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6篇“ 皮肤针疗法“的相关文章
- 皮肤针疗法
- 本书详细介绍了皮肤针疗法的治疗原理、特点、操作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并介绍了不同病症的针疗方法。
- 张学丽等编著
- 关键词:皮肤针疗法
- 图解皮肤针疗法
- 皮肤针疗法是指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其适用范围广泛、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明显,是临床常用疗法之一。为了使临床上皮肤针疗法的操作更加规范化,我们收集...
- 郭长青
- 关键词:皮肤针疗法
- 中医外治特色疗法临床技能提升丛书 中医皮肤针疗法
- 本书是中医临床皮肤针治疗技能指导用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专家团队精心打造。作者介绍了皮肤针疗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皮肤针在内科、皮科、外科、神经精神科、骨关节科、五官科、妇科、儿科、男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对书中涉及...
- 郭长青
- 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比较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与子午流注针刺组在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皮肤针组)和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针刺组),各30例。2组选穴均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选择申时相应穴位进行开穴,皮肤针组进行皮肤针叩刺疗法,针刺组则进行常规针刺疗法。2组均每日治疗1次,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3个疗程治疗后的血清IgE水平及治疗前后各时点SCORAD积分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血清IgE水平、SCORAD积分,各时点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皮肤针组治疗后各时点SCORAD积分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在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方面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这可能与皮肤针叩刺具有激发经络脏腑功能,疏泄气机升降,调控气血运行,参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有关。
- 韩莹景福权孙飒汪秀梅周钰
- 关键词:子午流注皮肤针皮肤屏障功能
- 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IgE表达水平及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和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每组30例。两组选穴均按照子午流注纳甲法选择申时相应穴位进行开穴,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进行皮肤针叩刺疗法,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则进行常规针刺疗法。两组每天治疗1次,1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3个疗程治疗后的血清IgE水平的变化及皮肤表皮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表皮皮脂含量、皮肤弹性(R2值)。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水平、经皮水分流失均降低,皮肤表皮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表皮皮脂含量、皮肤弹性(R2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治疗后比较,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血清IgE水平、经皮水分流失均降低,皮肤表皮角质层含水量、经皮水分流失、表皮皮脂含量、皮肤弹性(R2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对特应性皮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韩莹周钰袁红丽
- 关键词:子午流注特应性皮炎皮肤针
- 基于数据挖掘的皮肤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规律和特点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文献中皮肤针疗法治疗疾病的应用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计算机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皮肤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规律和特点数据库",对近10年运用皮肤针疗法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录入、审核、统计分析。总结皮肤针疗法临床应用病种规律和特点。结果:皮肤针疗法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应用频次最高的科属为皮肤科(287次),占所有科属频次的50.98%;皮肤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其在临床中治疗疾患治愈率最高的为皮肤科,愈显率最高的科属为外科;穴位叩刺和循经叩刺治疗病种广泛,不同叩刺力度有不同适应症,相同疾病亦要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叩刺力度。结论:皮肤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规律和特点,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在未来发展中,皮肤针的作用应被充分发挥,积极应用于更多疾病领域。
- 王锐卿吕九亨贾春生
- 关键词:皮肤针数据挖掘临床疗效
- 图解皮肤针疗法
- 郭永明
- 关键词:皮肤针疗法
- 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治疗荨麻疹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比较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与西药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在当日申时子午流注开穴纳甲法所开的穴位上进行皮肤针叩刺,并口服氯雷他定片;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 E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33/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2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 E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可明显降低荨麻疹患者血清Ig E水平,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 韩莹周钰刘欢孙飒方丽娜
- 关键词:子午流注皮肤针疗法荨麻疹免疫球蛋白E针药并用
- 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治疗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 目的:比较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与西药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在当日申时子午流注开穴纳甲法所开的穴位上进行皮...
- 韩莹刘欢孙飒方丽娜周钰
- 关键词:皮肤针荨麻疹
- 文献传递
- 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评价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8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4例,2组均给予必要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独立性测量表及中医证侯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228/244),优于对照组61.5%(150/244,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
- 韩淑凯郝海燕刘凤辉靳红强杨新伟杨伟红
- 关键词:经筋排刺法皮肤针疗法上肢痉挛多中心随机对照
相关作者
- 杨伟红

- 作品数:47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血药浓度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脑卒中
- 杨新伟

- 作品数:20被引量:58H指数:6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 研究主题:经筋排刺法 皮肤针疗法 上肢痉挛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 韩淑凯

- 作品数:72被引量:27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望都县中医院
- 研究主题:表里两经并刺法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后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补气化痰通络法
- 韩莹

- 作品数:27被引量:152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针刺 穴位埋线 子午流注 皮肤针 原发性痛经
- 左永发

- 作品数:16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望都县中医院
- 研究主题:表里两经并刺法 肩手综合征 脑卒中后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上肢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