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61篇“ 礼节“的相关文章
老辈名家待客的礼节
2024年
2002年11月12日晚,两位年轻记者去著名演员黄宗英家取稿件。当时的黄宗英已经是77岁高龄的老人了,而且患有脑梗死,行动不便。聊天结束后,两位记者起身告辞,他们后来回忆道:“将近晚上十一时,我们才告辞出来,黄宗英阿姨坚持要从椅子上起身送我们,因为患有脑梗死,她走路有些困难。但她像那个时代所有有骨气、有风度的艺术家一样,热情而又执着地把我们送到门口。”
唐宝民
关键词:礼节脑梗死
礼节情与以道化情——先秦儒道“情”论之比较
2024年
“情”是中国哲学中人性论和性情论的重要范畴。“情”在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地位。儒家“重情”,将亲情视作人伦道德秩序建构的基点,强调对“四端”道德情感的培育;儒家教化本质上是一种性情教,以诗教来兴发感动人心,使人得性情之正;儒家因人情而制礼,以礼乐来缘饰和节制人的情感,使之达于质文相济的中和之境。道家认为心性修养应以恬淡寡欲为上德,主张以道化情,超脱情执,复返自然,故表现出“无情”或“寡情”的倾向。儒道两家之情论殊途同归,都崇尚真诚,反对虚伪;主张情理融合,达到中和境界;提倡人格修养以能超越一己之私情、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为理想境界。
常丽娜
关键词:儒家道家
信誉与礼节:青年志愿服务的同情理论逻辑与治理路径
2024年
青年志愿者从事着多元、复杂、冲突的情感工作,同情水平是克服工作倦怠、保持志愿服务热情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同情理论分析青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在情感维度上陷入的困境,探索两者内隐的规则和逻辑。同情是志愿服务的基础情感,志愿服务是有“组织”的同情行为,也是“同情信誉”的实践,志愿服务遵循同情“忠实、有限、开放、互惠”的基本礼节。青年志愿服务的情感治理可以在微观层面唤醒志愿者的同情之心,消解志愿者的负面情绪;在中观层面储存志愿者的正向经历,优化志愿队伍的结构;在宏观层面制定志愿服务的“礼节”清单,加强社会互惠激励,给予青年志愿者足够的情感支持。
贾飞祥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
秦法“真-夏”身分秩序与臣邦统属关系——兼析刘敬“和亲”策略中的“风谕以礼节
2024年
三代以来,华夏形成了以婚姻方式缔结与异姓国家政治统属关系的传统。身居西戎的秦人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并在经营巴蜀等臣邦的过程中采取了类似做法,通过塑造“真”与“夏”的身分秩序实现化夷为秦的目标。后来,刘敬也基于此种观念提出和亲匈奴。他十分清楚汉匈在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格外强调对匈奴“风谕以礼节”,使之树立政治统属关系与宗法等级秩序同构的观念。长时段看,秦法中“真夏”的身分构建与刘敬的和亲政策都源于华夏文化中的“亲亲”“尊尊”意识,又是在新形势下对这一意识的创新性实践。特别是后者不仅在促使匈奴进入华夏天下秩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后世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新范式。
王一义
关键词:和亲
问题链教学设计在中职《礼貌礼节》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立基点便是课程教学的...
耿冉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问题链教学设计
炽盛光佛信仰影响民间戏剧的一个侧面--以《礼节传簿》中的星神题材戏为中心
2024年
随着炽盛光佛相关密法及信仰的流传,有关炽盛光佛降九曜故事的百戏,在宋代就已孕育并逐渐发展起来,后在民间戏剧中有着精彩的演绎。《礼节传簿》中的角色排场单是戏剧艺术吸收宗教文化的生动体现,其主要形成因素即源于炽盛光佛信仰对民间文化的影响。在炽盛光佛信仰流传和世俗化的过程中,相关拟人化的星神形象进入戏剧表演之中,成为宗教戏的表现对象。《礼节传簿》中星神题材的剧目较为丰富,透露出宗教文化与民间星神观念等因素的汇融,且与西游戏的演绎有着密切的关联。
汤德伟
礼貌礼节
本教材选定的是与人类交往息息相关礼仪阿选题。文明礼仪一直都是培养教育人才素质的起点,将思政教育融入礼仪教材不仅可以提升中学生的礼仪素养,更让学生通过思政教学方式看到问题的本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以“礼”育人、以“...
王建斌
俄语言语礼节中的去父称化趋势
2023年
21世纪的俄罗斯社会和俄语语言正处于变革时期,社会和语言都不可避免经历各种巨变。语言中的变化在词汇层面体现得最为明显,如外来词的涌入、俚语进入标准语等现象,且变化的原因常常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俄语言语礼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只是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虽有触及,却不够充分,或者说对发生在言语礼节层面变化的原因并没有做深刻的探究。本文试图以近年在俄语中呈现的去父称化趋势为切入点,运用语言文化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的理论去揭示这一潜在趋势的形成原因并剖析其文化根源。
褚敏
关键词:言语礼节文化根源语用因素
基于语料库的非言语交际符号的社会性别定型分析——以问候类礼节身势为例
2023年
非言语交际符号作为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的表情达意工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定型特征。以多媒体俄语语料库(МУРКО)为语料来源,探讨“握手”“鞠躬”等俄语问候类礼节身势中的社会性别定型,同时辅以适量的俄语、汉语对比研究,以期给不同语言、不同性别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拓宽非言语交际的研究视野。
刘星周民权
国学少年 知礼节
“国学少年”丛书主要介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可感知、可实践、系统化。我们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出发,展现传统文化中有用的知识。丛书借鉴《孔子家语》中“孔门四科”的提法,将整套丛书分成“知礼节”“会表达”“懂历史...
李孝国编

相关作者

徐礼节
作品数:44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
研究主题:高密诗派 大学语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 白居易 乐府
姜礼节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混合开关 电流型整流器 空间矢量调制 电流谐波 电流型
王礼节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主题:除草剂 药效试验 安全性 防除 可湿性粉剂
张端芝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礼节 书信 城市文学 简历 写作要点
原蓓蓓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感知信息 礼节 认知无线网络 信誉值 信任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