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4篇“ 线粒体D-LOOP区“的相关文章
建水黄褐鸭线粒体D-loop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建水黄褐鸭系统发育、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方法]选取18只建水黄褐鸭、4只北京鸭、6只揭阳鸭和6只克里莫M18,利用PCR技术对其mtDNA D-loop序列进行扩增,结合NCBI部分野鸭和家鸭序列,利用MEGA、DNAsp、Arlequin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建水黄褐鸭与绿头鸭及斑嘴鸭2种野鸭亲缘关系更近;遗传分化指数和遗传距离均以建水黄褐鸭和北京鸭之间最大;建水黄褐鸭、北京鸭、揭阳鸭和克里莫M18这4个群体中建水黄褐鸭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低。[结论]建水黄褐鸭可能有绿头鸭和斑嘴鸭2个母系起源;建水黄褐鸭群体遗传多样性偏低,为今后更好地利用地方畜禽资源,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其遗传多样性。
李昕鹏展亚楠信爱国黄艳黄合特张雪伟孔小艳
关键词:D-LOOP遗传分化
北京油鸡线粒体D-loop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2023年
为了从母系遗传的角度探讨北京油鸡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测定了165只北京油鸡线粒体DNA(mtDNA)D-loop全序列,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结合NCBI下载的43个其他鸡种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北京油鸡mtDNA D-loop全序列长度1231~1232 bp,存在一处碱基缺失;共发现26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组成了13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27±0.00074,单倍型多样性为0.563±0.047,核苷酸平均差异数为5.258;北京油鸡13种单倍型可划分为A、B、C、E四个分支,其中C分支为优势分支,占检测个体的73.3%。结果表明,北京油鸡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呈中等水平,保种效果较好。
张冰张剑晏志勋常枨耿爱莲王海宏刘华贵王志鹏初芹
关键词:北京油鸡线粒体DNAD-LOOP区系统进化
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3年
【目的】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是以腐殖质、有机碎屑为饵料,兼食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的淡水经济鱼类,是浙江省自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之一。了解人工繁育对黄尾鲴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可为自然水域黄尾鲴的增殖放流策略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浙江长兴、八里店、双浦和湖南醴陵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通过序列分析研究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黄尾鲴线粒体D-loop序列长度为1038~1093 bp,碱基A+T含量(65.3%)显著高于C+G含量(34.7%),平均转换/颠换比值(TS/TV)为4.6。在128条黄尾鲴的D-loop序列中共检测到101个变异位点,包括97个简约信息位点;界定了19种单倍型,其中长兴、双浦、八里店和醴陵群体的单倍型数目分别为5、12、4和2;单倍型多样性(h)介于0.226~0.915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介于0.00640~0.01433之间。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不同养殖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3782~0.88756,遗传分化系数为0.78903(P<0.01),群体内变异占整个遗传变异的21.10%,其中长兴群体和八里店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双浦和醴陵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间。【结论】4个黄尾鲴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差异。黄尾鲴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的信息可为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黄尾鲴的资源保护。
刘士力陈大伟郑建波程顺蒋文枰迟美丽夏冯博李飞
基于线粒体D-loop和微卫星标记分析惠阳胡须鸡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
2023年
惠阳胡须鸡是广东省内的优质地方鸡种。为了准确评估惠阳胡须鸡的遗传多样性和保种效果,以线粒体DNA(mtDNA)D-loop和10个微卫星标记联合分析惠阳胡须鸡的遗传多样性。mtDNA的结果表明:在检测的片段中,共发现23个变异位点、13种单倍型,群体的单倍型多态性和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0.8150、0.0094。微卫星标记结果表明: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位点具有6个等位基因,群体的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234、0.5730、0.5120。结合群体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和遗传结构分析,惠阳胡须鸡群体中可能有4个母系来源。上述结果揭示,惠阳胡须鸡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开发和选育潜力。
莫国东林玲巨荣阳夏俊良彭淼曦李政黄坤宇洪鸿坚宁现张海树张细权
关键词:线粒体DNA微卫星标记
线粒体D-Loop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喉癌发病风险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D-环(D-Loop)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喉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实验标本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喉癌手术的患者71例及在该院体检中心行健康查体的人群15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的片段,并进行线粒体D-Loop测序。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SNPs与喉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与喉癌发病相关的SNPs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线粒体DNA(mtDNA)D-Loop的SNPs与喉癌的发病风险有关,73G、309C、315C及16319G基因型可能增加了喉癌的发病风险,而524C、556A、16288T、16291C及16311T基因型可能降低了喉癌的发病风险。结论线粒体D-LoopSNPs可作为预测因子,用于提高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早诊率,指导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
程洪坤赵瑞力李琳徐玉茹胡国斌兰利利
关键词:喉肿瘤
贵州半细毛羊线粒体D-loop母系遗传结构分析
2022年
贵州半细毛羊是贵州省培育出的绵羊品种,为贵州绵羊的育种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20只贵州半细毛羊的线粒体DNA D-loop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与分析,探究贵州半细毛羊母系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20只贵州半细毛羊个体的A、G、C、T平均含量分别为33.1%、14.4%、22.9%、29.7%,其中A+T为62.8%,G+C为37.3%,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20条序列中共发现多态位点84个,其中转换83个,颠换1个。通过构建遗传发育树发现贵州半细毛羊有两个母系起源。
张继吴雪刘若余
关键词:贵州半细毛羊母系
基于线粒体D-loop和Cyt b基因序列的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贵州毕节地四川裂腹鱼(Schizothorax kozlovi)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其选育和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PCR扩增、DNA测序获取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D-loop和Cyt b基因序列,采用相关软件分析序列变异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果】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D-loop和Cyt b基因序列分别检测到9、3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S),对应定义7和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765、0.842和0.00519、0.00826;中性检测和核苷酸错配分析显示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近期历史上可能未经历群体扩张事件。【结论】毕节地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四川裂腹鱼养殖群体选择压力主要受到负向选择的影响,当前的人工选择对其Cyt b基因进化的影响有限。
刘伟曾圣王雪詹会祥周路熊畔向燕
关键词:养殖群体
基于线粒体DNAD-loop长江上游中华金沙鳅与中华纹胸鮡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十分充沛,同时其生物多样性也十分丰富。近些年,梯级工程的建设将大江截流,破坏了河流的天然连续性,对生态环境以及生物资源多样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生活在长江中上游的小型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生境有着较高的依赖性,...
张泽林
关键词:线粒体DNAD-LOOP区遗传分化
基于线粒体D-loop分析安徽省5个翘嘴鳜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安徽省鳜鱼的遗传多样性,对安徽省内5个鳜鱼养殖群体共125个样本的线粒体D-loop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析。试验最终共获得125条长度为858 bp的D-loop序列,共检出260个变异位点,包括7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183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碱基平均含量为T(29.3%)、C(20.6%)、A(33.8%)和G(16.2%),具有明显的(A+T)碱基偏移。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Hd,mean=0.596,Pi,mean=0.0053),可能经历了瓶颈事件。此外,通过对群体遗传结构及邻接法系统发育树的分析发现,5个养殖群体未表现出明显地理聚集,不同群体间有少量个体混合。群体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部而非群体间。本研究可为鳜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谢启明柯瑞林刘帆苏时萍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
基于线粒体D-loop和Cyt b基因分析广西禾花鲤三个群体遗传结构被引量:11
2021年
研究基于线粒体D-loop和Cyt b基因部分序列,分析了广西全州、融水、环江三地禾花鲤(Cyprinus carpio)的遗传结构。在3个群体中共鉴定到19种D-loop与Cyt b序列的组合单倍型,总的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916±0.010和0.008±0.004,禾花鲤线粒体DNA具有单倍型多样性高和核苷酸多样性低的特点。环江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最低,但是核苷酸多样性却最高,反映了环江群体存在最明显的谱系混杂。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71.54%),禾花鲤三个群体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285;P<0.0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多数样本的线粒体单倍型属于华南鲤(C.carpio rubrefusus)类型,同时三地禾花鲤中均检测到一定频率的西鲤(C.carpio carpio)或远东鲤(C.carpio haematopterus)类型的线粒体单倍型,提示禾花鲤可能受到鲤养殖品种的杂交渐渗。研究初步揭示了广西禾花鲤的种质资源现状,为禾花鲤这一地方特色“稻鱼共作”品种的选育和苗种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程磊何苹萍韦嫔媛鲁翠云吴铁军彭金霞
关键词:禾花鲤线粒体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