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04篇“ 溃疡出血“的相关文章
- 消化内镜结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效果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分析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消化内镜结合四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黄平县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接诊的74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消化内镜结合四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参照组短(P<0.05),D-二聚体(D-D)水平较参照组高(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较参照组低(P<0.05)。相较于参照组,研究组止血时间、便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呕血消失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更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出血患者采用消化内镜结合四联疗法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凝血功能,缩短止血时间,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使用。
- 张洁
- 关键词:胃溃疡出血消化内镜四联疗法
-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邳州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6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分别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及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χ^(2)=4.043,P<0.05);治疗后,试验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5.555、3.415、8.747、13.535,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χ^(2)=4.043,P<0.05)。结论: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可改善胃溃疡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止血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冯醒
- 关键词:胃溃疡出血消化内镜四联疗法凝血功能
- 经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 2025年
- 探讨应用胃肠内窥镜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时间为2024年2月-2024年8月间住院的80名患者,采用随机化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40例),实验组采用胃肠内窥镜治疗(4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方面的疗效(出血量、出血量、止血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施以消化内镜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刘秀峰
- 关键词:消化内镜治疗
- 消化内镜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5年
- 观察胃肠内窥镜与四联治疗在胃溃疡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病人16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只接受四联治疗,观察组则加入消化内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治疗时间、Hp清除率、再出血等。结果 ,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止血时间、用药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 Hp的清除率和再出血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 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的自评分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肠内窥镜配合四联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出血,并能缩短疗程;再次出血危险减少,Hp清除率增加。
- 赵亚涛
- 关键词:胃溃疡出血消化内镜四联疗法
- 胃镜下医用胶注射硬化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研究
- 2025年
- 目的 研究胃镜下医用胶注射硬化用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胃镜下医用胶喷洒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胃镜引导下于黏膜下注射医用胶硬化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情况与营养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转外科手术率、再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与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结论 胃镜黏膜下注射医用胶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理想,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 冯硕旦谭文锐何国开陈洪朗谭飞鸥
- 关键词:胃镜医用胶消化性溃疡出血
- 精细化护理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 2025年
- 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时,分析精细化护理引入后的最终效果。方法 罹患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筛选后,共同构成本研究参考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法指导,将以上患者中符合条件的86例分组,具体包括:对照组、实验组,纳入时间予以调查,区间范围在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治疗阶段,不同组别收治患者提供的干预方案不同,在对照组、实验组中,分别以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为主,对两个组别最终疗效进行对比,具体内容有: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情绪状态、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1)实验组筛选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关于SAS评分为(43.65±3.11分),SDS评分为(46.79±3.08分),和对照组测定数据(51.29±3.07分、54.88±3.12分)相比,前者更具优势,P<0.05;(2)止血时间、胃肠道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作为观察内容,实验组更短,P<0.05;(3)比较生活质量,各维度数据差异明显,且实验组居更高水平,P<0.05;(4)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进行计算,实验组高,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后,会给此类患者带来较大负担,临床治疗阶段,为了达到相对理想的预后效果,精细化护理必不可少,对于患者来说,有利于满足自我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可促进预后恢复,值得大力推行。
- 鄢梅梅李龙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情绪状态精细化护理
-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实施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研究分析消化性溃疡出血实施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我院收治的1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对照组70例实施内科治疗,观察组70例实施胃镜治疗),比较两组的具体效果、临床指标、胃泌素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具体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的临床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的胃泌素指标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与内科治疗相比,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镜治疗具备显著优势,其能够直观且精确地观察到出血部位,从而确保治疗的准确无误,而且通过运用胃镜下的多种止血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出血,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再出血和并发症的风险,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 马彦君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治疗内科治疗
- 分期饮食护理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的影响
- 2025年
- 评估分期饮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分期饮食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自我护理能力、临床症状变化、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综合评分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分期饮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度,同时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
- 王凤愉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药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患者接受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价值与药学意义。方法 将80例PU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和研究组(泮托拉唑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呕血停止时间、黑便消失时间均较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可用于治疗PUB,但泮托拉唑更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 张蓓李国文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炎症因子
-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研究分析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消化性溃疡出血影响性。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00例,奇偶数分配,对照组做常规治疗(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做用药效果及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影响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经由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后虽然均可见疾病相关指标改善,但对照组略优于观察组,且观察组于治疗期间发生消化性溃疡出血几率略高(P<0.05),对观察组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致消化性溃疡出血成因分析,可见用药时长、用药频率、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程时间及消化性溃疡病程时间、患者年龄等为主要影响因素(P<0.05),患者体重、性别等为非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疾病治疗中,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能够对其幽门螺杆菌感染做到有效治疗,但该药的使用,易加剧患者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因此在应用中需对其做合理使用及管控。
- 莫诚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性溃疡出血
相关作者
- 时昭红

- 作品数:485被引量:2,135H指数:21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功能性消化不良 非酒精性脂肪肝 葱白提取物 微米大黄炭 临床疗效观察
- 李兆申

- 作品数:2,269被引量:18,686H指数:5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胰腺肿瘤 内镜 幽门螺杆菌
- 聂玉强

- 作品数:451被引量:2,50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胃癌 高强度聚焦超声 幽门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肝
- 李瑜元

- 作品数:553被引量:3,843H指数:30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 沙卫红

- 作品数:263被引量:1,717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强度聚焦超声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根除幽门螺杆菌 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