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篇“ 物品罪“的相关文章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司法适用疑难问题研究
1997年《刑法》将走私规定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类,其中根据走私对象的不同又确定了不同的名。走私普通货物、物品作为走私类中的兜底性名有其特殊之处。随着走私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得走私普通货物、物...
汪亚亚
关键词:犯罪形态罪数形态司法认定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司法认定研究
新型毒品,多为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品。由于新型毒品的制造灵活简便、方便快捷,近年来,毒品犯中新型毒品逐渐成为主流。制毒物品是制造新型毒品的原料或配剂,我国作为化工大国在对制毒物品的管控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防止制毒...
初中
关键词:非法买卖制毒物品司法认定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的审读意见问题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传播技术早已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这种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在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加剧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传播。目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三股势力”动作不断,为了从源头打...
刘文渊
关键词: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行政认定审读意见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的情报侦查及其对策被引量:1
2021年
随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电子信息的问题不断凸显。在我国网络传播淫秽物品呈现成本低、技术先进、形式隐蔽和手段多样的特点。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现场勘查困难,取证人员专业性不足,电子数据取证困难的问题。为了加强对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的情报侦查,应完善加强情报收集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水平和取证能力,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增强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力度。
张力群周峰
关键词:传播淫秽物品罪网络侦查
互联网时代传播淫秽物品的实务反思与规则重塑--基于对368份传播淫秽物品判决书的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互联网时代,97.8%的传播淫秽物品行为发生在网络空间。通过对2019—2020年作出的368份传播淫秽物品公开判决书的分析可以发现,传播淫秽物品的“传播”主要指网络大众传播、网络群体传播和较大规模的网络人际传播形式,内向传播和少数人之间的网络人际传播不应纳入刑法规制范围。网络“淫秽物品”主要针对的是淫秽电子信息内容,对淫秽链接等指向性淫秽信息建议采取区分论,根据法益侵害性大小决定是否视为淫秽物品。对本“情节严重”司法解释的量体系建构,应充分考虑淫秽信息类型多元性、淫秽信息内容差异性和犯情节综合性对法益侵害的影响,由形式解释为主向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并重转变,从而提升量体系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不以牟利为目的”的“牟利”包括直接牟利和间接牟利两种方式,广告型、增值服务型间接牟利目的也应属于“以牟利为目的”。建议在制定新司法解释时,适当上调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入门槛,以兼顾惩治犯和保障人权的平衡,避免沿用办理传统犯的惯性思维解释和应对新型网络犯
金鸿浩
关键词:传播淫秽物品淫秽电子信息网络犯罪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的规范限缩被引量:1
2021年
持有行为入的正当性原理是行为对法益的抽象性危险。《刑法修正案(九)》设立的"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不满足持有型犯的基本特征:"持有行为与实害结果的密接性",存在对法益保护原则稀释。究其原因,在于宏大反恐背景下对于安全价值的过度倾斜。状中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含义不明确以及本的"恐怖主义活动"属性,导致了实然上规制范围的非理性扩张和制裁程度的加重。基于法教义学的叙事逻辑,在我国现实的刑事立法下,理应对本的处罚边界进行规范性限缩,具体路径包括:构成要件要素的规范解释、"正当目的"的出机制以及"最后适用性"的潜在限制。
兰皓翔王今朝原伟民
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的司法认定
2021年
通过对38份相关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有关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的认定存在诸多问题:涉案物品性质的认定只依靠行政机关的审读意见;行为人主观明知的推定依据不明;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不明。解决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司法认定问题的应有思路是:对于涉案物品的性质,应当将行政机关出具的审读意见仅仅作为证据类型中的鉴定意见,在庭审中进行充分举证质证,司法机关在此基础上综合认定;关于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应当完善准法律推定制度并允许被告人进行反驳;关于情节严重,应进一步完善个数与时长相结合的综合认定体系。
段阳伟段阳伟
关键词:明知
群主不作为之传播淫秽物品归责问题研究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7年9月颁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了群主的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群主负责制”。“群主不作为的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或称“群主放任群组成员传播淫秽电子信息...
张林
关键词:法律规制司法适用传播淫秽物品罪
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的司法扩张与限缩认定
2020年
近年来,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在司法认定中出现了扩张的现象,体现在模糊"制毒物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概念、类推适用毒品数量和纯度的计算折算规则以及形式化认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行为三个方面。本的法益应当是制毒物品的合法使用,通过实质性判断行为是否侵犯了本的法益进行限缩认定,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未经许可或备案,但是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不以本论处;二是严格依照刑法和司法解释认定"制毒物品"。
吕行
关键词:法益
论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物品的司法认定
近年来,中国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愈发猖獗,极大的威胁了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犯活动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犯分子更多利用网络的高速传播性和受众群体...
孙竹雨桐
关键词:非法持有犯罪认定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李敏
作品数:14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宣扬 非法持有 减税 物品罪 自然实验
童德华
作品数:139被引量:706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期待可能性 刑事 附属刑法 犯罪构成
马杰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宣扬 虚拟财产 非法持有 法律属性 刑法保护
陈晖
作品数:56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海关学院
研究主题:海关法 走私罪 海关 絮语 走私犯罪
王红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修正案 持有 宣扬 非法持有 刑事责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