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73 篇“ 游牧民族 “的相关文章
北方各民族 交融发展与婚姻习俗变迁研究的一部新作——《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 婚姻习俗变迁研究》读后 2025年 贾淑荣《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 婚姻习俗变迁研究》一书对辽金元时期北方主要少数民族 契丹、女真、蒙古人的婚姻习俗及其变迁的原因,婚姻家庭与女性的地位,伦理道德与贞节观念以及婚姻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阐释。作为学界首部关于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 婚姻习俗变迁研究的专著,该书运用长时段理论,以各民族 交融发展的客观史实为立足点,对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的婚姻习俗演变及特征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是一部创新突出,兼顾科研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学术著作。 刘铠硕关键词:辽金元 游牧民族 BLACK TENTS——Sparkling Pearls of Nomadic Culture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2025年 Black tents,also known as black yak-wool tents due to their construction from yak wool,serve as the traditional accommodation for ethnic Tibetan nomads.From ancient times till now,these tents have long captured the nomadic life of herdsmen living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Wang Shu(Text/Photos) Zhao Zhenyu(Text/Photos) Huang Wenjuan(Translated)关键词:PEARL PLATEAU TIBETAN 游牧民族 服饰的文化内涵浅析2024年 此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游牧民族 服饰文化与民族 身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细致剖析游牧民族 服饰文化与民族 文化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游牧民族 的服饰不仅满足了其日常生活的实用需求,而且深刻体现了民族 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这些服饰反映了游牧民族 对自由的向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对美的热爱以及对社会身份地位的追求等民族 心理特征。 孙桐宇 王斐然关键词:游牧民族 服饰文化 民族文化 共有文化符号:北方游牧民族 服饰研究 2024年 服饰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凝结着民族 的智慧、技艺和思想观念。北方游牧民族 传统服饰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及其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文化形态。它以非语言符号的形式描述了北方游牧民族 “苍天一人间一大地”合而为一的思维方式,展现了游牧民族 尊重自然规律、崇尚祥瑞和谐的观念,构筑了北方游牧民族 服饰文化符号体系。 乌兰格日乐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 服饰 文化符号 青藏高原游牧民族 的璀璨明珠——黑帐篷 2024年 黑帐篷,藏族牧民的传统帐房,因其制作材料为牛的长毛,亦称之为黑牛毛帐篷。草原之上,黑牛毛帐篷格外显眼,记录着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牧民们择草而牧、逐水落帐的游牧 生活。来到青藏高原的牧区,看到广豪无垠绿色草原上星星般点点存在的黑帐篷,无疑会感到新鲜和有趣。 王淑 赵振宇关键词:游牧生活 游牧民族 帐篷 青藏高原 草原 现当代藏北游牧民族 毛织物上的纹样解读 在世界屋脊羌塘高原上,寻找既遵循自然规律又适宜于自身生存和繁衍的生产方式极为艰难。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藏北先民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经过千年的摸索与实践,最终在草原上以牲畜为基础,找到了适合于这片土地的生存之道。这种... 拉布格桑关键词:毛织物 纹样 北方游牧民族 经济理念与市场经济精神的共性 2024年 在北方游牧民族 的发展历程中,或游牧 或农耕,或自然或市场,各种经济形态的转变过程都有一定的经济思想或理念作为指引。现今世界的市场化过程中,每一个市场上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市场伦理及精神。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利用前人关于北方游牧民族 经济思想和市场经济精神的研究,探究民族 经济理念和市场经济精神伦理的一致性、相通性,以期对民族 经济发展的思想及民族 地区市场化的理论研究做一补充。 巴雅利格关键词:民族经济发展 经济理念 北方游牧民族 市场经济精神 市场伦理 相通性 基于ResNet 18模型的新疆游牧民族 传统纺织品纹样分类 2024年 为了解决传统方法在新疆游牧民族 纺织品纹样分类时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esNet 18-CA)。在ResNet 18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添加注意力机制模块,加强对纹样特征的提取,并引入迁移学习思想,有效防止网络过拟合,并将改进后的网络模型与当前经典的几类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实验。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建立的新疆传统纺织品纹样数据集上的分类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62%,相比于原始的ResNet 18模型提高了3.72%,而模型大小仅增大0.2 MB,改进后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更高。 赵楷文 薄贤姝 钱娟 钱娟关键词:游牧民族 北方游牧民族 弓马文化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 是中华民族 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弓马文化见证了各民族 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以北方游牧民族 的弓马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北方游牧民族 弓马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并分析其传承的导向,从而提出新的科学发展路径,助力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的建设。研究发现,北方游牧民族 的弓马文化在日常生活、军事、民族 融合、相关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在传承中需增强北方游牧民族 弓马文化的自觉、认同、自信。建议深挖弓马文化资源,推进弓马文化申遗;以打造北疆文化为抓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举办区域性赛事活动,加强弓马文化交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自媒体多元化传播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弓马文化学术研究,进一步使北方游牧民族 的弓马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建设中贡献重要力量。 潘仲华 李凤新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北方游牧民族 弓马文化的传承价值研究 2024年 北方游牧民族 的弓马文化是中华民族 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它在社会的发展与民族 的融合中体现了重要价值。该文以北方游牧民族 的弓马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方游牧民族 弓马文化的起源与演进展开深入挖掘,并剖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价值,有利于拓宽文化根基、巩固文化主体和推进文化建设,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北方游牧民族 弓马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提供思考与帮助。 潘仲华 李凤新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北方游牧民族 传承价值
相关作者
王绍东 作品数:109 被引量:174 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秦始皇 游牧民族 匈奴 农耕民族 战国秦汉时期 张景明 作品数:84 被引量:124 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研究主题:造型艺术 金银器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文化 民间美术 廖杨 作品数:103 被引量:406 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宗法文化 宗法 民族关系 民族 述论 娜拉 作品数:35 被引量:74 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游牧民族 社会化 社会心态 政治发展 清末民国时期 徐英 作品数:37 被引量:124 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蒙古族 游牧民族 鸟类 欧亚草原 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