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30篇“ 穴位敷贴治疗“的相关文章
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穴位敷贴治疗对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7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穴位敷贴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基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鼻症状总分(TNSS),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S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RQLQ中除情感维度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RQLQ中的实际问题、鼻部症状及眼部症状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QLQ中除眼部症状和鼻部症状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基础治疗AR的效果优于单纯基础治疗,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吴超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应用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R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情况,关节功能分级,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浆红细胞沉降率(ESR)及健康状况评定量表(HAQ)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较对照组的76.67%(23/30)(P<0.05)。治疗后,2组晨僵持续时间均缩短(P<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个数均减少,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RF、CRP水平,血浆ESR及HAQ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功能Ⅳ级比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关节功能Ⅰ级比例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患者应用穴位敷贴治疗,可减轻机体免疫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恢复关节功能,效果显著。
胡伟
关键词: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穴位敷贴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穴位敷贴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患儿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90例2019年9月—2022年9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儿予以西药治疗,B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甘露消毒饮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予以穴位敷贴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2周并随访3个月。对3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A组、B组和C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均更高;相较于治疗前,3组患儿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淀粉样蛋白A(amyloid A,SAA)、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均降低,且C组治疗前,3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均升高,且C组>B组>A组;相较于A组,B组和C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比较,B组和C组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甘露消毒饮治疗或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且两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率相当,但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对于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并可提升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张丽丽杨冬仙刘晓霞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穴位敷贴甘露消毒饮中医证候积分
穴位敷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文深入研究和探讨实施穴位敷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6...
司子杰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穴位敷贴
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敷贴治疗老年便秘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敷贴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36例老年便秘患者分为两组内均含有18例老年患者的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3年2月至2023年9月;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前组接受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敷贴治疗,后组接受新复方芦荟胶,对比两组不同。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便秘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满意度、治疗效果等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采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敷贴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确切。
杨雅敬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穴位敷贴便秘
针刀疗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8月收治的7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采用针刀疗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针刀疗法联合穴位敷贴的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活动度、疼痛评分、Barthel指数(BI)、疼痛介质水平、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量表(JOA)、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BI、JO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可有效缓解LDH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降低疼痛介质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曾强彬谢永渊王晓书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疗法穴位敷贴腰椎功能
傍针刺法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
2024年
评估傍刺法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 选取55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傍针针刺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则接受传统针刺治疗。采用了VAS评分、CMS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在VAS评分、CMS评分和ADL评分等指标评估下治疗组和对照组都表现出显著的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傍针针刺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管烨杨海东王金平李庭高峥嵘
关键词:肩周炎穴位敷贴疗效观察
中和医派腕踝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究在中和医派指导下应用腕踝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0月赣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32例)和中医组(48例),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组采用腕踝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西医组比较,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中医组积分低于西医组(P<0.05);2组患者血清SP、PGE_(2)水平下降,β-EP水平上升,且中医组变化幅度均大于西医组(P<0.05);2组子宫动脉血流PI、RI较治疗前下降,且中医组下降幅度较西医组大(P<0.05)。结论中和医派指导下腕踝针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血清炎性疼痛介质水平,改善子宫微循环,临床疗效显著。
刘芳陈娟娟黄晓玲陈小波
关键词:带下病慢性盆腔炎腕踝针穴位敷贴
独活寄生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医院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穴位敷贴治疗)和研究组(给予独活寄生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各50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指标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JOA、ODI及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β-CTx、骨钙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6、TNF-a、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患者的β-CTX、OST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与穴位敷贴联合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以及其他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效果较单纯使用穴位敷贴治疗更好。
杨舒宏王家盛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穴位敷贴腰椎间盘突出症骨代谢
小儿湿咳方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湿性咳嗽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小儿湿咳方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湿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用小儿湿咳方治疗,研究组加用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IL-6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湿咳方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湿性咳嗽疗效较好。
曲晓彬
关键词:穴位敷贴对照治疗观察

相关作者

朱莹
作品数:103被引量:511H指数:1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溃疡性结肠炎 溃结宁 中医药疗法 穴位敷贴 脾肾阳虚型
梁繁荣
作品数:919被引量:4,392H指数:29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研究主题:针灸 针灸治疗 针刺 针灸疗法 针刺治疗
赵娜
作品数:57被引量:27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艾条 失眠 失眠大鼠 穴位敷贴治疗 穴位敷贴
王富春
作品数:482被引量:2,288H指数:24
供职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灸 穴位贴敷 针刺 针灸治疗 穴位贴敷治疗
张洁
作品数:29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心绞痛 穴位敷贴治疗 穴位敷贴 穴位敷贴疗法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