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5 篇“ 疫源地 “的相关文章
1970—2019年宁夏盐池县鼠疫 自然疫源地 监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1970—2019年宁夏盐池县动物鼠疫 监测及调查数据,为该地区自然疫 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鼠疫 主要宿主密度调查采用坑式布夹法,夜行鼠调查采用5 m夹线法;鼠体蚤的调查采取梳检鼠体表方法;取血进行鼠疫 血清学检测;收集1970—2019年鼠疫 相关调查数据和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0—2019年长爪沙鼠总平均密度为2.62只/hm^(2),各年度平均密度波动在0.48~40.59只/hm^(2)之间。夜行鼠调查总平均捕获率为7.57%。各年度小型鼠捕获率波动在3.13%~15.26%之间。鼠体总平均染蚤率为20.28%,各年度鼠体染蚤率波动范围在5.51%~66.42%之间;总平均蚤指数为0.41,各年度蚤指数波动在0.16~1.46之间。检出鼠疫 菌267株,其中动物检菌233株,鼠疫 媒介检菌34株。鼠血清学检测阳性49份,阳性为0.27%。结论盐池县动物鼠疫 流行分布在花马池镇、高沙窝镇和王乐井乡,核心区在花马池镇;动物间鼠疫 共发生10个年次的流行,存在明显的间隔期,最长的为16年,最短的4年。 范海华 武海娅 张涛关键词:自然疫源地 动物鼠疫 蚤指数 鼠疫菌 基于生态位模型多房棘球绦虫自然疫源地 分级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位模型多房棘球绦虫自然疫源地 分级预测方法,包括:S1:获取多房棘球绦虫自然疫源地 监测点数据以及地理环境数据;S2:对地理环境数据做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地理环境风险因子数据;根据筛选的地... 付永 孟茹 王国超 郭志宏 朵红 张学勇 李志 沈秀英 马怡隽云南家鼠鼠疫 疫源地 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家鼠鼠疫 疫源地 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芒市、梁河县、弥勒市3个家鼠鼠疫 疫源地 16个自然村320户家庭,采用水盘法捕获地面游离蚤,在室内每户布放10个水盘,连续布放2夜。采用自制问卷收集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潜在影响因素。在R4.3.0软件下,采用跨栏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的因素。结果320户家庭2夜共布放水盘6400盘/夜,44户捕获地面游离蚤,感染率为13.75%(44/320),捕获地面游离蚤136只,蚤指数为0.021(136/6400),优势蚤种为猫栉首蚤指名亚种,占61.76%(84/136),印鼠客蚤和人蚤各占19.12%(26/136)。经多因素跨栏Poisson回归分析,其他地面类型、垃圾倒在户外、养猫、有鼠类和蚤类活动痕迹的家庭,室内地面游离蚤捕获概率分别是相应参考组的4.39、3.16、3.09、3.08和2.29倍,傣族家庭室内地面游离蚤捕获概率是汉族家庭的0.30倍;弥勒市、傣族、养鸡和周围有房屋的家庭,室内地面游离蚤捕获数量分别是相应参考组的3.84、2.95、7.58和5.37倍,外出务工、其它地面类型、有灭鼠行为的家庭,室内地面游离蚤捕获数量分别是相应参考组的0.32倍、0.45倍和0.28倍。结论云南家鼠鼠疫 疫源地 室内地面游离蚤丰盛度受家庭基本情况、室内外环境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为避免蚤传疾病传播给人,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降低室内地面游离蚤的丰盛度。 陈艳 罗云燕 伏蓉 郭双玲 何萍 刘平果 罗依 尹家祥关键词:地面游离蚤 影响因素 新疆山地鼠疫 疫源地 多样性对动物鼠疫 流行影响的研究 魏文宇乌兰县鼠疫 自然疫源地 分离鼠疫 菌株CRISPR基因分型研究 2024年 目的应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基因分型方法,对乌兰县分离鼠疫 菌株进行CRISPR基因分型分析,以了解该地区鼠疫 菌CRISPR类群和基因型。方法复苏培养乌兰县1966—2010年取自鼠疫 患者、媒介昆虫和喜马拉雅旱獭的63株原始鼠疫 菌株,提取其DNA,设计CRISPR的YPa、YPb、YPc 3个位点引物,利用PCR技术,对以上位点进行扩增,测定其扩增产物核酸序列并进行综合分析,将测得的CRISPR序列与文献最新报道的CRISPR Dictionary和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探索是否存在之前未出现的CRISPR间隔(spacer)类群和基因型别,分析菌株间可能的进化关系,最终确定乌兰县喜马拉雅旱獭鼠疫 自然疫源地 鼠疫 菌菌株的CRISPR基因库。结果63株鼠疫 菌在3个CRISPR位点上共有16种spacer,其中YPa位点9种、YPb位点4种、YPc位点3种。63株鼠疫 菌可被分为6个基因型,分别为G26-a1′、G26-a1′a4^(-)、G22-a4^(-)、G22、G22-a1′a4^(-)、G7,归为4大CRISPR类群,分别为Ca35′、Ca7、Ca7′、Cb4。Ca35′是该地区主要流行类群;Ca7和Ca7′分布在乌兰县东部的铜普镇和茶卡镇;Cb4仅存在于赛什克地区。结论青海省乌兰县鼠疫 菌种群结构相对稳定,以Ca35′为主要种群,G26-a1′型为主要基因型,呈现显著的地区聚集特征,今后可以利用CRISPR基因分型技术加强该地区鼠疫 溯源检测和防控工作。 张琪 杨晓艳 辛有全 靳娟 李胜 柏吉祥 张晓璐 李广辉 代瑞霞 何建关键词:鼠疫菌 基因分型 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 自然疫源地 巴尔通体感染情况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巴尔通体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 自然疫源地 鼠类动物种群中的分布及流行特征,并研究巴尔通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进化关系,为预防控制巴尔通体的人间感染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和杭锦旗郊区采用夹夜法采集鼠类,核酸提取试剂盒提取鼠类啮齿动物肝脏组织样本DNA,应用PCR对样本核酸gltA、ftsZ、ITS基因进行检测,电泳阳性PCR产物测序,获得序列使用MEGA 11.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病原体的种类。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分析不同鼠种巴尔通体感染率的差异。结果2021—2022年,共采集鼠类175只,形态学鉴定为7种。经gltA基因检测,巴尔通体阳性率为42.86%(75/175)。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 疫源地 鼠类中携带的巴尔通体为沙鼠巴尔通体(Bartonella gerbillinarum)、念珠菌巴尔通体(Candidatus B.negeviensis)、克拉斯诺夫巴尔通体(B.krasnovii)、格拉汉姆巴尔通体(B.grahamii)、汉赛巴尔通体(B.henselae)和B.washoensis,共计6种。长爪沙鼠、达乌尔黄鼠、黄兔尾鼠、黑线仓鼠、五趾跳鼠、子午沙鼠等6种检出阳性的鼠类间巴尔通体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此次研究检测到的巴尔通体阳性率较高,物种丰富,包含可感染人的格拉汉姆巴尔通体和汉赛巴尔通体,且存在感染宿主特异性。 刘洋 李建云 刘芳 张喆 张娇关键词:巴尔通体 遗传进化 鼠类 河北省鼠疫 自然疫源地 康保牧场小型鼠种群分布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河北省鼠疫 自然疫源地 康保牧场2005—2023年小型鼠监测数据,掌握小型鼠种群分布特征,为准确开展小型鼠监测工作及动物鼠疫 疫 情预测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10分析2005—2023年小型鼠监测数据,对种群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23年布夹39 900捕鼠825只,隶属于2科7属9种,平均捕获率2.06%,黑线仓鼠为优势鼠种;平均捕获率存在年际波动,季节变化为“单峰型”;平均捕获率由高到低的生境依次是人工草场(2.86±1.47)%、山坡(2.67±2.64)%、草滩(2.19±0.89)%、林带(2.10±1.79)%、荒地(1.92±1.32)%、垄岗(1.91±1.06)%、耕地(1.85±1.58)%,以山坡波动最大;平均捕获率随地势降低,由东北向西南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河北省鼠疫 自然疫源地 康保牧场小型鼠种群分布不均,加强疫源地 秋季灭鼠可有效控制小型鼠种群密度,加强高密度生境及重点区域监测可提高小型鼠监测质量。 闫萍 康东梅 陈永明 牛艳芬 刘广 闫东关键词:鼠疫 种群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潜在鼠疫 自然疫源地 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 自然疫源地 (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 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 自然疫源地 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和样方法捕获鼠类,对捕获鼠类及其媒介蚤类进行分类、鉴定;开展鼠疫 病原学检测;使用Excel 201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应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崇礼区,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42000夹次,捕鼠515只,捕获率为1.23%;样方法调查20个样点,未捕到鼠;获鼠体蚤218只,蚤指数为0.42;在鼠体内均未检出鼠疫 菌。在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14844夹次,捕鼠304只,捕获率为2.05%;样方法共调查1060 hm^(2),捕鼠231只,平均鼠密度为0.22只/hm^(2);获鼠体蚤821只,蚤指数为1.53;在鼠体内共检出鼠疫 菌6株,其中分离自长爪沙鼠3株、黑线仓鼠2株、黑线毛足鼠1株。崇礼区黑线仓鼠平均鼠密度明显低于康保县(Z=-2.309,P<0.05)。结论崇礼区与康保县的鼠种和媒介蚤类构成有明显不同,自然地理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崇礼区发生原发性动物间鼠疫 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刘晓伟 周松 闫东 陈永明 杨顺林 王海峰 刘冠纯 杜越聪 杨晓燕 刘广 高彦平 王医 杜国义 史献明关键词:鼠疫 自然疫源地 宿主 甘肃省2012-202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甘肃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自然疫源地 现状特征。方法收集2012-2022年甘肃省HFRS病例数据和啮齿类动物(鼠类)密度监测资料,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调查疫源地 特征。结果2012-2022年甘肃省共报告HFRS病例869例,死亡4例,年发病率在0.05/10万~1.21/10万之间,病例主要分布于甘肃省东部的平凉市、东南部的天水市、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以及中部以南的定西市;20~60岁年龄组居多,男女性别比为1.85∶1(564∶305),职业以农民(61.80%,537/869)、牧民(19.79%,172/869)和学生(6.33%,55/869)为主。野鼠型发病以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啮齿类宿主动物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为主,汉滩病毒携带率分别为2.79%(21/754)、0.42%(5/1179)和0.31%(2/643)。甘肃省目前确定了3个疫源地 ,其中2个分别是平凉市和甘南州的新发疫源地 ,另1个为定西市的老疫源地 。结论甘肃省南部、中部以南和东部地区是目前主要的HFRS疫源地 ,宿主动物以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为主,病毒基因型为汉滩病毒。病例报告地区应加强疫 情的监测,疫 情重点地区应强化和落实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HFRS带来的危害。 魏孔福 刘新凤 苟发香 王旭霞 姜中毅 李治平 张晓曙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疫源地 2007—2022年北京市恙虫病病例三间分布及疫源地 现况 2024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7—2022年恙虫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分布特征,描述病例的空间聚集特征,分析北京恙虫病疫源地 现况。结果2007—2022年北京市累计报告1307例恙虫病病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北京市恙虫病病例主要集中在9—11月。病例年龄范围10~91岁,年龄均数(56.58±13.31)岁,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4.45%(973/1307)。北京市病例分布范围呈扩大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全局Moran′s I为0.208765(P<0.05),表明恙虫病在北京市呈现空间聚集特征,且存在空间正相关,病例主要聚集在平谷区,平谷区存在聚集性。结论北京市恙虫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做好传播媒介消杀工作,并针对高危人群开展防病知识宣教,降低恙虫病发病率和疾病负担。 田丽丽 张继松 李爽 李爽关键词:恙虫病 疫源地 流行病学 聚集性
相关作者
史献明 作品数:145 被引量:363 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北省鼠疫防治所 研究主题:鼠疫 河北省鼠疫 自然疫源地 鼠疫菌 长爪沙鼠 杨晓艳 作品数:161 被引量:385 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菌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自然疫源地 流行病学 杜国义 作品数:116 被引量:278 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省鼠疫防治所 研究主题:鼠疫 河北省鼠疫 自然疫源地 长爪沙鼠 鼠疫菌 辛有全 作品数:156 被引量:407 H指数:12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菌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自然疫源地 流行病学 何建 作品数:110 被引量:276 H指数:8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研究主题:鼠疫 鼠疫菌 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自然疫源地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