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1篇“ 经济学范式“的相关文章
- 从经济学范式变革视角深刻理解新型工业化内涵
- 2024年
- 新型工业化是比传统工业化更为复杂的系统性经济社会过程,涉及各种复杂现象和问题。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别无选择地接受了现代主流经济学“微观一宏观”范式,借此形成了观察和理解中国市场经济的经济学范式构架。中国经济学界对工业化的理解,是一个从接受史观范式的“政治经济学”,到借鉴“微观一宏观”范式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再到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过程。新型工业化比传统工业化更具有全球化的趋向,而经济全球化正在以新的形态展现于各国工业化的新时代。经济学对工业化的理解相应地从传统的机械观隐喻,转向生态观隐喻,多样且各具特色的各国经济社会形态间是沟通和相互协调共存的。工业化在各国广泛推进,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分工与合作愈加紧密,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这就是新型工业化的人类文明内涵。
- 金碚
-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经济学范式的体系构建
- 2024年
-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推动了国家文化发展朝数字化转向的战略部署。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文化数字化催生出的产业新模式和新特点,对于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研究从经济学视角切入来探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内涵特征、实现模式和运行模式,分别从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系统经济学三个领域建构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经济学新范式,为把握和理解文化数字化研究价值和进一步探寻文化数字化战略运行逻辑及产业化实现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制度建议。
- 田菊
- 关键词:文化强国经济范式
-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范式构架
- 2024年
-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属于发展经济学领域,即假定经济体处于发展历史进程中。当经济学范式结构向“史观—微观—宏观—域观”变革,区域经济学研究就成为特别适应的学术领域。在区域经济学的范式承诺体系中,经济行为和经济秩序,不仅具有经济理性因素,而且具有文化因素(包括非理性)和制度因素。这也正是域观经济学范式承诺所具有的基本特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依托于新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将重塑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是全方位的。社会目标优先的市场经济机理,在区域经济观察和研究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从社会目标优先,必然会推导为伦理优先,选择符合伦理的市场经济范式,才能建构起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经济运行机理和行为规则。区域经济学对新质生产力率先发展地区的研究,将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协同研究的前沿。
- 金碚
-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学范式
- 商誉会计框架体系的经济学范式批判和重构
- 2024年
- 巨额商誉减值的乱象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顽疾,商誉会计的自省和重塑箭在弦上,刻不容缓。以马克思主义的簿记理论作为评判标准,商誉会计实务表现为“过程的失控”和“观念的偏离”两大职能失位,其背后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经济理论范式已不再适用且亟待更新。相较而言,制度主义的诸多观点更符合“商誉”存在的本质要求,依此提出的“预期资产组”或成为商誉会计新框架和体系的突破口。
- 杨雄胜周晓宇
- 关键词:商誉会计经济学批判制度主义
- 以域观范式理解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兼论发展经济学范式变革被引量:2
- 2023年
- 西方发展经济学以新古典主义范式为核心理论内核,无法有效解释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进程。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经济理论的范式转换,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充分考虑所根植的价值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域观范式”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支柱,以刻画多元域态和发现域际机理为逻辑指向,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构建提供了学术范式基础,为理解中国经济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理论工具。
- 王燕梅
- 关键词:中国经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经济学
-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经济学范式的演进逻辑与发展态势被引量:1
- 2023年
- 每一次重大的人类经济活动变迁和技术革命都伴随着经济学的大发展,包括经济学范式发源地的转变、经济学理论范式与实证范式的大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标志着经济学的第一次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瓦尔拉斯等边际学派经济学家从劳动价值论转向效用价值论研究,标志着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和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大事件,5G技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发展带动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等生产组织形式革新,新一轮经济学大发展的现实条件已然具备。
- 田素华李筱妍
- 关键词:经济学范式效用价值论国民财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经济活动
- 经济学范式变迁与管理会计创新驱动被引量:1
- 2023年
- 经济学范式变迁是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创新要求相适应的。经济学范式变迁会传导至微观领域,并对管理会计产生影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责任以及社会经济目标,经济学范式需要新陈代谢,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实现包容、多元的经济发展,积极应对并适应不同的规则差异和现实环境,需要通过经济学范式变迁引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经济学范式变迁的情境特征重点表现在,传统流行的针对贫困国家的发展经济原理已经失效,指导低收入阶段的经济学发展理论已失去应用对象,改革开放初期推进的彼时行之有效的部分政策需要予以扬弃,等等。中国管理会计学将在继承传统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主动对接中国经济学的新特征或新范畴,并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范式。
- 冯巧根
- 关键词:经济学范式管理会计
- 儒家文化精髓的辨识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构建
- 2023年
- 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构建不能局限于对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更主要是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就需要为中国经济学范式构建坚实的社会和行为基础,其中的关键则在于辨识儒家文化的高次元精神和低次元具象。高次元精神是指具有高度自觉、自我改造和批判性反省特质的精神,但这种具有生命力的高次元精神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蜕变为低次元的社会具象;相应地,普罗大众往往会被这种社会具象所遮蔽而认识不到高次元精神,对文化传统持完全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剖析的三个典型例子显示,对待传统文化不能抱有历史虚无主义,不能以现在的认知和制度去苛责古人。西方社会的学术和理论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时代背景和西方人的文化心理,中国经济学人不应热拥西方主流经济学而极力否定中国经济学的独特性,应将现代经济学理论嵌入到儒家文化和行为机理之中,构建具有极强洞察力和生命力的中国经济学范式。
- 朱富强
- 关键词:儒家文化文化自信道统
-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经济学范式的演进逻辑与发展态势被引量:4
- 2022年
- 文章从经济学范式的演进逻辑出发,探讨经济学理论范式从市场到政府再到“市场-政府”的演进逻辑,梳理经济学实证范式从逻辑分析到数学推导再到计量经济学的演进逻辑,揭示世界经济重心与经济学范式发源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中国经济崛起,以及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分析了经济学范式的发展态势。文章认为,经济学迫切需要结合中国经济实践和成功经验来发展理论范式,更加重视研究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并要关注在市场和政府之外的力量,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经济学实证范式需要同步突破,包括强化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更加强调基于经济活动实验和仿真的分析方法,以及基于文理融合等跨学科分析方法,以此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
- 田素华李筱妍
- 关键词:有为政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 数字经济、经济学范式与政策选择被引量:2
- 2022年
- 数字经济完善了宏观经济的信息基础,也完善了微观经济的信息基础,提升了市场经济的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也重新界定了政府的政策选择,政府可以少管发达的市场经济,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数字经济看起来给计划经济提供了机会,但数字经济的数字具有很强的市场秩序特征,不可能有效地运用于计划经济秩序,也不可能让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
- 毛寿龙李颖
-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学范式
相关作者
- 朱富强

- 作品数:450被引量:1,15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学 现代主流经济学 经济人 主流经济学 马克思经济学
- 金碚

- 作品数:433被引量:8,000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国有企业 经济全球化 工业化 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
- 于金富

- 作品数:183被引量:497H指数:12
-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公有制
- 王璐

- 作品数:123被引量:22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马克思经济学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理论 新古典理论 货币经济
- 盖凯程

- 作品数:55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政治经济学分析 所有制 经济学 西方主流经济学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