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3篇“ 海洋政治“的相关文章
海洋政治
本书将对海洋政治学作出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设和系统论述,完成由海洋政治研究到海洋政治学的巨大飞越,完成海洋叙事“西风带”到海洋叙事“中国化”的重大转变,完成海洋政治学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的系统建构,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缘政治...
张景全
海洋政治知识体系及其国民学校教育实施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让不同学段的学生理解与掌握海洋权力及其时空过程、海洋政治的关系与形式及发展规律等是当代学校海洋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在廓清海洋政治的概念与构成、审视中外海洋政治研究的认知与实践维度差异、构建海洋政治学科树的基础上,明确中小学教育阶段学习海洋政治的基线要求,提出海洋政治教育应紧扣海洋空间的概念、边界与类型;理解海洋权力的历史与过程、矛盾与合作、分配与共享;掌握海洋政治的关系、形式和发展规律,继而形成适应各学段的分层海洋政治知识与教育实践体系,以期引导中小学实施海洋政治教育。
马仁锋胡书琦常丽霞
关键词:海洋教育海洋政治
国际海洋政治发展视域下的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研究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已经成为各沿海国家及地区探索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重要内容。自中国在2017年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海洋大会上,公开明确地提出“建立蓝色伙伴关系”以来,这项倡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朱灵燕
关键词:海洋政治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政治观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海洋时代的国家关系、国家兴衰和地缘政治,现代海洋实践对社会革命的推动,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海权建构和现代海军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政治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海洋沟通国家联系、丰富国家关系,海洋深刻影响国家强弱兴衰,海洋活动塑造新的地缘政治海洋经济通过对生产力推动不断更新社会经济形态,并在资本主导的社会运转过程中加速新的阶级和阶级关系的生成,复杂的海洋经济关系还直接引起新的普遍的社会矛盾,并为世界性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条件。由探险、海盗活动到海洋贸易的海洋活动的现代性转变带来了海权需要,海洋扩大国家权力边界,但19世纪海权建设的实质常常主要是霸权体系形成,海洋法治处于艰难探索中。海军历史性地成为强国象征和海权的国家保障,海军的政治影响力增强源自海洋经济活动需求,海军运转高度依赖海洋经济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特征,其所揭示的海洋政治的规律是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推动构建现代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南。
刘学坤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政治海权海洋强国
论新时代的海洋政治
2022年
构建海洋政治学是新时代的必然与应然之举。以往海洋政治研究具有如下特征:西方叙事传统,有海洋政治海洋政治学,研究客体的单一与缺位,研究维度的二维模式,海洋政治研究之政治要义专注权力与利益旨趣。随着海洋政治实践持续纵深演化,海洋政治研究也需要不断优化发展。新时代的海洋政治学,以国家与组织群落、人与海洋生物群落、海洋非生命群落等三大群落为研究客体,以海缘政治为研究视角,以其鲜明的理论时代性、多元与具体的客体假设性、研究范畴的物质复位性、研究维度的三维性、研究场域的海洋性、话语体系的中国性以及国际政治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而有别于传统的海洋政治研究。新时代的海洋政治学,以其研究思维的群落性、研究议题的整体性、研究时段的长期性、研究态度的包容性、研究取向的伦理性,展现海洋话语体系构建的中国方案。
张景全吴昊
关键词:中国话语
海洋政治学”研究:必要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被引量:1
202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历过“站起来”“富起来”之后已在启动一个“强起来”的程序。中国在21世纪的“海洋强国之路”就是一条“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这是应对“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时代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非常重要和丰富的“海洋政治”论述。对它的研究,可以形成一个学科———“海洋政治学”。这是一个应“海洋时代”而生的、需要创新的新学科。“海洋政治学”研究应该指导“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事业”包含“五位一体”的“海洋经济建设”“海洋政治建设”“海洋文化建设”“海洋社会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已到了应该加强“海洋政治建设”的时候了。“海洋政治建设”需要“海洋政治学”。但“海洋政治学”研究尚处在一个没有充分认识到结构重构和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阶段。现在对“海洋”的研究一般还在“科技”和“经济”层面。“海洋政治学”研究需要全方位的创新,如思维创新、观点创新、视角创新、方法创新、概念理念创新、框架结构创新、话语体系创新等。在21世纪,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力。没有创新就难有发展,没有发展就难以强大。
黄建钢
关键词:海洋世纪海洋强国海洋政治海洋事业
《鲁滨逊漂流记》的白人“他者”与海洋政治被引量:1
2021年
《鲁滨逊漂流记》是第一部英语现实主义小说,宣扬了英国殖民者的自助精神和神圣使命感,将殖民美化为教化蛮夷并传播文明的神话,因而成为殖民书写的经典文本。在该小说“白人为中心”的视角之外,同为白人的欧洲“他者”亦呈现超自然的特点:去人格化或野蛮化。笛福采用非现实主义笔触,分别建构出以国籍为区分的白人他者。该文通过分析书中穿梭在美洲海洋版图上的白人他者,揭示在民族国家的形成初期,民族主义者对海洋秩序的改写意图。
杨珊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海洋政治
为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海洋政治学理论构建初探被引量:7
2020年
进入21世纪,新形势、新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地区及国际社会的海洋利益。近年来,随着海陆互动能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都直接参与或间接卷入海洋事务。与此同时,海洋场域安全冲击、海洋开发与治理困境,不断提醒人们重新定位与海洋的关系,海洋战略、海洋开发与海洋治理等议题受到高度关注。由此,对海洋战略、海洋开发与海洋治理进行理论思考、就海陆必然冲突的传统命题进行新的思辨,成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张景全
关键词:海洋开发
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库的构建与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始建设海洋强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蓝色伙伴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话语,分别用“路”“伙伴”和“共同体”喻指海洋治理方式。这三个概念不仅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新理念,也是从话语修辞角度开展全球海洋治理的初步尝试。由于对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话语修辞性把握不够,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国际关系、法学、国防、军事等领域,修辞和翻译视角所见不多。经略海洋应先从“软议题”做起,提高我国在世界海洋事务管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和能见度,国家修辞和国家翻译实践不可缺席。本文提出对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和案例加以搜集整理,围绕“语料库翻译学”和“案例库修辞学”两个关键词,构建中国海洋政治话语翻译语料库、关键术语库和修辞翻译案例库,并展开研究,以助力中国规范在全球海洋治理的过程中实现国际化。
高玉霞任东升
关键词:翻译语料库
国际海洋政治经济秩序已基本确立,安全秩序正处在十字路口
2020年
中国国内似乎对海洋秩序有较大误解,通常认为海洋秩序就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但实际上,我们恐怕不能笼统地谈这个话题。“二战”结束后,国际海洋秩序逐渐出现了分化,即海洋政治经济秩序和海洋安全秩序的发展有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范式或路径。
胡波
关键词:安全秩序十字路口政治经济

相关作者

巩建华
作品数:94被引量:300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政治 公共治理 服务型政府 海洋政治 南海争端
刘中民
作品数:210被引量:89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研究主题:海防思想 伊斯兰 海防 海权 伊斯兰教
汪树民
作品数:45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民族主义 邓小平 海洋政治 伏尔泰 南海问题
林建华
作品数:71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自由主义 知识分子 海洋战略 民族复兴 海洋政治
李智君
作品数:35被引量:95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边塞 地理研究 政府救助 学术 五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