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20篇“ 溶栓治疗“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局部溶栓治疗的教学模型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局部溶栓治疗的教学模型,包括手臂外壳,手臂外壳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手臂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血管,血管的不同位置设置有血栓包,血栓包的内部含有红色液体,血管的内部且靠近血栓包的底部处...
- 封蕾李民陈客宏张宏雁谢锦游芳孙薇周红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将急诊溶栓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来源为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急诊溶栓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在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疾病缓解康复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明显要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可缓解患者疾病症状表现,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患者疾病转归,为患者争取良好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纳。
- 赵正权
- 关键词:急诊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 早期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分析早期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医院收治88例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4)静脉溶栓、观察组(n=44)介入溶栓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及CRP等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后,BNP等血清指标水平及Fugl-Meyer评分观察组改善效果均较优(P<0.05)。结论 早期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疾病对脑神经损害,减轻炎症水平,更利于患者预后肢体功能恢复,在早期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极高。
- 李凯庞兴欢
- 关键词:脑梗死介入溶栓NIHSS评分CRPFUGL-MEYER评分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效果研究
- 2024年
- 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 对90例2022.10-2023.10期间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组45例发病至溶栓<6h,参考组45例发病至溶栓>6h,对比动脉再通率、溶栓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救治效果明显提高,有助于对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普及。
- 韩立敏
-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评价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于2022.01~2023.01开展,入组样本为研究时限内68例脑血栓患者,以临床资料均衡原则分组,组名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4例,入组样本试验期间均接受常规式治疗,入组研究组样本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对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血脂水平、SF-36、NIHSS评分、FMA评分相近(P>0.05);差异化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入组样本治疗后血脂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SF-36指标评分、FMA评分、NIHSS评分方面,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入组样本治疗后指标值较治疗前变化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90%(30/33)高于对照组66.66%(22/33),其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6.06%(2/33)低于对照组24.24%(8/33),两者差距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常规治疗干预中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该类改善神经功能及血脂水平,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治疗安全性较高,进而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李清印
- 关键词:甘露醇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神经功能
-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 2024年
- 急性脑梗死(ACI)是目前全球人口致残的首要原因,也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脑血管的成功再通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目前,溶栓治疗是挽救缺血半暗带,治疗ACI的主要措施;尽管目前静脉溶栓(IAT)仍是临床医师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经过长期的研究与临床实践,人们已经广泛认识到,动脉溶栓(IVT)相比静脉溶栓能明显提高血管内药物浓度,提高血管再通率,扩大溶栓时间窗,且安全可靠;随着医疗设备及溶栓药物的发展进步,动脉溶栓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该文就动脉溶栓的操作方式、溶栓治疗进展和对前景的展望进行综述。
- 王康萌赵振强赵博李威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介入治疗阿替普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 2024年
-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不同临床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保定市徐水区人民医院于2019年11月~2023年2月开展研究,共计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参与,通过数字抽签法分为对比组(25例,普通护理)与双心组(25例,普通护理+双心护理),研究指标为情绪状况、睡眠障碍、生活质量、舒适指数、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情绪状况、睡眠障碍数据对比双心组更低,生活质量、舒适指数、满意度对比双心组更高,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中对患者实施双心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改善情绪问题,优化睡眠质量,给予患者更高的护理舒适度与生活质量,让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方案更加满意。
- 杨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情绪状况生活质量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 2024年
-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签2020.1-2023.1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予以静脉溶栓治疗,方法 上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优质护理,对比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1周和出院时NIHSS评分降幅和Barthel指数涨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配合优质护理能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障碍的减轻,恢复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高质量地回归正常生活。
- 张慧敏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康复效果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护理效果分析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9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17.77%),且护理满意度(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尿激酶静脉溶栓护理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结论 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蒋锐湘
-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急性肺栓塞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专家共识
- 2024年
- 溶栓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最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2018年国内发布了《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极大地推动和指导了STEMI的院前溶栓策略。近年来,国内外关于STEMI的溶栓治疗策略、溶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溶栓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新冠疫情下再灌注策略等方面涌现了众多研究进展和循证证据。本共识旨在总结近年STEMI溶栓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据此编定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临床指导性强的STEMI溶栓治疗专家共识,以期进一步优化STEMI救治流程和治疗策略,为提高STEMI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做出贡献。
- 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基础与药物学组李春坚马根山徐标孔祥清黄强
- 关键词:心肌梗死溶栓
相关作者
- 胡大一

- 作品数:3,552被引量:28,772H指数:6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 张佩兰

- 作品数:162被引量:288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溶栓治疗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性缺血性 卒中患者
- 陈岩

- 作品数:126被引量:7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卒中患者
- 张辰昊

- 作品数:121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卒中患者
- 王育新

- 作品数:126被引量:12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湖医院
- 研究主题: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卒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