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12篇“ 煎茶“的相关文章
成套具(成套唐具)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成套具(成套唐具)。;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用于煮、喝、品具套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使用状态图。;5....
袁宏磊袁伊杨
响应面法优化蒸青饼方式
2024年
以四川中小叶群体种的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按陆羽《经》记载工艺制作蒸青饼,采用法制备汤,分析投量、投盐量和用水矿化度对汤主要滋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量对汤中游离氨基酸、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具有显著性影响,用水矿化度、投盐量与用水矿化度交互作用对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文章建立了以汤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的多元回归方程模型,得到蒸青饼方式的最优条件为:叶∶水∶盐=3 g∶600 mL∶0.7 g(水比1∶200)、用水矿化度(TDS)0 mg/L,该条件下汤滋味醇爽回甘且协调度高、香气清鲜愉悦、汤色杏黄明亮。
邓杰何欣王丹任燕袁进红叶玉龙陆安霞
关键词:煎茶感官评价响应面
外交与
2024年
宋朝诗人杨万里有首《过扬子江》经常入选各种诗集: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获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第一功。此诗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后世评论者由于不熟悉当时的诗歌气候,从纯个人感受去评价此诗而产生了误差。
曾园
关键词:煎茶评论者诗集有意思
文徵明《林榭图卷》的赏析
2024年
文徵明所绘的《林榭图卷》是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观赏这幅画,可使人感受到文徵明对于当时中国制工艺描绘的独到之处。这幅画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灿烂的制文化,是文徵明中年时期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
闻其东
关键词:文徵明茶文化
黄庭坚《赋》与宋代文化
2024年
黄庭坚一生与结下了不解之缘。其贬官于蜀地所作的《赋》,是宋代唯一以事为主轴的作品,反映了宋代丰富的文化现象,具体体现在:宋代“”与“点”混用的情形,呈现感官评鉴与名次第,批评唐代以来的饮观念并创新饮养生的方法。
李光生
关键词:黄庭坚茶文化
圣教你
2024年
我是唐朝人,名叫陆羽。大家都叫我圣……惭愧惭愧,我只是比较喜欢喝罢了。唉,说来心酸,我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幸亏龙盖寺的智积禅师收养了我。禅师学识渊博,教我识文认字,我的名字也是他取的。
墨寒姜大海(图)
关键词:茶圣亲生父母惭愧禅师
四川天府新区镇基于PPP模式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案例研究
过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期被忽视,引入PPP模式后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职责不明确、社会资本积极性低等,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亦面临挑战,包括设施维护不足和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等。然而,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农村振兴...
万梓悠
关键词:PPP模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企合作循环经济
陕南岭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潜力探讨
2023年
陕南岭金矿位于勉(县)-略(阳)-阳(平关)金三角地区。区域上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摩天岭褶皱系东部和勉略阳元古隆起区的北缘。研究区内主要出露太古界鱼洞子岩群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及震旦系断头崖组碎屑-化学沉积岩系地层,成矿地质条件好。经研究,激电异常均沿断裂构造部位延展分布,与目前发现的矿化线索较吻合,显示出该区域蚀变带深部具有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有利条件,找矿潜力较好。
石建国张毅
关键词:激电异常成矿地质找矿潜力
陕西岭镍矿床亲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岭镍矿床是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最具代表性的矿床之一,其形成与热液蚀变密切相关,形成了滑镁岩型、蛇纹岩型、透闪岩型和菱镁岩型等4种镍矿石。对岭镍矿床矿石全岩主量、微量和亲铜元素开展系统研究,并结合自动矿物识别系统,查明岭镍矿床亲铜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并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结果表明:岭镍矿床中的Ni和Cu主要以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形式存在,而Co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化物中;Ir和Ru主要赋存于镍黄铁矿中,Pt和Pd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Rh与其他铂族元素(PGE)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母岩浆侵位前可能发生了含铑矿物的结晶分异。同时,较高的Cu/Pd值((2.82~10.9)×10^(4))也表明其母岩浆在深部经历了早期硫化物熔离作用,随之带走大量Cu、Ni、PGE等,这是岭镍矿床矿石铂族元素亏损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推断,岭镍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1)岭镍矿床母岩浆侵位到浅部岩浆房之后,发生硫化物二次熔离形成Co、Ni含量较低的贫硫化物矿石;(2)橄榄石等硅酸盐矿物和原生硫化物在热液蚀变过程中释放出Co、Ni、S等成矿元素,并随热液迁移到花岗斑岩外接触带发生再沉淀和富集,从而形成富钴镍矿体。
栾燕王瑞廷白世恒刘民武刘民武
关键词:镍矿床亲铜元素硫化物熔离热液蚀变矿床成因
与点背后的清俗之别
2022年
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相传水,性仍存偏有味。君不见闽中品天下高,倾身事不知劳。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我今倦游思故乡,不学南方与北方。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光。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遣儿折取枯竹女汤。——〔宋〕苏辙《和子瞻》一、写作背景苏辙,字子由,四川眉山人。
杨多杰
关键词:写作背景苏辙煎茶归去

相关作者

郭丹英
作品数:52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茶叶博物馆
研究主题:茶文化 茶具 茶叶 茶器 中国茶叶
顾雯
作品数:1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东海大学
研究主题:茶书 煎茶 日本茶道 茶汤 茶会
丁以寿
作品数:108被引量:246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茶文化 茶博士 茶叶 茶艺 茶史
冯卫英
作品数:22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茶叶博物馆
研究主题:茶文化 茶文化旅游 茶叶 茶书 旅游资源
黎星辉
作品数:229被引量:1,742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叶 茶园 茶多酚 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