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1篇“ 癌光啉“的相关文章
- 荧光光谱法测定癌光啉在BN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荧光光谱法检测癌光啉在BN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BN大鼠尾静脉注射5 mg/kg体质量的癌光啉,于给药后的10 min、30 min、1h、2h、4h、8h、24 h、48 h和72 h眼眶后静脉丛取血,以荧光光谱仪测定大鼠血浆中癌光啉浓度,用DNS2.0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析房室模型,得到最佳房室模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BN大鼠静脉注射的时量曲线符合三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a=0.096 h,t1/2β=1.299 h,t1/2=19.387 h,V1=0.259 L/kg,A UC=15.263 mg/(L·h).结论 荧光光谱法检测光敏剂血药浓度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癌光啉在BN大鼠体内吸收快,起效快,无蓄积现象.
- 阴慧娟陈洪丽顾立超李迎新
- 关键词:癌光啉BN大鼠荧光光谱药代动力学
- 癌光啉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光动力杀伤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癌光啉(PSD-007)在体外对于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光动力杀伤效应,并分析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SD-007(0、2、4、6、8、10μg/mL)作用于MDA-MB-231细胞株后对其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光动力治疗后细胞形态的变化,荧光显微镜分析PSD-007作用后细胞的死亡形式。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其分子机制。结果:当PSD007浓度为10μg/mL、光照能量为9.0 J/cm2时,对乳腺癌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应最大,抑制率为97.01%。光动力治疗处理后的细胞逐渐变圆,体积变小,核质比增大,折光性减弱,贴壁能力下降,细胞间隙增大,直到细胞漂浮死亡。荧光显微镜分析结果显示,光动力治疗后死亡细胞主要为坏死或晚期的凋亡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实验组Caspase3、Caspase8、P65亚基和P53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Bcl-2和Bcl-x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PSD-007在体外通过调控Caspase蛋白酶、P53、NF-KB通路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光动力杀伤效应,可能成为未来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方式。
- 陈磊孔祥杰李佳张俊峰房林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乳腺癌凋亡
- 癌光啉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光动力作用及机制
- 2012年
- 目的:探讨光敏剂癌光啉(PsD-007)对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光动力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3个光动力处理组,分别以10,20,30μg/mL PsD-007孵育细胞,期间均用630 nm波长的可见光照射(光照能量为6.0 J/cm2,时间2.0 min);同时设3个对照组,分别为空白对照,单纯光照组和暗毒组(30μg/mL PsD-007,未光照)。各组细胞于实验24 h后用MTT法检测存活率,并用凋亡试剂盒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情况。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0,30μg/mL PsD-007 2个光动力处理组和3个对照组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p53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个光动力处理组HepG2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而单纯光照组和暗毒组细胞存活率均无明显改变(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各光动力处理组坏死或晚期的凋亡细胞较3个对照组显著增多。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个光动力处理组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p5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较3个对照组明显上调。结论:PsD-007在体外对HepG2细胞具有光动力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aspase蛋白酶和p53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有关。
- 常涛李佳柴丽王刚房林石林祥
- 关键词:肝肿瘤光化学疗法癌光啉细胞凋亡
- 癌光啉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癌光啉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特点,为药物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兔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10 mg.kg-1癌光啉,于给药后的10 min、30 min、1h、2 h、4 h、8 h、24 h、48 h、72 h耳缘静脉采血,以全波长酶标仪荧光法测定兔血浆中癌光啉浓度,用3P97处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析房室模型,得到最佳房室模型和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家兔腹腔注射癌光啉10 mg.kg-1的时量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静脉注射时的时量曲线符合三室模型,但其消除快于ip。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ip给药组,T12Ke=11.6 h,Cmax=2.312 mg.L-1,AUC=43.177 mg.L-1.h,CL=0.232 L.kg-1.h-1,V/F(c)=3.888 L.kg-1;iv给药组,Vc=0.75 L.kg-1,T12α=2.824 h,T 12β=40.632 h,AUC=65.161 mg.L-1.h,CL(s)=0.153 L.kg-1.h-1。腹腔给药后绝对生物利用度是66.2%。结论癌光啉在兔体内吸收快、起效快、消除快,无蓄积现象,给药方式不同,药代动力学特点不同。
- 郑立卿阴慧娟李迎新陈洪丽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癌光啉新西兰兔血浆生物利用度
- 光敏剂癌光啉对小鼠骨肉瘤LM-8细胞体外光动力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光敏剂癌光啉(PSD-007)对小鼠骨肉瘤LM-8细胞的体外光动力效应。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光敏剂PSD-007(0.5、1.0、2.0、4.0、8.0μg/mL)与小鼠骨肉瘤细胞株LM-8共同孵育4 h,再以630 nm波长的激光为光源,采用不同激光能量照射LM-8细胞(激光波长为630 nm,光照能量分别为1.5、3.0、6.0、9.0 J/cm2),与空白对照组(不加光敏剂且不接受激光照射)、暗毒性组(加光敏剂但不接受激光照射)、激光组(不加光敏剂但接受激光照射)比较,24 h后采用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其光密度值(D540)值,计算抑制率,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后24 h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单独照光或光敏剂孵育均无杀伤效应,光敏剂浓度及激光能量是影响杀伤效应的重要因素。PSD-007浓度为4.0μg/mL、光照能量为6.0 J/cm2时,对LM-8细胞有明显的光动力杀伤效果,抑制率为73.8%。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呈坏死或凋亡样改变。结论在体外,PSD-007对小鼠骨肉瘤LM-8细胞具有明显的光动力杀伤作用。PDT是很有前景的治疗骨肉瘤的新方法。
- 胡硕孙梦熊蔡郑东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骨肉瘤PSD-007
- 癌光啉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应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癌光啉(PSD-007)在体外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应。方法不同浓度(0、0.5、1.0、2.0、4.0、8.0μg/mL)的PSD-007与细胞孵育4 h后,以不同能量(1.5、3.0、6.0、12.0 J/cm2)激光照射,采用溴化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光密度(D)值及存活率;不同浓度(1.0、2.0、4.0μg/mL)的PSD-007与细胞孵育4 h后,以6.0 J/cm2能量的可见光照射,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光动力治疗后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死亡形式。结果当PSD-007浓度为2.0μg/mL、光照能量为6.0 J/cm2时,细胞在光动力治疗处理后的存活率明显降低,为52.94%。光动力治疗处理后的细胞逐渐变圆,体积变小,核质比增大,折光性减弱,贴壁能力下降,细胞间隙增大,直到细胞漂浮死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光动力治疗后死亡细胞主要为坏死或晚期的凋亡细胞。结论在体外,PSD-007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具有光动力杀伤效应。
- 孙梦熊胡硕孙伟蔡郑东
-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骨肉瘤MG-63PSD-007
- 血啉甲醚和癌光啉在鼻咽癌动物模型中的荧光特性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血啉甲醚(HMME)和癌光啉(PsD-007)在鼻咽癌动物模型中的稳态和瞬态荧光光谱特性。方法将接种CNE-2鼻咽癌细胞的裸鼠30只随机分为10组,尾静脉注射光敏剂20mg/kg,经过3、6、24、36和48h代谢后,运用FLS92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稳态荧光光谱。经过光谱分析和处理,得到不同代谢时间下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光敏剂含量。用405nm超短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探测肿瘤组织在625nm处的荧光衰减曲线,通过双指数拟合,计算不同代谢时间肿瘤组织的荧光平均寿命。结果肿瘤和正常组织的荧光发射特征峰均在625nm和695nm,HMME和PsD-007的最佳光动力诊断时间分别为3和6h。不同代谢时间的肿瘤组织荧光平均寿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检测血啉甲醚和癌光啉在鼻咽癌动物模型中的荧光特性,可以实时反映光敏剂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代谢情况,这对于确定最佳的光动力诊断时间具有指导意义。瞬态光谱的检测可为光动力诊断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 林慧韫李步洪谢树森
- 关键词:鼻咽癌光动力诊断光敏剂
- 藻胆蛋白色素肽与癌光啉光敏作用的比较实验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比较藻胆蛋白色素肽与癌光啉photofrinⅡ的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 ic therapy,PDT)效果与日光光敏作用。方法:分析藻胆蛋白酶解产物藻红蛋白R-PEβ亚基、藻蓝蛋白的CCP1、CCP3片段与photofrinⅡ的光谱特性,用MTT等方法检测其对小鼠S18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PDT杀伤作用及对小鼠骨髓细胞、水蚤的日光光毒性。结果:photofrinⅡ在250 nm-650 nm区间有多个吸收峰,在紫外光区有很强的吸收峰,而三种蛋白酶解产物的光谱较单一,其中R-PEβ亚基、CCP1在可见光区有1~2较强的吸收峰;当光敏剂在瘤体旁注射量为50μg/个(瘤体),He-Ne激光照射剂量为120 J/cm2,瘤体大小在直径为0.5 cm^0.7 cm,phofofrinⅡ、CCP1、CCP3在照射后7天的抑瘤率分别为61%、46%及81%;用广谱性碘钨灯为光源,当光敏剂的浓度为100μg/mL,光照剂量为45 J/cm2,photofrinⅡ对小鼠S180细胞及骨髓细胞的光敏杀伤作用分别为20%及33%,而R-PEβ亚基则分别为68%及95%;如果用100μg/mL的CCP1、CCP3、photofrinⅡ及不同照射剂量的碘钨灯为激发光源处理水蚤,结果发现,光毒性对水蚤生存率长短的影响具时间积累效应,在相同光照强度条件下,photofrinⅡ的光毒性最大,CCP3次之,CCP1最弱。结论:藻胆蛋白酶解产物R-PEβ亚基、CCP1、CCP3光谱单一、PDT作用效果良好、毒副作用弱且具一定的荧光活性可作为新一代光敏剂选择的对象。
- 黄蓓张平孙兆奇王广策
- 癌光啉、氦-氖光激光诱导鼠脑梗塞模型及光量子液疗干预的实验研究
- 该实验采用癌光啉+氦-氖激光照射成功制作了鼠脑梗塞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的体征、脑大体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光量子液疗(ultraviolet liquid irradiation,ULI)进行干预研究.结论:1.经研...
- 苗旺
- 关键词:脑梗塞光量子液疗癌光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原
- 文献传递
- 癌光啉放射增敏治疗食管癌的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应用光敏剂作为放射增敏剂探索其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血卟啉衍生物癌光啉 (PSD 0 0 7)配合放射治疗对 194例食管癌做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 ,放射增敏组及单纯放射组各97例。 2个组均采用60 Co或直线加速器常规照射 ,放射增敏组剂量为 6 5~ 73Gy ,单纯放射组为 6 5~75Gy。随访率为 97.4%。 结果 中位生存期放射增敏组为 2 6 .7个月 ,单纯放射组为 14.9个月 (P<0 .0 5 )。 1,3,5年生存率放射增敏组分别为 75 .3% ,38.1%及 2 0 .6 % ,单纯放射组分别为 5 4.6 % ,2 5 .8%及 10 .3% (P <0 .0 5 )。结论 癌光啉配合放射治疗食管癌可提高疗效 。
- 苏璧泓林祥松李云英王捷忠李建成
- 关键词:癌光啉食管肿瘤放射增敏远期疗效
相关作者
- 陈洪丽

- 作品数:28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癌光啉 光动力疗法 杀伤作用 医用光学 低能量激光
- 李迎新

- 作品数:346被引量:4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光动力疗法 激光 光动力 光敏剂 弱激光
- 阴慧娟

- 作品数:124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光动力疗法 血卟啉单甲醚 光动力 光疗 光动力治疗
- 王宏

- 作品数:98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存储介质 一氧化氮 单细胞凝胶电泳 电阻抗断层成像
- 李建成

- 作品数:180被引量:663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肿瘤 食管癌 放射疗法 术后放疗 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