均P<0.05);而两组吸烟、饮酒、运动锻炼以及红肉摄入量对比均不明显(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下、BMI≥23.5kg/m^(2)、有高血压家族史、水果蔬菜摄入量<400g/d、食用盐摄入量≥6g/d、烹调油摄入量≥25g/d为绝经女性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均OR>1,均P<0.05)。结论:绝经女性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文化水平、BMI、高血压家族史以及水果蔬菜、食用盐、烹调油摄入量等相关,临床可参考其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综合防治策略。
呼建霞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高血压人口学特征
绝经女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激素与心肌损伤指标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性激素与心肌损伤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2018年6月—2023年6月诊治的142例绝经女性CHF患者作为观察组,按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32例Ⅰ级、30例Ⅱ级、37例Ⅲ级及43例Ⅳ级;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100例绝经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性激素[孕酮(P)、垂体泌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与心肌损伤指标[B型尿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分析绝经女性CHF患者性激素与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FSH、LH及T分别为(0.42±0.10)ng/ml、(51.03±7.83)mIU/ml、(40.29±9.91)mIU/ml及(1.25±0.30)nmol/L,与对照组的(0.40±0.11)ng/ml、(49.39±8.25)mIU/ml、(41.70±10.11)mIU/ml及(1.23±0.28)n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80、1.478、1.020、0.498,均P>0.05);观察组PRL、BNP、cTnI、CK-MB[(259.71±36.85)ng/ml、(514.83±81.25)pg/ml、(0.41±0.12)ng/ml、(15.73±3.44)μg/L]比对照组[(185.36±19.01)ng/ml、(83.27±20.52)pg/ml、(0.03±0.01)ng/ml、(3.91±0.83)μg/L]高,E2[(33.46±5.15)pg/ml]比对照组[(42.61±3.75)pg/ml]低(t=18.102、51.629、31.560、33.479、14.593,均P<0.05)。Ⅳ级组PRL、BNP、cTnI、CK-MB[(309.42±31.38)ng/ml、(554.01±88.14)pg/ml、(0.54±0.15)ng/ml、(18.91±4.01)μg/L]比Ⅲ级组[(246.81±40.15)ng/ml、(509.47±76.52)pg/ml、(0.36±0.09)ng/ml、(15.67±3.27)μg/L]、Ⅱ级组[(204.37±37.26)ng/ml、(465.28±70.39)pg/ml、(0.28±0.03)ng/ml、(11.24±2.19)μg/L]与Ⅰ级组[(169.25±23.49)ng/ml、(426.33±65.17)pg/ml、(0.21±0.02)ng/ml、(8.05±1.86)μg/L]高,且Ⅲ级组比Ⅱ级组高,Ⅱ级组比Ⅰ级组高(P<0.05);Ⅳ级组E2[(30.34±4.02)pg/ml]比Ⅲ级组[(33.19±5.17)pg/ml]、Ⅱ级组[(38.26±7.08)pg/ml]与Ⅰ级组[(44.81±9.15)pg/ml]低,且Ⅲ级组比Ⅱ级组低,Ⅱ级组比Ⅰ级组低(F=78.263、11.060、56.181、46.380、19.232,均P<
唐水花陆燕文姚凌燕王刚沈建英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绝经女性性激素心肌损伤

相关作者

徐又佳
作品数:754被引量:2,771H指数:2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成骨细胞 铁 铁调素 骨质疏松 蓄积
李思源
作品数:107被引量:397H指数:9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绝经后女性 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 骨代谢
李军
作品数:224被引量:1,197H指数:17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骨密度 超声造影 骨质疏松
李冠武
作品数:104被引量:28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质疏松模型 绝经后女性
陈晓红
作品数:75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中老年女性 骨密度 体成分 骨量 绝经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