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88 篇“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的相关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 中Ninj1、IL-1β及PGP-9.5的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 中神经 损伤诱导蛋白 1(Ninj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蛋白 基因产物9.5(PGP-9.5)的表达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行妇科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EMT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 40例为A组,并获取其中20例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组织 为B组,收集同期2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 作为C组。根据有无痛经将A组分为痛经亚组与非痛经亚组,每组20例。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方法检测A、B、C组内膜组织 中Ninj1、IL-1β及PGP-9.5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组与C组患者外周血中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患者外周血中IL-1β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t=-4.184,P<0.05);与C组相比,A、B组内膜组织 中3种蛋白 阳性表达构成比均明显升高(χ^(2)=4.286~19.394,P<0.05),与B组相比,A组内膜组织 中3种蛋白 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升高(χ^(2)=4.149~5.272,P<0.05)。痛经亚组内膜组织 中Ninj1与PGP-9.5蛋白 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非痛经亚组(χ^(2)=8.533、11.905,P<0.05)。A组内膜组织 中Njnj1与PGP-9.5、IL-1β的表达呈正相关(r=0.733、0.628,P<0.05)。结论Ninj1、IL-1β及PGP-9.5在异位内膜组织 中阳性表达比例较高,可能参与EMT的发生与发展;痛经亚组内膜组织 中Ninj1与PGP-9.5蛋白 的阳性表达构成比高于非痛经亚组,可能与EMT疼痛发生机制密切相关。 赵丽 李玉英 王蕾 焦今文 孙琦 黄美莎 袁芳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白细胞介素1Β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结膜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和基因突变特征 2024年 目的分析结膜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断为结膜淋巴上皮癌且接受肿瘤切除手术的3例患者资料和4份石蜡标本(其中1例患者先后行2次手术),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上皮抗原和淋巴细胞性抗原,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pstein-Barr病毒(EBV)编码的RNA(EBER),应用二代测序方法对2例患者的3份标本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均大于65岁,病程3~44个月。均为单眼发病,肿瘤位于球结膜或角结膜缘,呈红色,肿瘤最大径4~20 mm。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位于眼球前方,眶骨、眼外肌、视神经 和副鼻窦未受累。所有患者均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病理表现为未分化癌巢伴有显著的反应性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呈广谱细胞角蛋白 、上皮膜抗原、肿瘤蛋白 40和肿瘤蛋白 63阳性,细胞增殖抗原Ki67增殖指数大于80%;淋巴细胞分化簇20阳性、CD3阳性、CD8阳性;原位杂交显示例1患者的2份标本部分瘤细胞表达EBER。二代测序显示3份标本发生体细胞突变的基因个数分别为58、50和36个,突变基因参与的信号通路富集于黑色素瘤信号通路、缺口蛋白 1信号通路和大鼠肉瘤同源物家族Q三磷酸鸟苷酶循环;生化过程富集于氨基酸饥饿后反应,程序性坏死,调控脂类 合成、钠离子转运和染色体分离等;3份标本均发生突变的基因是癫痫阈值2(SZT2),并且SZT2参与氨基酸饥饿后反应。1例行部分切除手术后40个月行第2次完整切除手术,另外2例行完整切除手术;3例均未行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2例未复发,1例失访。结论结膜淋巴上皮癌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部分病例与EBV感染有关,结膜淋巴上皮癌存在SZT2等基因突变。 王玉川 李军 郭雅图 李静 林锦镛关键词:结膜肿瘤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突变 神经 损伤标志物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动态变化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神经 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表达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患儿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儿童结核科收治的72例TBM患儿作为TBM组。搜集同期住院,诊断为肺结核同时排除TBM的患儿20例作为肺结核组。TBM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完全康复组(47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TBM组入院48 h内及治疗后(1、2、3周)和肺结核组入院48 h内的血清和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TBM患儿入院时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预测其不良预后的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入院时血清及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TBM组分别为15.12(3.22,26.90)μg/L、1.11(0.40,3.20)μg/L、15.34(3.44,45.82)μg/L和37.90(6.50,142.70)μg/L、2.31(1.02,10.20)μg/L、65.31(10.87,252.60)μg/L,均明显高于肺结核组[分别为7.03(2.48,13.23)μg/L、0.25(0.12,0.36)μg/L、10.38(2.41,19.00)μg/L和7.56(2.12,12.79)μg/L、0.35(0.05,0.51)μg/L、7.86(2.41,13.8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水平:Z值分别为-5.064、-6.817、-2.693,P值分别为0.000、0.000、0.007;脑脊液水平:Z值分别为-6.465、-6.816、-6.778,P值均为0.000);预后不良组脑脊液NSE、S100B、GFAP水平分别为60.16(24.90,142.70)μg/L、2.59(1.32,10.20)μg/L、118.74(58.83,252.60)μg/L,明显高于完全康复组[分别为29.37(6.50,68.82)μg/L、1.97(1.02,6.10)μg/L、45.39(10.87,84.9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855、-3.212、-6.334,P值分别为0.000、0.001、0.000)。治疗后1、2、3周,预后不良 石家云 王曼知 周海依 张小佛 危松青关键词:儿童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Hcy、MCP-1、VE-cadherin和NGB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血管内皮钙粘素(VE-cadherin)和脑红蛋白 (NGB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ACI患者128例作为ACI组,并进一步分为轻度组(48例)、中度组(34例)和重度组(4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Hcy、MCP-1、VE-cadherin、NGB水平变化,并分析Hcy、MCP-1、VE-cadherin与NGB的相关性。结果ACI组Hcy、MCP-1、VE-cadherin、NG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cy、MCP-1、VE-cadherin、NG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MCP-1、VE-cadherin水平与NGB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Hcy、MCP-1、VE-cadherin和NGB水平变化有助于ACI的筛查诊断,且降低Hcy水平可能是预防其发生的一个措施。 冯雪梅关键词:高半胱氨酸 钙黏着糖蛋白类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帕利哌酮缓释片抑制miRNA-17-5p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通过调控miRNA-17-5p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入住本院并确定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经本院检查的健康受试者8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BMI值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时、接受药物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通过数据库预测miRNA-17-5p调控的下游靶基因;qRT-PCR法检测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miRNA-17-5p以及下游靶基因NPAS3表达的影响。结果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3个月后,病例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数据库预测miRNA-17-5p调控的靶基因有184个,其中NPAS3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qRT-PCR结果显示:病例组治疗前的miRNA-17-5p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3个月后miRNA-17-5p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5)。病例组治疗前的NPAS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3个月后NPAS3的表达明显升高(P <0. 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可能通过抑制miRNA-17-5p、上调NPAS3表达治疗精神分裂症。 俞悦 孙晓花 姚苗苗 李万文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微RNAS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启动区高甲基化抑制LRRN3表达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神经 元3(LRRN3)在非小细胞肺癌增殖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织 化学和生物信息检索检测LRRN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差异;利用慢病毒过表达技术,建立稳定过表达LRRN3的肺癌细胞系A549-LRRN3;MTT实验检测LRRN3对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检索LRRN3启动区甲基化的改变,且通过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处理肺癌细胞,检测甲基化对LRRN3表达调控的影响;最后生物信息学检索分析LRRN3与肺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q PCR检测发现LRRN3在非小细胞肺癌(12例)临床组织 标本中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 (12例)(P=0. 001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RRN3在非小细胞肺腺癌中的蛋白 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 (P=0. 001),同时在非小细胞肺鳞癌中的表达也低于正常组织 (P=0. 003);过表达LRRN3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P <0. 01);并且LRRN3的启动子区存在高甲基化修饰抑制其转录表达,LRRN3表达与肺腺癌的生存预后正相关(P=5. 2e-09;HR=0. 48)。结论 LRRN3的启动区高甲基化抑制LRRN3转录表达,进而促进肺癌细胞的增殖。 张志杰 彭俊琴 郭伟 刘眉君 刘婷 谷依学 贺智敏关键词: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甲基化 计算生物学 左旋多巴活化NMDAR1/ERK1/2信号对单眼剥夺弱视大鼠视皮质神经 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活化NMDA受体1(NMDAR1)/ERK1/2(丝裂原活化蛋白 激酶)信号对单眼剥夺弱视大鼠视皮质神经 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实验研究。54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弱视模型(MD)组、低剂量左旋多巴治疗组、高剂量左旋多巴治疗(H-左旋多巴+MD)组、高剂量左旋多巴+MK801组、高剂量左旋多巴+PD98059组、MK801组、PD98059组、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组,每组6只。通过右眼缝合制备弱视大鼠模型,左旋多巴灌胃治疗,MK801、PD98059通过侧脑室注射,免疫印迹法检测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1)、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 激酶(p-ERK1/2)、丝裂原活化蛋白 激酶(ERK1/2)、神经 生长因子(NGF)、即刻早期基因c-FOS的表达,Nissl染色检测神经 元细胞形态学变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 元细胞凋亡,免疫组织 化学法检测神经 元细胞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 酶-3(caspase-3)、NGF和c-FOS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或双因素方差分析联合LSD-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神经 元尼氏小体完整,形态清晰;MD组视皮质区神经 元尼氏小体体积缩小,神经 元丢失和核固缩。与对照组相比,MD组神经 细胞凋亡显著增多(23.09±2.00、2.20±0.35,t=12.120,P=0.000),Caspase-3阳性细胞增多(22.70±1.50、3.30±0.54,t=12.120,P=0.000),NGF(0.31±0.04、0.74±0.09,t=7.674,P=0.000)和c-FOS(0.25±0.03、0.57±0.07,t=5.919,P=0.000)表达降低,NGF(8.30±0.82、35.18±2.01,t=12.370,P=0.0000)和c-FOS(10.84±1.02、35.68±2.55,t=9.056,P=0.0001)阳性细胞数减少,视皮质区NR1(0.40±0.05、0.55±0.07,t=4.533,P=0.001)、p-ERK1/2(0.68±0.17、0.88±0.11,t=0.920,P=0.142)的表达降低;左旋多巴治疗后,神经 细胞形态恢复正常,尼氏小体染色清晰;有效缓解神经 细胞凋� 孙晓楠 王海林 乔光 陶军 刘驰 郝旭红关键词:弱视 视皮质 左旋多巴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MAP激酶信号系统 孕鼠补充牛磺酸促进生长受限胎鼠神经 元与神经 干细胞增殖的最佳时机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孕鼠补充牛磺酸促进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胎鼠神经 元及神经 干细胞增殖的最佳时机。方法25只Sprague-Dawley孕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B~E组均为FGR组采用全程低蛋白 饮食法建立FGR胎鼠模型,且C~E组分别于妊娠第9、11、15天补充牛磺酸300 mg/(kg&#183;d)。孕鼠自然分娩后,称量新生鼠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新生鼠平均出生体重2个标准差,判定为FGR。每组5窝新生鼠,每窝随机抽取2只,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方法检测新生鼠脑组织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脂肪酸结合蛋白 7(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7,FABP7)阳性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 A、B、C、D、E组新生鼠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6.61±0.45)、(4.65±0.23)、(5.37±0.17)、(5.74±0.21)和(5.00±0.24) g,B组低于A组(t=2.447),D和E组均高于B组(t值分别为2.306和2.306),D组高于C和E组(t值分别为2.306和2.3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新生鼠脑组织 PCNA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内;A、B、C、D、E组每高倍镜视野(&#215;400)PCNA阳性细胞个数分别为(31.03±5.38)、(46.49±4.38)、(59.65±5.37)、(67.76±5.84)和(53.53±6.94)个,B组多于A组(t=2.110),C、D和E组PCNA均多于B组(t值分别为2.110、2.110和2.131),D组多于C和E组(t值分别为2.101和2.1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新生鼠脑组织 FABP7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中,A、B、C、D、E组的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451733.1±141452.3、207232.2±60525.2、333766.6±68412.1、380647.4±131145.9、278967.1±127630.7,B组低于A组(t=3.165,P=0.000),C、D、E组均高于B组(t值分别为5.272,7.132和2.950,P值均<0.05),D组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 赵丽芳 李芳 刘敬 王华伟关键词:胎儿生长迟缓 牛磺酸 神经元 神经干细胞 细胞增殖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缺氧缺糖一复糖复氧皮质神经 元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与Robo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缺氧缺糖-复糖复氧皮质神经 元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影响及其与Robo受体的关系。方法出生24h内的SD大鼠,体外培养其皮质神经 元并接种于6孔板(2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4):对照组(C组)、缺氧缺糖-复糖复氧组(OGD/R组)、依托咪酯后处理组(E组)和依托咪酯后处理+Robo受体阻断剂组(ER组)。采用缺氧缺糖90min,复氧复糖24h的方法制备神经 元缺氧缺糖-复糖复氧损伤模型。E组和ER组复氧复糖即刻于培养基中加入依托咪酯,终浓度6μmol/L;ER组缺氧缺糖前6h时于培养基中加入Robo阻断剂RoboN,终浓度为1μg/ml。采用Hoechst/PI双染色法测定神经 元凋亡情况,采用MTT法测定神经 元存活情况,采用比色法测定LDH漏出情况;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E组和ER组神经 元凋亡率、LDH漏出率和mPTP开放程度升高,神经 元存活率降低(P〈0.05);与OGD/R组比较,E组神经 元凋亡率、LDH漏出率和mPTP开放程度降低,神经 元存活率升高,ER组神经 元凋亡率和LDH漏出率降低,神经 元存活率升高(P〈0.05);与E组比较,ER组神经 元凋亡率、LDH漏出率和mPTP开放程度升高,神经 元存活率降低(P〈0.05)。结论依托咪酯后处理通过激活Robo受体,抑制mPTP的开放,减轻大鼠皮质神经 元缺氧缺糖-复糖复氧损伤。 李睿 张立民 罗星燎 孙文波关键词:依托咪酯 细胞低氧 神经元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美满霉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损伤及海马BDNF、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美满霉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脑源性神经 营养因子(BDNF)、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美满霉素对AD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立AD大鼠模型。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 m L/(kg·d),治疗组腹腔注射美满霉素50 mg/(kg·d),均持续14 d。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变化,蛋白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海马BDNF、Bcl-2和Bax蛋白 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 元凋亡率。结果美满霉素可以明显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上调AD大鼠海马BDNF、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减少海马神经 元凋亡。结论美满美素可以通过促进神经 元的生长、抑制神经 元的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孙缦利 邓海峰 李明华 刘国良 常全忠关键词:四环素类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美满霉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相关作者
廖卫平 作品数:276 被引量:977 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癫痫 SCN1A 钠通道 拉莫三嗪 脑电图 刘晓蓉 作品数:113 被引量:339 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癫痫 模型鼠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 MDX鼠 肌营养不良症 陈俐 作品数:12 被引量:126 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癫痫 钠通道 神经组织蛋白质类 抗癫痫 肌阵挛性 王柠 作品数:396 被引量:815 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性肌萎缩症 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突变 突变 基因 吴志英 作品数:131 被引量:473 H指数:1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肝豆状核变性 基因诊断 基因突变 脊髓性肌萎缩症 外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