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4篇“ 睡眠习惯“的相关文章
- 儿童睡眠习惯的小秘密
- 2025年
- 俗话说得好:“能吃能睡,长命百岁。”睡眠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健康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充足且优质的睡眠能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甚至对情绪调节和社交行为也有着深远影响。然而,许多家长或许并未意识到,孩子在睡眠中一些看似平常的习惯,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健康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约20%的5岁以下儿童可能存在睡眠问题,常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醒频繁、梦魇、睡眠时长不足等。
- 胡纯纯
- 关键词:入睡困难儿童生长发育睡眠问题睡眠习惯增强免疫力情绪调节
- 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在重症监护治疗后患儿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 2025年
- 目的将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引入ICU后患儿群体中,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9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有ICU住院经历的240例患儿进行睡眠习惯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34,分半信度为0.703。探索性因子分析从CSHQ中共提取出3个公因子,因子载荷为0.536~0.911,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3.355%。各维度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34~0.818。结论中文版CSHQ在危重症患儿群体中信度良好、效度适中,今后可对CSHQ进行修订和改良,探索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ICU后儿童睡眠问题的评估工具。
- 范晓睿顾莺杨玉霞王蓓蓓胡静沈伟杰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儿科量表信度
- 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睡眠习惯
- 2024年
- 你昨晚睡得怎么样?来看看这些可能会不经意间损害健康的睡眠习惯吧。一个女孩在网上晒出她被巨响的闹铃声吵醒后头晕、呕吐的经历。据她的病历显示,医生诊断其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爱丁堡睡眠中心的克里斯·伊济科夫斯基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人体在睡眠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人在清晨时会变得很脆弱。
- 关键词:睡眠习惯《每日邮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睡眠中心头晕
- 基于循证的家庭督导婴儿睡眠习惯对改善产妇及婴儿睡眠质量研究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家庭督导婴儿睡眠习惯对改善产妇及婴儿睡眠质量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德阳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手术的产妇及婴儿为研究对象。按产妇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奇数作为观察组,偶数作为对照组,每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的家庭督导模式。比较2组产妇、婴儿睡眠情况。结果:2组产妇均未使用催眠药物,观察组产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夜间觉醒时间、夜间睡眠总量、夜间睡醒次数、白天睡眠总量及睡眠总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独睡、不喂夜奶、夜间哭吵安抚不抱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循证的方法,构建科学的家庭督导婴儿睡眠习惯的护理方案,从而改善婴儿的睡眠习惯,提高产妇睡眠质量,进而降低其产后心理问题,保障其产后心理健康。
- 弋晶晶陈蕾
- 关键词:睡眠习惯婴儿睡眠质量循证护理家庭督导
- 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近视患病与睡眠习惯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探索其与睡眠时长、睡眠质量的关系,为精准预防近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及随机抽样方法,于2023年4—5月选取上海市嘉定区1889名1~5年级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及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利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近视与睡眠之间的关系。【结果】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整体近视率为3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视组睡眠阻抗、睡眠焦虑发生率低于非近视组儿童,睡眠持续、异态睡眠发生率高于非近视组(χ^(2)=12.816、10.292、10.971、3.917,P<0.05);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足10 h的小学生近视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女生(OR=1.291,95%CI:1.044~1.597)、高年级学生(2年级OR=2.174,95%CI:1.471~3.212;3年级OR=3.850,95%CI:2.648~5.598;4年级OR=8.906,95%CI:6.154~12.890;5年级OR=12.299,95%CI:8.433~17.937)、父母单方近视者(OR=2.250,95%CI:1.757~2.881)或双方近视者(OR=3.623,95%CI:2.719~4.827)、异态睡眠者(OR=1.518,95%CI:1.065~2.163)近视检出率较高。【结论】上海市嘉定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且近视的发生与异态睡眠之间存在关联。
- 林米乐彭慧杨飞飞薛俊磊于宏杰马飞飞彭谦王颖史慧静
- 关键词:小学生近视睡眠质量
- 青少年睡眠习惯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青少年睡眠习惯及其心理健康情况,并探讨二者相关性,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方法:选取福清市756名在校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以及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学生的睡眠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实施评估,并对睡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青少年睡眠不足占比64.81%(490/756),10个常见的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29.63%(224/756)。青少年MSSMHS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PSQI总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大多存在睡眠不足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对青少年睡眠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需要提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改善青少年睡眠情况,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 叶冬青
- 关键词:睡眠习惯青少年心理健康
- 失眠障碍患儿睡眠习惯及临床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失眠障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睡眠习惯及临床特征。方法:将2021年09月至2023年0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门诊301例“失眠障碍”患儿按照年龄分成两组(4~6岁一组,7~12岁一组)进行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Questionnaires,CSHQ)及临床特征的调查。结果:CSHQ调查显示7~12岁患儿在就寝阻抗、睡眠焦虑、异态睡眠及问卷总分方面小于4~6岁患儿(t=2.031,4.792,4.224;P<0.05);而在睡眠延迟、日间困倦方面得分大于4~6岁患儿(t=-2.483,-2.513;P<0.05)。临床特征调查:①7~12岁患儿总睡眠时长(Total Sleep Time,TST)较4~6岁患儿缩短0.52h(t=4.626,P<0.001);②两组患儿的失眠类型存在差异(χ^(2)=9.741,P<0.05),其中以入睡困难为主(52.8%);③两组患儿睡床方式、入睡方式存在显著差异(χ^(2)=56.556,6.037;P<0.05),50.2%的患儿需与看护者同床,71.4%的患儿可以自行入睡;④两组患儿睡前活动存在差异(χ^(2)=15.554,P<0.001),7~12岁患儿较4~6岁患儿睡前写作业的占比上升、玩电子产品的占比下降;⑤两组患儿睡前饮食种类存在差异(χ^(2)=9.722,P<0.05),其中牛奶占比最大(28.9%);⑥两组患儿均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烦躁、情绪低落的情况(χ^(2)=4.411,4.768,4.281,8.570;P<0.05),且占比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结论:失眠障碍患儿表现出晚睡早起,TST不足,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的特点,且多存在入睡抵抗、睡前进食牛奶、玩电子产品等情况。之后,儿童学业压力逐渐加重,成为失眠的重要因素,患儿日间功能受损,情绪问题明显。
- 樊秋月姜永红李赛刘旭华
- 关键词:儿童睡眠习惯
- 大学生手机成瘾、睡眠习惯特点及与重复思维、抑郁关系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睡眠习惯特点及与重复思维、抑郁的关系。方法 采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重复思维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304名大学生施测。结果 智能手机成瘾、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重复思维与抑郁两两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早睡组智能手机成瘾水平显著低于晚睡组,早睡组重复思维水平也显著低于晚睡组;睡眠≥7小时组比睡眠≤7小时组睡得更晚,并且智能手机成瘾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重复性思维水平、抑郁水平都更高;睡眠质量和重复思维在智能手机成瘾和抑郁症状之间起并行中介作用。结论 智能手机成瘾水平越高,预示着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状,并且智能手机成瘾还能够通过降低睡眠质量和提高重复思维水平提高抑郁症状的水平。
- 姜钰罗林
- 关键词:睡眠质量抑郁
- 海安市学龄期儿童睡眠习惯情况与其体格发育的关系调查
- 2024年
-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睡眠习惯情况与其体格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儿科调查的422例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组患者的睡眠习惯情况与其体格发育进行调查。研究睡眠良好组以及睡眠不良组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营养不良、正常体质量、超重以及肥胖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营养不良、正常体质量、超重以及肥胖情况患者的就寝习惯、睡眠持续时间、入睡潜伏期、夜醒、异态睡眠、睡眠焦虑、睡眠呼吸障碍、白天嗜睡以及总分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身高、体质量与睡眠习惯各项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睡眠习惯患者的身高、体质量以及营养不良、正常体质量、超重以及肥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育情况患者的就寝习惯、睡眠持续时间、入睡潜伏期、夜醒、异态睡眠、睡眠焦虑、睡眠呼吸障碍、白天嗜睡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学龄期儿童身高、体质量与睡眠习惯各项评分呈负相关(P<0.05),超重、肥胖以及营养不良均与患者的睡眠习惯各项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睡眠习惯情况与其体格发育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建议学龄期儿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机体的体格发育。
- 张明敏吉小军陈海燕陈袁园
- 关键词:学龄期睡眠习惯体格发育
- 分析儿童肥胖与睡眠习惯的关系
- 2023年
-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与睡眠习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厦门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肥胖儿童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正常体质量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纳入研究儿童的睡眠习惯,并以睡眠习惯分析量表完善对于儿童睡眠习惯的评估,以明确儿童肥胖与睡眠习惯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导临床针对性地干预。结果:观察组儿童中睡眠习惯、睡眠行为、夜醒问题、晨起习惯、白天嗜睡分项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存在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提示肥胖与睡眠习惯存在着显著关联,在临床研究中,对于肥胖患儿家属,进行睡眠指导,纠正肥胖儿童的不良睡眠习惯,能够有效改善其肥胖严重程度,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意见。
- 杨雅倩
- 关键词:儿童肥胖睡眠习惯
相关作者
- 张洁

- 作品数:149被引量:42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癫痫 睡眠障碍 睡眠习惯 捂热综合征
- 杨玲

- 作品数:123被引量:44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壳聚糖 克隆 白叶枯病 水分胁迫
- 张凯

- 作品数:136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气溶胶 视场 电渗流 扩散
- 杨理明

- 作品数:147被引量:46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癫痫 患儿 儿童癫痫 录像脑电图
- 张燕

- 作品数:109被引量:60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脑出血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