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3篇“ 生长发育观察“的相关文章
- 一种琥珀蚕生长发育观察装置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琥珀蚕生长发育观察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昆虫饲养和生长发育观察技术领域,包括:立体网罩、透明观察窗、弹簧支撑杆、拉链门和收缩套口,所述透明观察窗设置在所述立体网罩的左端,所述立体网罩的右端设置有环形支撑圈,所...
- 胡昌雄杨星莹李星星李涛刘硕白旭刘增虎杨伟克
- 鄂尔多斯地区不同品种羔羊生长发育观察
- 为了给当地养殖户提供科学养羊理论与实践基础,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不同品种集约化养殖的131只羊羔初生40天内的生长发育趋势进行比较。通过在不同阶段,改变饮食结构,测量体重与身体维度的方法。结果发现40天内鄂尔多斯蒙古羊及...
- 阿勇嘎
- 关键词:羔羊舍饲发育诊治
- 文献传递
- 笼养白颊长臂猿幼猿生长发育观察被引量:4
- 2020年
- 本文以济南动物园人工饲养繁殖的白颊长臂猿为研究对象,从长雌、雄长臂猿的外观、毛色、体重、运动能力等各项指标入手,对其繁殖技术和幼猴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白颊长臂猿8月龄前基本为浅棕褐色;1岁半变为全身黑色,具白颊;雌性幼猿自3岁3个月中开始黑色体毛出现棕色体毛,直到7-8岁变为成年雌性体色浅棕褐色,雄性幼猿体毛变为黑色后,不再发生变化;(2)幼猿1岁龄时,白天在母猿怀中时间仍占一半左右;1岁半时,才能完全独立进行各种活动;(3)幼猿7岁左右,体形、体重才能基本接近成年猿。
- 尹占龙郭爱霞杨忠财
- 关键词:笼养生长发育
- 大鳞鲃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为系统掌握大鳞鲃发育早期各个阶段的形态特征,对大鳞鲃出膜后的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进行连续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初孵大鳞鲃仔鱼全长6.80~7.26 mm,肛门未开口,为内源性营养;出膜后3天开始少量摄食,混合营养;出膜后9天,卵黄囊吸收完毕,完全消失,开始营外源性营养;19日龄时各鳍形成;55日龄时各鳍发育完善,身体布满鳞片,形态与成鱼相似。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全长生长曲线模型为L=0.747t+6.168(R2=0.977),体重和全长关系曲线模型为W=0.003L3.346(R2=0.997)。本研究通过了解大鳞鲃的早期发育特征进一步丰富其早期生活史资料,并对其苗种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 安丽孟庆磊朱树人李娴付佩胜朱永安
- 关键词:仔鱼稚鱼幼鱼生长发育
- 娟姗牛与甘南牦牛杂交后代(娟犏牛)的生长发育观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本试验采用娟姗牛冻精杂交改良甘南牦牛,以生产优质娟犏牛,提高犏牛生产性能。[方法]对杂交一代(娟犏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测定,并与同龄牦牛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公娟犏牛犊初生、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分别比同期公牦牛犊体重增加7.05kg、43.03kg、64.06kg和74.30kg,分别提高了52.81%、58.58%、78.82%和54.54%;母娟犏牛犊体重分别增加6.17kg、34.80kg、55.24kg和65.95kg,提高了47.94%、48.03%、70.88%和51.61%,差异极显著(P﹤0.01)。公、母娟犏牛初生到6月龄、6月龄到12月龄、12月龄到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533.78g和490.06g、160.28g和144.00g、362.22g和336.44g。0-18月龄娟犏牛犊公、母平均日增重比同期当地牦牛犊分别提高124.59g和110.70g,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用娟姗牛冻精杂交改良甘南牦牛,杂交后代(娟犏牛犊)的体尺、体重均明显增加,体格较大,体质结实,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死亡率低,表现出了明显的杂交优势,杂交效果显著。
- 郭淑珍马登录李保明包扎西加措张潭瑛徐庚全张红霞王立斌拉毛杰布王文飙赵维义王杰峰杨江海赵光平石少英邱玉良
- 关键词:娟姗牛甘南牦牛生长发育
- 太子参种子苗生长发育观察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究太子参种子苗生长发育特性和规律。[方法]采用实地考察、种子育苗及移植的方法,用盆栽处理,每10~30 d对实验组15株太子参种子苗的高度、叶数、开花和结实及块根生长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测量和记录,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处理。[结果]太子参种子苗当年生长株高为10~12 cm,叶片数16~22片,开花1~2朵,闭锁花2~27朵,既具有开花结实的有性生殖,又有不定根膨大形成块根的无性生殖发育过程。[结论]可为太子参生产栽培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黄胜君
- 关键词:太子参种子苗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生物学特性
- 6个龙眼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观察及果实品质比较被引量:3
- 2017年
- 以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杂交2-7和桂龙晚龙眼为材料,研究6个龙眼品种(品系)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和果实品质,了解6个龙眼品种(品系)在贵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1)从6个龙眼果实纵径生长变化曲线可以得出: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2-7龙眼果实纵径变化呈现"快-慢-快-慢"的规律,而杂交1-3则为"慢-快-慢",桂龙晚果实纵径变化为"慢-快-慢-快"的规律;石硖、桂明一号、越南迟熟、杂交1-3和杂交2-7龙眼的果实横径基本保持平稳的增长速率,而桂龙晚果实横径变化呈现"慢-快-慢-快"的规律;(2)6个龙眼品种果实品质方面,桂明一号果实纵横经和单果重最大,其次是杂交2-7,再者是越南迟熟和桂龙晚,四个品种果实均比石硖龙眼大,杂交1-3果实最小;在可食率方面杂交2-7最高,桂明一号、石硖居中,其余品种均比石硖的可食率低,越南迟熟可食率最低;在可溶性固形物方面杂交1-3最高、其次是石硖和杂交2-7,其余品种的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不相上下;成熟期最早的是石硖龙眼,其次是杂交1-3和杂交2-7,再次是越南迟熟和桂明一号,桂龙晚表现特晚熟。
- 黄春亮陆驰黄立平甘敏健黄永祥李鸿莉
- 关键词:龙眼果实生长发育
- 一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观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植物根系生长发育观察装置。该装置包括培养承载箱和根系培养试管,所述培养承载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内设置有LED灯以及上箱体调温器;下箱体设置有下箱体调温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层,所述根系...
- 杨德龙刘媛田甜常磊程宏波栗孟飞杨秀玲陈菁菁柴守玺
- 文献传递
- 子午沙鼠的室内生长发育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对驯养第4代的子午沙鼠进行生长发育和行为观察.方法 对出生至150日龄子午沙鼠进行外观形态、体质量、体长、尾长和后足长测量,测量自我体温调节能力,观察记录形态特征和行为变化.结果 0~5日龄由无毛至出现被毛,外观形态变化大;6~13日龄体毛增长,活动量逐渐增加;14日龄开始睁眼;17日龄开始取食饵料,饵料比例逐渐增加,吸乳量减少;25日龄前体温调节机制尚不成熟;30日龄雌、雄体体质量增长出现分化,雄体略大于雌体;70日龄后雌、雄体增长缓慢,基本达到体成熟.结论 依据该鼠的行为和生长发育特点,其生长发育期划分4个阶段:初生~ 24日龄为乳鼠阶段,25 ~ 40日龄为幼鼠阶段,40 ~ 70日龄为亚成体阶段,70日龄以上为成体阶段.
- 廖力夫徐艺玫黎唯史深
- 关键词:发育生长率
- 吉林省临江市老岭南麓款冬花生长发育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分布于吉林省临江市老岭南麓的野生款冬花花蕾进入9月后迅速生长,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发育较快,晚秋花蕾发育较好,春季款冬花葶发育随花的发育逐渐增高,花葶高和鳞片叶数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变异系数变化较大,花葶高与鳞片叶数之间相关在不同海拔高度均较高,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车宏伟张文强王绍鹏刘知源胡全德李宜平
- 关键词:款冬花蕾花葶
相关作者
- 田龙宾

- 作品数:34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鞣制 黄牛 鞣制工艺 结合鞣 生长发育
- 张军

- 作品数:73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佛山 药用植物 栀子 资源调查 资源现状
- 董万福

- 作品数:79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花猪 体重 体尺 饲养管理 选育
- 周新龙

- 作品数:6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死亡 患儿 转归 住院 抢救
- 赵振民

- 作品数:10被引量:2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减数分裂 精母细胞 精子发生 种间杂交 种间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