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篇“ 神歌“的相关文章
中日古代恋之比较研究——以《越人》与《八千矛》为例
2024年
文章立足于中日比较文学视域,聚焦《越人》与《古事记》中的《八千矛》,通过内在风景的人物形象、外在风景的自然意象两大方面的比较分析,并将恋置于历史语境,发掘了恋折射出的思想内涵。切入文本分析发现,两首恋作为中日古代恋爱谣,在人物身份设计、爱意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较高相似度。同时,两首恋又有各自鲜明特点。从不同的人物性格心理以及情节安排设计等方面中可窥见两国不同的婚恋思想以及政治背景差异。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Japa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wo ancient songs Yuè-rén-gē and Kojiki’sWaka of Yachihoko-no-kami. Through comparativel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image of internal scenery and the natural image of external scenery and incorporating the love song in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reflected by the love songs is explored.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reveals that the two love songs, as ancient love songs in China and Japan, have a high degree of similarity in terms of character identity design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love.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love songs on their features. From different character psychology and plot arrangements, distinguishing marriage notions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s of the two countries are detected.
顾碧君陆烨鹏
关键词:《越人歌》恋歌比较文学
沉浸式诗剧《念》与数字化战略
本文深入探讨沉浸式诗剧《念》在策划与创作过程中,如何将满族曲艺文化传承与现代数字化艺术理念紧密结合。该剧创新地运用全息投影、交互技术、智能穿戴设备及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为观众带来前沉浸式观剧体验,有效提升观众的参与度...
敖欢
关键词:文化传承与创新
从满族到关东民——宁古塔“庄稼梆子”的起源与发展
2024年
宁古塔“庄稼梆子”作为宁古塔地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满族文化与汉族移民文化融合的土壤,在当地农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庄稼梆子”逐渐发展并融汇了满族萨满与汉族多种民间音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其他东北民间音乐相比,“庄稼梆子”展现出更大的自由度。“庄稼梆子”不拘泥于固定的词或表达形式,演唱者可以根据情境即兴增添或删减词,表现出高度的生活化、灵活性和随意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庄稼梆子”在曲调和词上不断创新,突破了时空环境、宗教信仰、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都能参与其中,并与关东地区其他的音乐形式形成相互渗透。
轩琦
关键词:宁古塔民间音乐
土家族梯玛的艺术特征及文化阐释
2023年
梯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地记录了土家族的发展历史、生活百态,是集诗、、乐、舞、戏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梯玛在其极富戏剧性的唱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以古朴的古特色、独特的演唱形式和综合的表演形式完美地体现了土家族的民族信仰、道德思维、文化心理。文章将从梯玛的文化语境出发,探索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揭开这朵土家族艺术之花的秘面纱。
王育霖
关键词:土家族音乐文化
裕固族萨满之韵律特点及来源蠡测被引量:2
2022年
押头韵是古代回鹘诗作品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裕固族萨满的主要押韵形式裕固族早先信仰萨满教,后改信摩尼教、佛教等,当今主要信奉藏传佛教1910年至1911年,俄国的马洛夫两度深入裕固族考察,收录了篇幅长短不一的15首萨满这些绝大部分以押头韵为主,少数押尾韵,也有些兼押头韵和尾韵除萨满外,押头韵这种韵律形式也出现于裕固族早期民中,其乃继承古回鹘文化传统而来。古代回鹘文诗全部押头韵,这不仅体现在诗作品中,甚至回鹘佛经译本、尾跋之类通常需用散文表述的内容,在回鹘文中也常常以韵文来表述。这一文学传统对阿尔泰语系的诸多民族都产生了影响。
杨富学叶凯歌
关键词:裕固族萨满教神歌
日本冲绳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被引量:2
2022年
在琉球王国解体后,随着女组织的破坏和动荡的社会情势变化,冲绳的一度处于断绝的边缘。同时,山内盛彬等学者记录和研究,使得去语境化的同时,也留下了再语境化的种子。在现代冲绳,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代表的保存会成员们在日常练习及展演活动中积极地与历史语境中的演唱行为进行对话,根据表演情境的需求对的表演方式做出创造性编排,关注自己内心对的感受,并与学术界、政界、教育界等多方不断地合作和交涉中共同完成了的再语境化。
施尧
关键词:神歌仪式音乐
梯玛的内涵、表现形态及传承保护
2022年
梯玛作为一种源于古老原始宗教的文化现象,它的积淀就像一部多彩的民族史诗。梯玛是“梯玛”仪式中一种用土家语演唱的古,格局宏大、篇幅浩繁,是集诗、、乐、舞为一体的吟唱式史诗。演唱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繁衍、民族迁徙、天文地理、生产劳动及宗教信仰等,它以土家族民间祭祀为载体,以土家语为传播路径,世代心口相传。
王育霖
关键词:土家族
民间口头叙事不止是文学——从猛将宝卷、猛将谈起被引量:5
2021年
大约在世纪之交,研究者纷纷用"民间口头叙事"的概念来替代传统的"民间文学",伴随着这一变化,研究者的重点也逐渐从文本分析转向语境和讲述者。事实上,文本分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对"语境"的认识远远没有被认同于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对江南地区的宝卷、及渔等民间口头叙事文本的分析,应以江南水乡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并在历时性的考察中重新认识民间口头叙事在江南水上人上岸过程中的意义。
赵世瑜
关键词:宝卷神歌
从香火戏到赞——近代太湖渔民仪式文艺的嬗变被引量:5
2021年
香火戏普遍流行于洪泽湖、微山湖两地渔民的日常生活中。清代后期江南地区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人口锐减,加上北方黄河泛滥,水灾连年,大量苏北渔民沿大运河迁入太湖流域,带来了香火戏。古代吴地巫风盛行,在太湖流域形成了较多的仪式剧与劝善类讲唱,它们广受江南土著的青睐。南北渔民的混居,使得江南地区的取代了北方香火戏的"唐六本",形成了近代太湖渔民独特的香火戏变种——赞。对太湖渔民的赞源流、曲艺变迁、仪式文本等进行多角度解析,是进一步研究太湖流域渔民文艺的重要途径,借此可一窥南北水上居民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裘兆远
关键词:太湖流域渔民
梯玛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2021年
梯玛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地记录了土家族的发展历史、生活百态,完美地体现了土家族的思维习惯、文化心理,在其独特的唱法和极富艺术张力的词中暗藏着丰富的内蕴,所有这些对研究土家族文化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将借助人类学的方法,探析梯玛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象等,概括梯玛所蕴含的审美人类学意义:真实呈现土家人善良、勤劳、勇敢、团结的性格;生动再现土家族祭祀、欢庆的节日习俗;完美保留土家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信仰。
康峥谢艳群陈东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性格习俗信仰

相关作者

刘宇统
作品数:54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
研究主题:音乐自然观 音乐 民歌 口述史 僰人
刘燕
作品数:36被引量:64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
研究主题: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学生 古筝 神歌 多元文化
杨海宾
作品数:14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市职业大学
研究主题:传承 演唱 神歌 高职院校 工业化社会
陈海宏
作品数:28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怒族 文化内涵 生态伦理 文化意蕴 生态伦理意蕴
赵世瑜
作品数:151被引量:1,907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研究主题:明清 历史人类学 区域社会史 社会史 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