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76篇“ 生死观“的相关文章
- 浅谈张载的生死观
- 2024年
- 在宋明理学家中,张载是较早建构了系统的生死观的一个哲学家。他的生死观主要在《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中记载,张载的生死观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他的生死观主要以气为基点,对儒释道三家生死的观点进行批判继承作为他生死观提出的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生死观的内涵,将生死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把儒家对生死的看法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 黄永泽黄春燕
- 关键词:生死观
- 老子《道德经》生死观探微
- 2024年
- 生和死的问题是人类追寻的永恒话题,并不是今天才开始重视的问题,早在距今几千年的春秋和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便开始了对生和死的探索。先秦儒家,他们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提出了重生贵生、知命安死的生死观,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一部分。先秦道家,他们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提出了道法自然、死而不亡、齐生死、不生不死的思想,向人们述说着自己对生、死的深刻理解。本文从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来追寻老子对道—生之本然、归根复命、死而不亡的生死观。
- 吴光美
-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生死观
- 从华为的企业生死观说起
- 2024年
- 企业的生存定律是:知道你吃谁,决定你的成长;知道谁吃你,决定你的生存!活下来的华为每次谈到企业,总少不了华为--要说活得不易,恐怕少有比华为更难的了;可要说活得给力,也非它莫属!曾占营收半壁江山的华为手机业务销量一度暴跌88%,几被置于死地;但2023年8月29日悄然上市的Mate 60 Pro引爆舆论话题,大大鼓舞了国人士气。
- 杨杜
- 关键词:华为生死观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
- 2024年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与死的现象具有客观性、必然性、不可逆转性。中国文化体系的开放性使得儒释道三家思想能够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会通共生的格局,随着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和社会发展,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也在长期碰撞交流中逐渐互融互补,共同形成了生死认知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哲学和人生智慧,为当下认识生死和理解生命价值提供了有益借鉴。
- 陈松友
- 关键词:生死观
-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 2024年
- 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西方哲学思维的领头者,他们生于相似的时期。虽然二者生前都郁郁不得志,但他们对于中西文化的影响是无人可以望其项背的。本文旨在从二者对于生死问题以及死亡价值、超越生死的认知方面比较二人的生死观。有助于深刻了解到中西方哲学家对于生死哲学的差异,同时,探讨了生命与死亡的共同价值路径,并为探索生死问题提供了新的着眼点。
- 马钰馨王喆李坤昊
-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生死观
- 基于孔子生死观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 生死问题是人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不同时代的人对生死的理解具有不一样的看法,因此,生死问题是常谈常新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工作,并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但新时代大学生...
- 盛倩菲
-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
- 从葬礼仪式探寻白裤瑶的生死观
- 2024年
- 南丹白裤瑶的葬礼仪式个性鲜明,有严格的禁忌,规模盛大,环节繁多,信仰多元,仪式中的砍牛祭葬及击鼓送灵场面震撼人心,象征符号指向分明。生的热烈、死的庄肃,都凝聚在葬礼仪式行为之中。整个葬礼仪式折射出白裤瑶人坦然面对死亡和珍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 蒙祖演李妮娜许金廷
- 关键词:白裤瑶葬礼仪式生死观
- 东千佛洞第2窟涅槃经变与西夏生死观
- 2024年
- 东千佛洞第2窟所呈现的涅槃经变,深刻反映出西夏时期对于生死观的独特理解。经过对窟内涅槃图像的剖析,发现窟主在创作过程中,特意选用了火焰纹以及孔雀、猴子等几种动物图像元素,体现出在密教影响下的涅槃思想。将“清信士”的图像融入涅槃经变的空间布局之中,并与窟内的现世救渡思想相互呼应,进一步展现出这一时期西夏信众往生净土的生死观念。东千佛洞第2窟的涅槃经变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艺术遗产,更是揭示西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观念的重要图像反映。
- 焦树峰
- 关键词:生死观
- 凝固的无助与恐惧——蒙克《病房里的死亡》生死观
- 2024年
- 《病房里的死亡》是蒙克“垂死的家人”主题绘画之一,描绘了人们生病的孤独画面,体现出人类在死亡面前的无法掌控感。该文旨在通过解析该作品的象征元素、人物构成和色彩对比三个层面,探讨画面背后折射的情感追寻,探寻蒙克在这幅作品中对生死观的独特表达及其深刻内涵。
- 刘青青
- 关键词:生死观
- 《大唐西域记》中死亡类词汇所见唐代人之“生死观”
- 2024年
- 《大唐西域记》是中古时期史料价值较高的地理史籍,记载了玄奘西游诸国的传闻见识,涉及疆域、山川、风土、宗教等多方面内容,是语言接触研究的重要历史文献。本文以《大唐西域记》中死亡类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词义进行初步分类,在训释字义、历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目标语料中死亡类词汇的基本面貌和后世的词义演变情况,从而研究佛教观念影响下的唐代人之“生死观”。
- 王长华王李洁
- 关键词:中古汉语《大唐西域记》生死观
相关作者
- 郑晓江

- 作品数:196被引量:64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生命教育 生命 生死哲学 现代人 生死智慧
- 陈艳萍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生死观 殉情 云南少数民族 宗教信仰 风尚
- 姜淑兰

- 作品数:44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生死观 思想渊源
- 郭荣君

- 作品数:9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生死观 儒家 现实关怀 伦理内蕴 传统孝文化
- 吴小美

- 作品数:46被引量:151H指数:6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老舍 老舍研究 生死观 文学研究 《晨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