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032篇“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相关文章
- 生态系统生态学
- 本书论述了生态系统的层级、服务、健康和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阐明了生态系统的物种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规律。
- 蔡晓明编著
- 关键词:生态系生态学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生态系统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
- 2024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高校作为生态学科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最前沿的主阵地,在传授学生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的理论技术和工程实践知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系统生态学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考核方式的实现路径,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据此,提出了“课堂学习—线上微课—实验技能—野外实习—国际化”的生态系统生态学课程教育教学体系,旨在为新时代我国高校生态学科相关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 原作强尹秋龙刘晨刘玉王芸芸贾仕宏陈艳龙
-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学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 生态地貌学研究动态: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交叉融合被引量:1
- 2022年
- 生态地貌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的概念,受到地貌学家、生态学家及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地貌在控制许多生态系统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生态系统又可以对许多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去几十年,在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交叉点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梳理地貌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相似的发展历程,讨论了两个学科相结合的必要性;归纳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两个学科融合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地貌过程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将生态地貌学与现行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建设及相关政策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地貌学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地球的地貌形态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拓展地貌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尺度,促进学科体系发展;深入研究生态地貌学,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及增强未来对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 王白雪程维明宋珂钰李浩
- 关键词:地貌学生态系统生态学跨学科
- 生态系统生态学 回顾与展望
- 本书反映国内外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前沿理论和技术成果。围绕生态系统营养级、物质-能量循环、污染物的生态行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生态系统恢复等核心理论问题以及技术与平台,作者对生态系统生态...
- 方精云
- 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随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总布局,"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等一系列理论和理念相继提出,国家、社会和公众把生态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方精云等,2018)。生态系统(ecosystem)概念由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1935)正式提出,其与2001年正式提出的地球关键带(criticalzone)概念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垂直尺度上(Richter&Billing,2015)。
- 温学发
-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学地球表层
- 新一代遥感技术助力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被引量:32
- 2020年
-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系统正处于剧烈变化中,生态学家需要从更大的时空尺度去理解生态系统过程和变化规律,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传统地面调查方法主要获取的是样方尺度、离散的数据,难以满足大尺度生态系统研究对数据时空连续性的要求。相比于传统地面调查方法,遥感技术具有实时获取、重复监测以及多时空尺度的特点,弥补了传统地面调查方法空间观测尺度有限的缺点。遥感通过分析电磁波信息从而识别地物属性和特征,反演生态系统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已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数据来源。近年来,随着激光雷达、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等新型遥感技术以及无人机、背包等近地面遥感平台的发展,个人化、定制化的近地面遥感观测逐渐成熟,新一代遥感技术正在推动遥感信息"二维向三维"的转变,为传统样地观测与卫星遥感之间搭建了尺度推绎桥梁,这也给生态系统生态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生态系统生态学向多尺度、多过程、多学科、多途径发展。因此,该文从生态系统生态学角度出发,重点关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并分别从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结合作者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的主要成果和该领域国际前沿动态,阐述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我国生态系统遥感监测领域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郭庆华胡天宇胡天宇徐可心杨秋丽孙千惠李玉美苏艳军
- 关键词:激光雷达
- 生态学研究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学
- 本书以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生态学为主视角,较广泛地涉及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的多个方面: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到空间格局分布特征,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到功能与服务,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保护到恢...
- 董鸣著
-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趋势——从“整体论与还原论的争论”看被引量:14
- 2018年
- 在生态学领域中,存在着生态系统整体论与还原论的争论。Tansley A.G.提出,生态系统是"准有机体"。Odum兄弟提出的"生态系统能量说"被广泛接受,但也受到质疑,称其为"还原论者的整体论"。基于对上述质疑的回应以及对生态系统整体论的追求,Patten B.C.等提出"生态网络理论",运用"网络‘环境子’分析"方法,试图从物理层面分析解决生物层面的"涌现性"问题。不过,这一理论也受到批判,认为其在探究符号化的现象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影响时,陷入了还原论困境。Jrgensen S.E.等更进一步,提出"系统论"的生态系统生态学,试图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网络"系统。这一理论受到生态学界高度重视,但是也存在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如何平衡能量视角和生物地球化学视角的问题。由上述争论可见,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趋势是从"物质实体"到"能量流动",再到"网络信息",最后到"开放系统"层层递进。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更好地定义生态系统整体性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能够体现生态系统整体性的方法,去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认识。
- 肖显静何进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有机体网络整体论还原论
- 遥感在生态系统生态学上应用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21
- 2017年
- 生态学正朝着区域和宏观尺度及定量化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学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遥感作为有效技术手段在生态学研究的应用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遥感的功能与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遥感技术与生态学结合切入点,不仅是遥感应用发展的需要,更是解决生态学问题的有益途径。对于非遥感专业的生态学研究人员及从事专业遥感的科研人员来说,生态学和遥感的结合还缺少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本文从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遥感技术的特点,综合论述遥感在生态学研究中的特点、历史发展及未来趋势。本综述主要针对于生态系统尺度以上生态学的研究,具体包括遥感在生态系统环境、生态系统生物组成、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流动及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应用。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论述了遥感与生态学研究有效结合的组分,同时论述了各套遥感数据在不同方面应用的优缺点,提出了遥感在生态学研究上应用的相关建议。
- 张扬建范春捆黄珂刘瑶杰俎佳星朱军涛
-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系统遥感生态过程
- 开创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奠基生态文明建设——纪念著名生态学家王如松院士诞辰七十周年被引量:14
- 2017年
- 王如松先生毕生致力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生态学发展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与导师马世骏先生共同创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开创了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新领域,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率先开展城市生态学与产业生态学研究,为生态学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基础发挥了引领作用。他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建设途径,探索了我国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王如松先生学术思想充满深邃的生态智慧、深厚的文化修养、富于科学远见的学术创新,所洋溢的爱国、爱民、爱科学的情怀,为后辈生态学工作者的楷模。
- 欧阳志云
-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家生态系统理论
相关作者
- 于贵瑞

- 作品数:444被引量:8,652H指数:5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涡度相关 碳 热带季节雨林
- 王秋凤

- 作品数:83被引量:1,671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陆地生态系统 碳 生态系统 涡度相关 氮
- 张秀芬

- 作品数:5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生态学 P 《资本论》 生态思想 生态学基础
- 杨萌

- 作品数:29被引量:26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大尺度 生态系统 生态学 生态 陆地生态系统
- 包庆德

- 作品数:193被引量:950H指数:1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哲学 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 环境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