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571篇“ 热力分析“的相关文章
新型高效紧凑式换热器仿真及热力分析
2024年
为了提高新型高效紧凑式换热器设计的功能性,并使其满足热力学性能需求,对绕管的结构参数及桥接布管方式进行设计。采用一种新型的变径变线桥接方式,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密集的管束布置形式;对该新型换热器设计进行全尺寸流域建模及CFD数值模拟;并将三维建模结果与一维程序计算结果对比,进行可靠性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三维计算的各项热力学性能结果与一维计算仅有较小偏差,总传热系数相对误差仅为3.74%,总传热量相对误差仅为1.04%,验证了该三维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合温度云图证明了换热区域基本集中在绕管段,为简化复杂换热器的计算提供了思路;该新型高效紧凑式换热器设计实现了管侧双股流可独立运行且同层间不存在无效换热区,整体换热平顺进行,壳侧流阻较小,换热能力保持较好;在工况范围内整机换热体积功率达到4.67 MW。
鲜成卓赵剑刚李海阳陈玉翔
关键词:缠绕管式换热器热力计算
一种农产品热力分析决策支持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产品热力分析决策支持方法与系统,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收集农产品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自动化清洗和修复数据,使用改进的聚类算法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和标签化,基于标签化数据,构建农产品热力分析模型,得到...
毛霖张帆陈海军齐佰剑陈艳艳黄德民
基于地图化人群热力分析的通勤班车智能路线规划方法
2024年
本文提出的基于地图化人群热力分析的通勤班车智能路线规划方法,该算法引入人群热力分析技术,结合单位元覆盖、贪心算法等,创造性提出以角度偏移量作为班车辐射分割依据,面向企业提供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经测试,该方法摒弃了传统站点规划中依靠经验主观调整的弊端,程序可实现、减少人工成本,尤其针对多点位数据计算效率显著提升,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覆盖率、步行距离等变量,该方法能准确计算出通勤班车的最优规划路径。
叶玉婷
关键词:智慧交通
带信息热力分析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信息热力分析图形用户界面的显示屏幕面板。;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运行程序、程序操作、显示图形用户界面。;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图形用户界面中的界面内容。;4.最能表明设计要...
屈胜胜周立运张晓薇郭晓晴
一种医院物资自动化轨道配送系统任务热力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医院物资自动化轨道配送系统任务热力分析方法,涉及热力分析领域。包括SVG设备系统图形,PLC设备通讯模块,SVG与流量数据融合核密度计算方法模块。该医院物资自动化轨道配送系统任务热力分析方法,上位软件系统与...
姚勇隋艳林徐金星高兴勇许向往钟广浩
基于聚类算法模型的热力分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模型的热力分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网联车的各种驾驶行为数据;根据预设指标分析模型对POI数据、驾驶数据、经销商点位数据以及维修站点位数据分别进行清洗、转换、加载,以绘制成...
王键秦长坤徐辉邱辉张新文陈果
一种谐波电容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力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谐波电容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热力分析方法,属于电力设备系统的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集电网电压信号、检测电网功率因数角、负载电流信号等,经过计算、判断,对各个电容补偿回路进行循环投切控制,从而解决谐波电容补...
王建和
基于手机位置的泸定6.8级地震人口热力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2022年9月5日泸定6.8级地震后,为及时了解灾区人口分布情况,快速确定极震区范围,本文借助第三方手机移动推送服务平台,采集了灾区不同时段的手机位置数据,利用核密度空间处理方法,分析震前人口分布状态以及震后的人口热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后极震区范围内的人口热力呈现明显减弱趋势,而在距离震中较远、人口密度较高的乡镇则出现短时人口热力增强趋势。通过对活跃手机数量的变化率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可以较好地拟合本次地震通信基站退服的分布情况,并推断出地震影响场的范围。人口热力数据为快速获取灾区人口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途径,可以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尹晶飞李东平肖本夫缪鑫辉沈伟勇姚迪
关键词:地震影响场地震应急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热力分析与性能比较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动力循环具有循环效率高、系统紧凑、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近年来在太阳能、核能、余热利用以及船舶动力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S-CO2布雷顿循环中简单回热循环为最基础的循环系统,再压缩循环因系统结构简单...
刘国浩
关键词:热力分析夹点(火用)分析
地下冷热储能系统热力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热力学和传热学的角度,分析了地下冷热储能系统的特性,并与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比较。地下冷热储能系统主要是被动供冷或供热,具有更高的能效。因此,需要提高储存能量的品质以达到被动利用的水平,并采用合适的末端放宽用户侧对能源品质的要求,以达到提高储能效率和能源利用率的目的。而构置地下冷热储能过程的冷热分层或分区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储能过程的能源品质,同时也强化了传热。
邬小波欧阳鑫南过增元
关键词:含水层储能地源热泵能效热力分析

相关作者

罗二仓
作品数:972被引量:58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研究主题:热声 热声发动机 回热器 谐振管 自由活塞
杨新乐
作品数:121被引量:418H指数:12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研究主题:有机朗肯循环 煤层气 数值模拟 热力性能 热力性能分析
王如竹
作品数:1,461被引量:4,170H指数:3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太阳能 吸附式制冷 吸附制冷 吸附床 制冷
戴文智
作品数:71被引量:158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有机朗肯循环 蒸汽动力系统 热力性能 热力性能分析 余热蒸汽
邓世敏
作品数:57被引量:33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IGCC IGCC系统 联合循环发电 煤气化 热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