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74篇“ 玉米茎基腐病“的相关文章
一株核粒链霉菌SM3-7及其在防治玉米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核粒链霉菌SM3‑7,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866,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sclerogranulatus。该菌株于2022年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
姚锦爱黄鹏刘文德吴瀚翔张杰侯翔宇余德亿
玉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玉米是一种以真菌侵染为主的害,在我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玉米是典型的高产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饲、工业原料,在食品、医疗以及化工等行业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种植模式、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玉米表现出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并且给种植户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玉米原菌种类与优势致菌、侵染过程、致力、致机理、生物学特性以及玉米性鉴定等方面阐述了国内玉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玉米综合防治策略。
韩佩珆陈晓露李东育王春巧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侵染过程致病力致病机理生物学特性
防治玉米的拌种药剂筛选被引量:1
2023年
2019—2021连续3年在山西省大同市开展药剂拌种防治玉米试验。综合3年的调查结果发现,在供试的5种拌种剂中,以3.5%咯菌·精甲霜悬浮剂、25%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58%甲霜·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对玉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咯菌·精甲霜处理太育1号玉米种,防效果为88.26%~90.26%,较清水对照增产14.76%,为各处理最高;霉·福美双、甲霜·福美双处理防效为79.22%~85.34%;各拌种处理对玉米安全,苗期长势及出苗率未受不良影响。
李荣峰姚继唐张国恒田玲苏志峰龚莉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药剂拌种
玉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2023年
玉米又被称为玉米青枯,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成为继丝黑穗玉米大斑玉米小斑之后的主要害。特别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业上逐渐普及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将玉米原菌带到农田中,导致原菌不断增加,无形中提高了害的危险性。河南省作为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连作生态区的主要区域,播种面积为300万hm^(2),8月高温高湿条件给玉米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张春丽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秸秆全量还田玉米连作
一株防治玉米的生防细菌BV23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防治玉米的生防细菌BV23及其应用,本发明从玉米根际分离到126株细菌中筛选出一株能有效防治玉米的生防菌株BV23,该菌株能够有效抑制玉米菌的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和孢子萌发;在2次盆...
王爽李永刚李伟群孙磊陈雪丽郝小雨袁海峰
防治玉米的生物种衣剂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一株耐盐芽胞杆菌YG2菌株于2021年11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3738。利用耐盐芽胞杆菌YG2菌株制备生物种衣剂的方法,包括制备种子液、制备发酵液和制备生物...
任璐赵晓军周建波殷辉秦楠田淑嫒孙江伟
芽胞杆菌种衣剂对玉米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的促生作用
2023年
为明确玉米内生细菌YY4和YG2菌株的生防应用潜力,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两者对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拟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学特征、16S r DNA及gyrA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将菌株YY4与YG2的发酵液以体积比4∶1混合,再添加助剂制成生物种衣剂,设置3种药种质量比(1∶40、1∶50和1∶60)进行田间促生作用及防治效果的测定,并分析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YY4菌株对禾谷镰孢菌和拟轮枝镰孢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2.32%和59.83%,YG2菌株的抑制率则分别为63.40%和60.72%;YY4菌株被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YG2菌株被鉴定为耐盐芽胞杆菌B.halotolerans;这2株芽胞杆菌混合制成的生物种衣剂按药种质量比1∶50包衣处理后15 d,玉米的出苗率和株高分别为74.43%和5.16 cm,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和化学种衣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及15.5%福美双·克百威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且该处理对玉米的防治效果达68.89%,玉米产量分别较空白对照和15.5%福美双·克百威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显著提高了26.67%和31.72%。表明芽胞杆菌YY4和YG2混合制成的生物种衣剂在生产上可用于防治玉米
任璐田舒媛吕红殷辉秦楠赵晓军
关键词:芽胞杆菌玉米茎基腐病种衣剂生物防治促生作用
玉米生防细菌筛选、特性研究及玉米品种抗鉴定
玉米玉米产区的重要土传害之一,引起该害的主要原菌包括镰孢属和霉属菌物。该害通过危害玉米部,造成玉米减产并危害粮食安全,部分种类的菌分泌的毒素还会危害人畜健康,因此做好玉米的防治十分...
何英琪
关键词:禾谷镰孢抗病性鉴定
多粘类芽孢杆菌NPDY05-8对玉米的防治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明多粘类芽孢杆菌NPDY05-8灌施土壤后对玉米的防治效果,及该菌在土壤中定植情况和对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以未灌施菌株NPDY05-8和种植花生轮作的土壤为对照,对灌施多粘类芽孢杆菌NPDY05-8试验地土壤的细菌及真菌群落组成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该菌株对玉米的田间防治效果在2021年达90.92%,2022年达95.68%,显著优于化学药剂的防效。土壤菌群分析结果显示菌株NPDY05-8能够在土壤中定植,且长期存在于土壤当中。施用菌株NPDY05-8一年Y1和30日Y2的土壤细菌多样性OTUS分别为1 096个和1 149个,均高于未施用菌株的土壤Y3的973个及轮作土壤的941个;赤霉菌属的丰度Y1为4.15%、Y2为8.76%,均低于未施用菌株的土壤Y3的17.18%;镰刀菌属的丰度Y1为0.80%、Y2为1.12%,均低于未施用菌株的土壤Y3的2.17%;施用菌株一年的土壤与施用菌株30日的土壤在细菌和真菌水平的相关性指数高,距离最近。【结论】灌施菌株NPDY05-8能改变土壤的真菌及细菌的种群结构,控制有害真菌,达到持久改良土壤和防治土传性真菌害的目的。
邓云田大刚苏妍刘友许卿肖翔李正美刘小灿郭建忠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玉米茎基腐病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
一株核粒链霉菌SM3-7及其在防治玉米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核粒链霉菌SM3‑7,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866,分类命名为Streptomyces sclerogranulatus。该菌株于2022年9月3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株保...
姚锦爱黄鹏刘文德吴瀚翔张杰侯翔宇余德亿

相关作者

张彦才
作品数:125被引量:1,095H指数:21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施肥 棉花 氮肥 温室黄瓜 日光温室
纪武鹏
作品数:49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施肥 向日葵 农艺性状 向日葵菌核病
高增贵
作品数:309被引量:1,580H指数:22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木霉菌 甜瓜枯萎病 UP-PCR 甜瓜
周晓芬
作品数:63被引量:484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 旱地玉米 施肥技术 厩肥 有机肥料
沙月霞
作品数:56被引量:368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夏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稻瘟病 生物防治 防治稻瘟病 贺兰山东麓 芽胞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