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3篇“ 理想社会“的相关文章
理想社会”的开拓途径:对梁启超晚年讲演中“美育”思想的观照——兼看其在1926清华学校《书法指导》讲稿中的体现
2025年
20世纪初期,梁启超以开放的学术姿态面临中西文化融汇的局面,在其晚年的讲演活动中,以“趣味”为核心,“文化”为根砥,“科学”“美术”为中介,“育人”为目标的美育思想,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意识与西方近代美学思想整合成新的“主流走向”。关注美育对“新民”模仿能力和创造“智识”的启蒙作用,以适应于其理想社会的开拓需求,影响无远弗届。
黄汉霖
关键词:美育讲演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农耕文化与理想社会
2024年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展现了一个隐秘而和谐的世外桃源,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其独特的农耕文化底色和理想社会构建引发了广泛思考。文章通过解读《桃花源记》,深入探讨陶渊明作品中的农耕文化与理想社会构建。
苏娟
关键词:农耕文化理想社会
孟子理想社会实现途径的当代性解读
2024年
真题回顾,孟子劝说齐宣王“发政施仁”,并认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对理想社会实现途径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有什么可资借鉴之处?又有哪些不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施佳颖
关键词:议论文
启蒙理想 社会主义精神 世俗追求——论20 世纪80 年代小说中的三类女性婚恋观念
2024年
在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女性婚恋观念。一种是对“真爱”的追求。这种婚恋观体现了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幸福理想:充分张扬与肯定人的主体性和个人的价值追求。由于这种理想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着较大分歧,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很难落实。第二种是“社会主义新人”式的爱情。这种婚恋观体现的是官方的幸福主张:在物质生活充分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在精神领域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爱情观念最终因为官方的理论追求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纠缠以及与80年代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也难以实现。第三种是永恒而又世俗的婚姻。它体现的是普通民众的幸福理解: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不太考虑精神层面而主要侧重于物质追求的婚恋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顽强的生命力。但是,这种婚恋观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而且,由于其缺少对情感生活的积极体验和对人生意义的积极追问,在追求真正幸福的道路上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徐洪军
关键词:婚恋观念社会主义精神
老庄理想社会中所体现的正义原则
2024年
老庄思想产生于中国古代的特殊时期,其中所蕴含的正义原则,包括理想社会的自然原则、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无欲原则、社会公共权力运行的无为原则、社会利益分配的平均原则,深刻影响了后世社会制度的构建。从体系化的理想社会中解构出构建理想社会的主要原则,此类理想原则对指导我们现实社会制度的进一步构建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对社会制度正义性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影响。Lao-Zhuang Thought was born in a special period in ancient China.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embedded in it include the natural principle of an ideal society, the principle of non-desire in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principle of inaction in the operation of public power in society, and the principle of equ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interests. Lao-Zhuang Thought ha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system of later generations, and it still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stice of the social system today.
王昊哲
关键词:老庄思想正义原则
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
2024年
春秋时代,思想家们不断地提出各类治国方略来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社会。儒家学派的孟子就是其中之一。孟子倡导“仁政”即通过善待百姓使之顺从,同时获得天下人民的信赖与支持。他指出,只要统治者有不忍人之心,就一定能力行不忍人之政。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发展百姓的产业,如农桑养畜之类;再减轻他们的负担,如调整劳役时间,使其有充足时间投入生产。他还提出用文教提升百姓的道德水平,甚至以此抚蛮夷。不难看出,这是一种以君王为中心向外推恩的大家长制。
陈奕恺
关键词:不忍人之心儒家学派道德水平家长制
症候式解读——从《散步》到孔子眼中的理想社会
2024年
《散步》一文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从现有的研究中,更多把视角放在小处,从亲情与伦理角度来谈关于一家人散步,面对母亲与儿子不同的选择,“我”如何抉择的一件小事,其中不仅是对于传统孝道的追寻,更是蕴含着作者潜意识中无法察觉的文化追问。本文将从症候式阅读入手,结合作者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梳理文章脉络,以“民族领袖”与女性失语两处作为文本的“空白”与“缝隙”进行思考,探究文中所蕴含的儒家思想对于理想社会的建构以及在传统父权文化下的性别压抑。
耿蕊
关键词:《散步》儒家思想民族领袖
入世和出世:先哲对理想社会形态的探寻
2024年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中的先秦诸子学说,研习三篇文章的思想及背景,探讨先哲在探寻理想社会形态中的入世和出世思想,融通语文学习和经典文化,让经典文化内化为学生的文化自信。
程修平
关键词:文化自信
印尼作家乌玛尔·卡雅姆作品中的理想社会研究
乌玛尔·卡雅姆是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活跃于印度尼西亚文坛的作家,于1987年获得东盟文学奖的乌玛尔·卡雅姆文笔凝练,擅长营造戏剧般的故事氛围。乌玛尔·卡雅姆出身并成长于爪哇普利亚伊家庭,在受到爪哇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也...
潘炼
关键词:理想社会
“去家界”与人伦的重构:《大同书》理想社会观研究
在《大同书》中,康有为吸收佛学、西方进化论等思想,依托儒家“三世说”,描绘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太平善性之世”。康有为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而儒家的教化传统,向来重视血缘网络——以“家”为中心,无论“五伦”还是“三纲”,均...
刘文明
关键词:理想社会

相关作者

俞良早
作品数:367被引量:49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列宁 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 马克思主义 经典作家
滕云
作品数:8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理想社会 《边城》 边城 《乌拉尼亚》 意境
吴大新
作品数:26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研究主题:会计 政治观 理想社会 复式簿记 资本主义精神
张太原
作品数:90被引量:28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国民党 《独立评论》
吴雅思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经世致用 颜李学派 理想社会 伦理 责任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