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7篇“ 癌性恶液质“的相关文章
- 癌性恶液质临床建议路径被引量:3
- 2022年
- 癌性恶液质临床发生率高,作为一种特殊营养不良状态,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病理生理机制,单纯的营养支持难以逆转。目前为止,抗恶液质药物治疗进展缓慢,癌性恶液质缺乏公认的标准治疗模式。但癌性恶液质并非指疾病的终末期,及时有效地干预,可改善该类患者的临床结局。全文就癌性恶液质的发生机制、分期与标准、“综合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 马怀幸李苏宜
- 关键词:癌性恶液质
- 癌性恶液质与肠道微生物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 2022年
- 癌性恶液质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消耗性代谢综合征,以体重的非计划性下降、局部或系统性炎症、骨骼肌进行性萎缩等为特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肿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癌性恶液质的发病机制复杂,随着人们对癌性恶液质发病机制开始重视,近年来已有许多研究证明了肠道微生物群与癌性恶液质之间存在着潜在联系,骨骼肌-肠道轴、微生物群-肠道-脑轴可能参与其中。针对两者间的潜在联系所采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治疗方法已经在动物模型上被证明是可行的,而通过粪菌移植改善肠道微生物群,也是具有潜力的治疗癌性恶液质的治疗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就肠道微生物群与癌性恶液质的不同发病机制间的联系,以及针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不同治疗方法展开论述,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是治疗癌性恶液质的治疗靶点。最后,我们探讨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前景,有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阐述肠道微生物群与癌性恶液质之间的具体关系,并提供更有效地治疗建议。
- 诸俊浩王萌
- 关键词:癌性恶液质
- 癌性恶液质骨骼肌蛋白降解机制被引量:4
- 2020年
- 进行性的骨骼肌减少是癌性恶液质的重要特征,它与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加及生存率下降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骨骼肌的维持有赖于骨骼肌蛋白合成和分解代谢的平衡,而骨骼肌分解增加在骨骼肌减少的机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泛素蛋白酶系统和自噬溶酶体系统是两种重要的细胞内蛋白质分解系统。泛素蛋白酶系统可完全或部分降解细胞中半衰期短的、变性的、异常的蛋白质。它在调节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中具有重要功能,并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存活、增殖、凋亡和其他关键细胞途径。自噬主要识别和清除细胞内大的蛋白质聚集体以及功能失调或多余的细胞器,是应对各种细胞应激的关键适应机制。既往人们认为泛素蛋白酶系统和自噬溶酶体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两者是密切联系的功能相关的系统,它们受某些共同的信号机制调控在降解细胞内容物方面起到协同和互补作用。本文将就泛素蛋白酶系统和自噬溶酶体系统在癌性恶液质骨骼肌分解机制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张颖王新颖
- 关键词:恶液质泛素
- 基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癌性恶液质被引量:2
- 2020年
- "治痿独取阳明"在痿证的治疗中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后世临床医家治疗痿证及痿证所属范围内各类疾病的基本法则。癌性恶液质属于中医学"痿证"的范畴,基于癌性恶病质与痿证发病机制及症候表现相似性的探讨,认为"独取阳明"之法亦可论治癌性恶病质,其治法之要在于:"健脾和胃所以安五脏;攻逐邪实,重在通畅肠道气机;脾胃为主导,亦兼取受病之脏"。如此灵活运用,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思志强孙彬栩张莹贾英杰
- 关键词:癌性恶病质痿证脾胃
- 左卡尼汀干预癌性恶液质能量代谢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癌性恶液质患者左旋肉碱水平低下,能量代谢异常,本文探讨左卡尼汀对癌性恶液质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左卡尼汀和癌性恶液质、能量代谢的中英文文献,并进行综合评述。结果左卡尼汀能够纠正恶液质患者脂质代谢紊乱,通过调节下丘脑脂肪酸代谢而改善恶液质者厌食;显著降低蛋白质代谢相关蛋白酶体活性,抑制蛋白质水解,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改善乏力;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结论左卡尼汀干预癌性恶液质能量代谢值得关注,但尚需大样本研究证据证实,潜在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吴丹李苏宜
- 关键词:左卡尼汀癌性恶液质能量代谢
- 生脉注射液对癌性恶液质的治疗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癌性恶液质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生脉组。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体重、疲劳、食欲、血红蛋白、抑郁方面进行评估及用ELISA法进行TNF-α、VEGF、IL-6、CRP浓度检测并记录。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种类、分期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相比TNF-α、VEGF、IL-6、CRP浓度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两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恶液质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诸炎性因子产生作用,起到抗炎作用和下调VEGF表达,从而改善恶液质患者体重减轻、疲劳、食欲减退、贫血、抑郁等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 孙根林徐小军王浩森游善喜
-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TNF-ΑVEGFCRP癌性恶液质
- 细菌移位与癌性恶液质的关系及对恶液质患者结局的影响
- 目的:恶液质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有关,而细胞因子水平受细菌移位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细菌移位与癌性恶液质的关系及对恶液质患者结局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就诊我院普外科预行手术治疗的...
- 米磊
- 关键词:癌性恶液质细菌移位胃癌细胞因子致死因素
- 住院癌性恶液质患者营养状况、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调查
- 目的:使用新版癌性恶液质诊断国际共识调查住院恶性肿瘤人群中癌症相关的恶液质的患病率,同时了解癌性恶液质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状况。 方法:2011年2月-2012年4月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和贵州省肿瘤医院...
- 彭雯
- 关键词:恶性肿瘤癌性恶液质营养状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 文献传递
- 蛋白水解诱导因子在消化系统肿瘤癌性恶液质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蛋白水解诱导因子(PIF)在消化系统肿瘤癌性恶液质(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消化系统肿瘤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8例消化系统肿瘤CC患者、13例消化系统肿瘤非CC患者和12例非肿瘤消瘦患者尿液中PIF的表达。将PIF作用于离体小鼠C2C12细胞.测定细胞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程度并观察细胞形态。结果CC患者PIF阳性率为53.6%(15/28),其他两组均无PIF阳性表达。4nmol/L的PIF蛋白作用于C2C12细胞0.5h后,细胞磷酸化Akt的表达量增高,并且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变形或死亡。结论PIF特异性高表达于消化系统肿瘤CC患者的尿液中.PIF可能通过激活Akt的磷酸化从而引发下游的蛋白水解途径导致消化系统肿瘤CC。
- 韩寓嵩庄秋林吴国豪
-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癌性恶液质蛋白激酶B磷酸化
- 细菌移位与癌性恶液质的关系及对恶液质患者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局限型进展期胃癌患者肠道细菌移位与恶液质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预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恶液质患者60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胃癌非恶液质患者50例,健康对照者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细菌DNA片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浓度,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所有入选对象随访两年,计算两年生存率。结果恶液质组细菌移位发生率(15/60,25.0%)显著高于非恶液质组(4/50,8.0%,P=0.019)和健康对照组(0/55,0.0%,P=0.000)。细菌移位阳性的恶液质患者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水平均显著高于细菌移位阴性的恶液质患者(P=0.012、P=0.003、P=0.036、P=0.017)和细菌移位阳性的非恶液质患者(P=0.011、P=0.034、P=0.000、P=0.022),并且其两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细菌移位阴性的恶液质患者(P=0.023)。胃癌患者CD3^+ T、CD4^+ T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CD4^+ T/CD8^+ T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3、P=0.031、P=0.016、P=0.041),CD8^+ 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38)。结论肠道细菌移位可能与局限型进展期胃癌患者恶液质的发生有关,并影响恶液质患者的长期生存。
- 米磊郑红梅张坚焦学龙张佃良
- 关键词:恶液质细菌移位胃癌细胞因子
相关作者
- 吴国豪

- 作品数:279被引量:2,251H指数:2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 营养不良 恶病质 肠内营养
- 张佃良

- 作品数:43被引量:178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恶病质 胃肿瘤 胃癌 重症急性胰腺炎 基因多态性
- 袁磊

- 作品数:9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
- 研究主题:ATROGIN-1 癌性恶液质 胰岛素 营养状况 肌肉细胞
- 吴丹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癌性恶液质 干预 左卡尼汀 能量代谢
- 李苏宜

- 作品数:255被引量:89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安徽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重组人生长激素 恶性肿瘤 食管癌 肿瘤 生长激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