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4篇“ 生殖系感染“的相关文章
- 某院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淋菌和非淋菌感染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性传播疾病(STD)是目前世界流行最广的一类传染病,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ozoa trachomatis,CT)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这三种病原体所致的泌尿生殖系感染是我国各地区流行的主要STD,其感染情况复杂,感染率、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为了解某院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以上病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流行特征,笔者对2013-2017年来某院皮肤性病科、泌尿外科、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淋菌和非淋菌感染患者的NG、CT、UU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张欠欠秦晓文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感染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
- 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炎症因子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与炎症因子,并分析临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7月于医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 4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筛选220例患者,根据术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145例与未感染组7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感染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145例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6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0株占72.73%,革兰阳性菌40株占24.24%,真菌5株占3.03%;年龄、导管留置时间、侵入性操作、术前应用抗菌药物及白细胞计数是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感染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分别为(83.06±9.28)%、(94.23±4.91)mm/h、(55.30±4.30)mg/L、(15.34±3.88)×109/L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规范手术操作,对患者实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预防和降低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风险。
- 陈莉华宋雯周进陈芬刘雪萍
-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因子影响因素
- 2013至2017年4542例泌尿生殖系感染者NG、CT和UU感染特点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探讨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三种性传播疾病(STD)病原体在宁夏泌尿生殖系感染者中的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患者4 542例,其中男性3 561例,女性981例,应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上述病原体,并分析结果。3种病原体总感染率为26.51%(1 204/4 542),NG、CT、UU单一病原体感染率分别为26.31%、15.21%和35.70%,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3.48%和37.51%,感染率有性别差异(P<0.01),NG、CT感染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UU感染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混合感染率为3.32%(151/4 542),男、女混合感染率分别为3.82%和1.53%,主要以CT+UU为主,NG+UU次之;从年龄分布来说,男性≤2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女性21~30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5年来NG、CT和UU感染率呈上升趋势。泌尿生殖系感染者中NG、CT、UU感染情况严重,男性易感NG和CT,女性易感UU,同时,混合感染也较常见,提示应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以防漏检。
- 何学虎梁小燕董洁赵倩颖赵玥郭雅琪师志云张玉英赵志军
- 关键词: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
- 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防治策略
- 2017年
- 目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出现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找出临床防治策略。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15.91%)术后发生泌尿生殖系感染,和留置尿管选择不合适、留置时间处理不当、手术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以及护理工作未做到位等有关;14例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已经康复出院,未出现膀胱刺激症状。结论对采取有效的相应的措施,对降低前列腺切除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率是非常有帮助的,且能够促进患者尽早的康复。
- 张铁辉
-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泌尿生殖系感染
- 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临床防治策略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影响因素及其防治策略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2016年实施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5.0%,主要原因为留置尿管选择不合适、留置时间处理不当、手术过程中操作不规范等等。结论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生殖系统感染影响因素较多,因此需要加强管理以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 李东新张静静
-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泌尿生殖系
- 泌尿生殖系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泌尿生殖系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泌尿生殖系感染的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对20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个人基本身体情况进行检查,取中段尿液进行分离培养,对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观察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出来的130株致病菌,其中格兰阴性杆菌55株,格兰阳性杆菌25株。其中格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所占比重为10.0%,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重为7.0%,肠球菌属所占比重为6.2%,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重为5.4%,葡萄球菌属所占比重为2.4%;药敏试验除格兰杆菌以外,分离率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结论泌尿生殖系感染致病菌主要为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等;五种致病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氨苄西林、氧氟沙星、青霉素等的耐药性都非常高,临床应当注意合理用药。
- 吕福文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药敏实验分析
- 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感染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检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尿液中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感染状况,并进一步了解CT、NG、UU病原体在深圳市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疑似泌尿系统感染的609例患者(其中男305例,女304例)尿液,并选取其中108例患者同时采集尿液、分泌物,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NG、UU。结果 CT、NG、UU在分泌物及尿液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UU阳性率最高,为42.04%(256/609);CT+NG+UU感染患者感染率为0.33%(2/609);CT+UU感染是双重感染中最高,为2.63%(16/609)。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为:29.18%(89/305)、14.10%(43/305)、52.45%(160/305);女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分别是:3.29%(10/304)、2.63%(8/304)、31.58%(96/304)。〈20岁者CT、NG、UU阳性检出率为64.00%,20~29岁者为63.16%,〉29~39岁者为63.34%,〉39岁者为75.00%。结论采用尿液和分泌物检测CT、NG、UU的检出率基本一致;CT、NG、UU的感染率后者明显高于前二者,混合感染以CT+UU感染率最高;男性患者CT、NG、UU感染率均高于女性。
- 罗艺徐文莉张洪德李康廖长征
-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尿液沙眼衣原体淋球菌解脲脲原体
- 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策略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研究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及控制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系感染的防治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78例,记录感染发生情况,并对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于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178例患者中有2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5.7%;感染类型包括:肾脓肿5例(17.86%)、附睾炎7例(25.00%)、肾盂肾炎9例(32.14%)、膀胱炎5例(17.86%)、肾脓肿合并附睾炎2例(7.14%).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d、合并其他疾病、留置尿管时间>3d、手术操作不规范、术前行导尿术及术前未应用抗生素预防.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发生率高,医务人员应结合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严格控制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发生.
- 张彦君
-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泌尿生殖系感染
- 女性泌尿生殖系感染病原学分析及支原体药敏试验
- 2015年
- 目的研究女性泌尿生殖系真菌及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其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378例疑似真菌性阴道炎或有不洁性史女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真菌及支原体的定性检测和支原体的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阳性218例,完成了8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敏感试验较高药物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甲砜沙星,各药物之间敏感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 周斐刘莉
- 关键词:真菌支原体药物敏感试验
- 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 2014年
- 目的研究前列腺电切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本院泌尿外科近年收治前列腺良性增生50例,均行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总结术后泌尿生殖系感染情况及对症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围术期共发生并发症22例(50%),其中泌尿生殖系感染14例,占并发症的63.6%。结论所有并发症均对症治疗均治愈,不影响手术效果。
- 张士龙
-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泌尿生殖系感染
相关作者
- 孙莹璞

- 作品数:473被引量:3,619H指数:2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结局分析
- 朱启锭

- 作品数:19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绒毛膜 马鞭草 HCG 抗早孕 分离纯化
- 徐淑屏

- 作品数:18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 呼吸道合胞病毒 疑似 SARS 确诊
- 王正慧

- 作品数:16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恶心呕吐 预后 恩丹西酮 格拉司琼 化疗患者
- 史恩祥

- 作品数:77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输血 输卵管妊娠 解脲支原体 血站 军队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