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1篇“ 第一跖骨“的相关文章
大猩猩第一跖骨骨干截面形态的性别和侧别差异
2024年
目的关注大猩猩第一跖骨结构的性别差异和侧别差异.方法选取22例大猩猩作为研究对象,重建第一跖骨三维模型,选取骨干中部截面并计算截面几何形态参数(截面面积、骨密质面积、截面惯性矩、截面形状指数、极截面惯性矩、截面抵抗矩和极截面抵抗矩),进而对比上述参数在两性和侧别间的差异.结果大猩猩第一跖骨骨干截面形态在性别间差异显著,可能与雌、雄的个体尺寸和行走方式密切相关;跖骨干截面形态在侧别间无明显差异,提示右侧脚偏好行为产生的低负荷环境对跖骨干形态影响甚微.结论骨干截面几何形态分析可为灵长类动物乃至现代人群的性别和侧别差异程度拓展新的思路.
杜抱朴
关键词:第一跖骨性别差异对称性
拇外翻畸形截骨矫形后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的量化分析
2024年
背景:关于拇外翻畸形二维层面的第一跖骨骨性结构位移改变参数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而三维层面畸形指标量化分析可能对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目的:探讨拇外翻畸形截骨矫形术后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量化改变,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拇外翻畸形患者100例(足),均行截骨矫形术。于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学会拇趾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足部功能;术前、术后6个月拍摄负重位足部正侧位X射线片及模拟负重位CT片,量化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疗效患者手术前后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包括第1-2跖骨间角、拇外翻角、远端关节面固角、胫侧籽骨位置及第一跖骨旋转α角,分析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手术前后差值对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与结论:①术后6个月美国足踝矫形学会评分为75-98分,平均(88.25±4.14)分,其中优56例,良28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为84%(84/100);②相较于术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拇外翻畸形患者术后6个月第1-2跖骨间角、拇外翻角、远端关节面固角、胫侧籽骨位置及第一跖骨旋转α角均明显改善(P<0.05);疗效良好患者术后6个月第1-2跖骨间角、拇外翻角、远端关节面固角、胫侧籽骨位置及第一跖骨旋转α角均低于疗效不良患者,且手术前后差值大于疗效不良患者(P<0.05);③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手术前后差值评估曲线下面积值均在0.7以上,且各指标联合评估曲线下面积值最大,为0.902,明显大于第一跖骨旋转α角及远端关节面固角(P<0.05);④提示拇外翻畸形患者第一跖骨三维层面畸形指标的内在关系与术后疗效有关,对提升术前评估的准确全面性、改进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赵晓亮孙梅兰闫天元张世喆牛国昌关玉龙李华
关键词:截骨矫形术拇外翻畸形
利用负重CT评估第一跖骨旋前对跖趾关节匹配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利用负重CT探讨第一跖骨旋前对[母]外翻中第一跖趾关节匹配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6例(63足)患者的负重CT数据。纳入患者均经负重X线片评估为第一跖趾关节匹配。按有无[母]外翻畸形分为[母]外翻组32例(39足)和对照组14例(24足)。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远端关节面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surface angle,DMAA)以及第1跖骨旋转角(the first metatarsal rotation angle,α角)。利用负重CT的CubeVue软件自带的旋转功能对所有患者的第一跖骨冠状面旋前进行纠正,纠正后再次测量关节匹配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α角预测假性匹配的效能并计算界值。结果共收集第一跖趾关节匹配的[母]外翻组32例患者(39足),其中女30例,男2例,平均年龄(47.8±2.3)岁;对照组14例患者(24足),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0.8±3.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α角、IMA、HVA及DMA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负重CT纠正第一跖骨冠状面旋前后,[母]外翻组有21足仍表现为匹配关节,18足表现为不匹配关节,与纠正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3足仍表现为匹配关节,有1足表现为不匹配关节,与纠正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α角预测假性匹配的截断值为21.5°(灵敏度77.2%,特异度85.4%),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结论第一跖骨旋前会影响第一跖趾关节匹配度的判断。当X线片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匹配、但α角大于21.5°时,有可能是假性匹配。因此在恢复关节匹配度时,应注意第一跖骨旋前的纠正。
王超王智张明珠
一种第一跖骨截骨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第一跖骨截骨板,包括截骨板主体,截骨板主体上设有楔形块,第一跖骨的截骨处设有与楔形块适配的锁定槽,楔形块伸入锁定槽中,以对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的夹度进行纠正。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跖骨截骨板可以从传统型的...
朱海阔张秀锋
应用于第一跖骨的截骨锁定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应用于第一跖骨的截骨锁定板,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块;连接板和固定块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固定块上一体设置有固定翼,固定翼的轮廓突出于固定块的轮廓。将连接板与固定块连接之后,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于...
徐人杰张敬宇陈广祥张向鑫虞宵赛吉拉夫杨惠林
Chevron截骨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重度踇外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重度踇外翻应用Chevron截骨术配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采用Chevron截骨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治疗重度踇外翻患者18例21足.对患者的踇外翻角(HVA),近侧关节固定角(DMA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比较.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8例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7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1.81±15.92)个月.AOFAS评分手术前为(48.71±14.30)分,手术后为(85.57±14.55)分;IMA由手术前(18.88±2.26)°矫正至IMA(9.45±2.94)°;HVA由手术前(46.34±4.83)°矫正至(16.12±10.01)°;DMAA由手术前(26.48±12.83)°矫正至(9.38±7.95)°;疗效评价为优11足,良7足,可1足,差2足,优良率为85.71%.结论Chevron截骨术联合第一跖骨基底开放截骨术对重度踇外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林建辉郑明赵梁蔡超宋卫王延嗣
关键词:CHEVRON
第一跖骨远端Scarf截骨背侧矫形板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第一跖骨远端Scarf截骨背侧矫形板,过渡段将第二截骨板与第一截骨板连接,在截骨面中心打入克氏针零时固定,利用两颗松质骨螺钉将第一截骨板固定在第一跖骨头上,将跖骨头和第一截骨板绕克氏针...
陈伟谢海琼王森
文献传递
第一跖骨远端Scarf截骨背侧矫形板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第一跖骨远端Scarf截骨背侧矫形板,过渡段将第二截骨板与第一截骨板连接,在截骨面中心打入克氏针零时固定,利用两颗松质骨螺钉将第一截骨板固定在第一跖骨头上,将跖骨头和第一截骨板绕克...
陈伟谢海琼王森
第一跖骨相对短缩长度与拇外翻术后跖骨痛的相关性研究
拇外翻是最常见的前足畸形之一,临床表现为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可伴有前足内侧肿胀疼痛及行走功能受限等症状。目前手术是解决拇外翻的唯一方法,但是术后疗效并非都尽如人意。拇外翻术后跖骨痛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跖骨疼痛...
朱涵杰
关键词:拇外翻X线测量
第一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一跖骨截骨植骨术治疗踇外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第1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1跖骨截骨植骨术治疗踇外翻后足部生物力学变化,为研究踇外翻矫正术后足部形态以及生理功能变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2013年1月收治的1例65岁女性重度踇外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右足部CT数据,采用Mimics10.01、Geomagic Studio、ANSYS12.0软件建立踇外翻以及第1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1跖骨截骨植骨术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12.0软件进行非线性静态应力分析,观察手术前后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及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前足底和第1~5跖骨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患者术前HVA及IMA分别为56.3°、16.3°,术后分别为9.2°、9.8°。von Mises应力分布:术前踇外翻足前足底应力以第4跖骨头区最大,第1跖骨头区最小;前足底内侧应力明显小于外侧,前足压力中心位于外侧;术后前足底应力则以第1跖骨头区最大,第5跖骨头区最小,前足底外侧应力小于内侧,前足压力中心位于内侧。术前第5跖骨应力最大,第1跖骨应力最小;术后第1跖骨应力最大,第4跖骨应力最小。结论第1跖趾关节Swanson假体置换术联合第1跖骨截骨植骨术可以有效矫正踇外翻畸形,使HVA、IMA以及足底压力分布接近正常,但术后第1~5跖骨应力会增高,可能导致相关并发症。
郑文源陆芸
关键词:踇外翻三维有限元分析

相关作者

陈良
作品数:92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踇外翻 第一跖骨 骨折
陈巧杰
作品数:60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疗效分析 踇外翻 截骨 第一跖骨
张建中
作品数:146被引量:229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研究主题:拇外翻 截骨治疗 外翻 (足母)外翻 截骨术
俞光荣
作品数:745被引量:6,550H指数:4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跟骨 生物力学
王旭
作品数:242被引量:94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拇外翻 踝关节 生物力学 外翻 足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