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17篇“ 矫形术“的相关文章
脊柱畸形矫形术神经损伤预防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有效方法,但是脊柱畸形矫形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尤其是神经并发症往往造成肢体的运动感觉障碍,甚至是瘫痪,是脊柱外科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围手期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文综述了脊柱畸形矫形中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预防措施的应用,如:前牵引、电生理监测、3D打印和人工智能应用。提示脊柱外科医生应充分重视脊柱畸形截骨矫形预防措施应用的重要性,以避免和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
张耀申刘玉增周立金海涌
关键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神经损伤预防措施
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
2024年
[目的]探讨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中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2021年12月截骨矫形治疗脊柱畸形312例纳入本研究,观察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发生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312例患者中发生IONM异常26例,占比8.3%。后发生神经损伤11例,占比3.5%。IONM异常组前MRI脊髓有无异常比率[有/无,(5/21)vs(7/279),P=0.017]、前CT椎管有无异常比率[有/无,(8/18)vs(25/261),P=0.029]、Cobb角>110°占比[例(%),19(73.1)vs 31(10.8),P=0.011]、柔韧度<10%占比[例(%),20(76.9)vs 29(10.1),P<0.001]、截骨等级比率[≤2/≥3,(4/22)vs(193/93),P=0.005]、手时间[(262.4±27.3)min vs(215.6±30.3)min,P=0.019]均显著高于IONM无异常组。两组年龄、性别、BMI、既往脊柱手史、前主弯角度、矫正率、中出血量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前柔韧度差(OR=9.824,P<0.001)、前Cobb角度大(OR=6.751,P=0.004)、前CT椎管异常(OR=3.343,P=0.017)、前MRI脊髓异常(OR=3.117,P=0.021)、手截骨等级大(OR=2.897,P=0.026)和手时间长(OR=1.043,P=0.031)是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中发生IONM异常和神经损伤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的有效方法,中应高度警惕神经损伤的风险,前核磁和前CT三维重建检查仔细评估脊髓和椎管状况非常重要,手中尽量减少截骨等级和手时间,将有益于避免或减少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中神经损伤。
张耀申海涌刘玉增周立金杨晋才苏庆军臧磊孟祥龙
关键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神经损伤
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唤醒方案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脊髓损伤是脊柱侧弯矫形术最危险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中唤醒试验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监测脊髓功能,因此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至关重要。目前尚无脊柱侧弯手唤醒试验麻醉方案的指南推荐。文章就脊柱侧弯矫形术唤醒试验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气管插管全麻、吸入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及右美托咪定等进行综述,旨在呈现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中唤醒的理想麻醉方案,提高该类手的麻醉质量和患者安全。
张永琼罗钧升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吸入麻醉唤醒试验脊柱侧弯矫形术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的双U型体位垫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脊柱侧凸矫形术后的双U型体位垫,包括软布、第一固定垫、充气颈垫、第一充气垫、第二充气垫、第二固定垫,所述软布呈矩形,软布上固定有一个充气颈垫,充气颈垫呈长条形,充气颈垫的长度方向软布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软...
冯利芦晓艳陈燕红
IPACK阻滞与LIA在膝关节矫形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与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LIA)在膝关节矫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招募60例膝关节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IPACK阻滞组(I组)和LIA组(L组)。I组行IPACK阻滞,L组行LIA。记录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步行距离、镇痛补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L组比较,8h(T2)时点I组静态疼痛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1,P<0.05);与L组比较,T2,24h(T3)时点I组动态疼痛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77、-2.841,P<0.05);与L组比较,I组羟考酮应用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5);与L组比较,I组后2~3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8、-2.426,P<0.05)。结论:IPACK阻滞较LIA更适合于膝关节矫形术后镇痛。
董星李欣赵克非
优质护理对拇外翻矫形术患者的心理、满意度等影响
2024年
评价优质护理对于拇外翻矫形术的护理作用。方法 选入近2年入院的拇外翻矫形术患者62例,摸球法划定,计入A组者予以优质护理;计入B组者予以常规护理,较比护理后指标。结果 组间所有的护理指标相较比,均显示为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拇外翻矫形术患者的负面心态,减轻其疼痛感受,并且可以恢复足部功能,不易诱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佳。
韩冰卢丛兰
关键词:优质护理HAMD评分
脊柱矫形术中延长器、牵引构件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矫形术中延长器、牵引构件及脊柱矫形外固定架,属于医疗器械技领域,所述脊柱矫形术中延长器包括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脊柱矫形外固定架的头部固定装置的第一延长件,主体支架的中部用于穿设脊...
张雪松杨晓清胡凡琦胡文浩姚亚伟彭新阳张清清张统赵军段红平
多指畸形患者前歧视感知度与矫形术后应对方式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多指畸形患者前歧视感知度与矫形术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临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商丘市立医院2018-10—2022-10拟行矫形术的70例多指畸形患者,通过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并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自我感知歧视感量表(PSQ)评估患者前的歧视感知度,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患者矫形术后的应对方式。根据MCMQ结果分为积极应对组和消极应对组,分析基线资料及前歧视感知度与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70例患者不友好行为得分为(11.23±2.17)分、困惑/凝视行为得分为(19.07±3.07)分、敌意行为得分为(8.46±1.45)分、PSQ总分为(38.76±5.36)分。经MCMQ评估,积极应对组42例(60.00%),消极应对组28例(40%)。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区、Wassel分类、费用缴纳方式、家庭月总收入,以及父母学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家庭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结果显示,多指畸形患者前歧视感知度与矫形术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P<0.05)。结论前歧视感知度与多指畸形患者后应对方式具有相关性,患者前歧视感知度越高,后越倾向于消极应对。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引导患者后积极面对。
王敏
关键词:多指畸形矫形术家庭类型
亚甲蓝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围期顽固性低血压一例
2024年
患者,男,31岁,151 cm, 39 kg, 因“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17年”入院。2006年发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未予特殊处理,现胸背部隆起不对称明显加重,出现腰背部疼痛,正常行走时呼吸困难。既往外院行肩关节骨折复位。查体心肺无明显异常。脊柱正侧位片:颈椎曲度变直,胸腰椎明显侧弯,呈S型。ECG示:窦性心律,V1导联R/S>1,r波递增不良,顺钟向转位。心脏彩超示: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EF 59.5%(脊柱侧弯心脏受压变形)。
谢军张娟郝静孙玉娥马正良顾小萍
关键词:正侧位片脊柱侧弯颈椎曲度心脏彩超腰背部疼痛
脊柱侧凸畸形患者行后入路矫形术体位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4年
目的总结脊柱侧凸畸形患者行后入路矫形术的体位管理相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实施手体位安置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数据库、专业网站及原始文献数据库中有关脊柱侧凸畸形患者行后入路矫形术的体位管理文献,检索时限为2013年6月至2023年6月。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3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1篇和证据总结3篇。形成最佳证据30条,包括体位安置原则、体位评估与训练、安置程序、中监测与配合、后护理和特殊情景下体位管理6个方面。结论总结的手体位安置最佳证据内容全面、实用,手人员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
余文静周文娟邢路瑶梅竹吕锡蓉柯稳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术手术体位

相关作者

邱勇
作品数:1,404被引量:4,064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矢状面
朱泽章
作品数:907被引量:2,573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矢状面 强直性脊柱炎
王斌
作品数:1,915被引量:5,793H指数:29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特发性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刘臻
作品数:374被引量:1,134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LENKE 矢状面
钱邦平
作品数:570被引量:1,903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研究主题:脊柱侧凸 强直性脊柱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特发性脊柱侧凸 胸腰椎后凸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