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18篇“ 海峡西岸“的相关文章
多元文化宝库 海峡西岸名城——漫游世界遗产之城泉州
2024年
泉州,古称“刺桐”,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面朝大海的东方古城。早在唐代,泉州“刺桐港”就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四大港口之一,宋元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成就了“东方第一大港”的美誉。如今的泉州,是一座以开放性和包容性著称的世界多元文化宝库,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宜居之城(图1)。同时,在中国邮政历年发行的福建题材邮资票品中,泉州的数量首屈一指。
倪俊峰
关键词:海峡西岸中国邮政世界遗产世界多元文化宋元时期
基于沿岸自动气象站的台湾海峡西岸海雾生消过程及特征
2024年
2019年4月19日20时—4月26日07时,台湾海峡西岸发生了一次严重海雾事件,通过海西沿海的自动气象站数据进行了海雾生消规律研究。海雾集中于02时至08时发生,其生成时间越接近清晨,持续时间越短。海雾多为本地生成,部分站点海雾为传播而形成且南北海雾之间关联性不大。海雾发生前能见度均快速下降,海雾消亡后能见度快速上升。当海雾生成时,陆表温度–气温LST-T(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T,temperature)在-1.7~2℃之间,陆表温度–露点温度LST-Td(dewpoint temperature,Td)在-1~2.7℃之间,T-Td在0.2~1℃之间,海雾维持阶段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lity,RH)≥96%。在水汽丰沛的大背景下,海雾生成与发展与风速的关系较为密切,与风向的关系较弱。结合Himawari-8卫星影像与ERA5(European centre for fifth generation of atmospheric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对本次海雾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卫星影像给出了本次过程的影响范围和生消特点。环流形势表明,500h Pa上福建处于槽后脊前弱西南气流控制下。850h Pa和925h Pa高度场上均受西南气流的影响,带来了充沛的水汽,根据海气状况分析此次海雾类型为平流雾。
廖廓李恺霖党皓飞林彬赵冬至李慧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海峡西岸
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2023年
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建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设立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在加入众多控制变量后政策效应依然显著为正,基于PSM-DID估计方法的检验也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据此,建议加强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强化中心城市在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同时因地施策,促进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合作,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何青松王坤
关键词:海峡西岸城市群区域经济双重差分模型
海峡西岸强对流形成机理与监测预报技术及应用
2023年
中小尺度强对流系统(含台风环流内强对流)引发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等强对流天气是影响我国公共安全的最主要气象灾害。海峡西岸地处我国东南海岸,是我国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做好中小尺度强对流系统(含台风环流内强对流)造成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监测预警预报,对于海峡西岸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国家气象防灾减灾的重大需求。由于中小尺度强对流系统尺度小、突发性强、形成机制复杂,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预报一直是国际公认的天气预报业务重点和难点,而海峡西岸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则更具挑战性。
赵玉春王叶红郑辉黄亦鹏池艳珍潘佳文苏志重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天气预报业务雷雨大风主要气象灾害强对流系统
海峡西岸典型城市大气降尘稀土元素生态风险及来源--基于钕同位素MixSIAR模型解析
2023年
为了探明海峡西岸典型城市大气降尘中稀土元素生态风险及其来源贡献,在泉州市不同功能区设置了15个采样点位,对大气降尘样品和主要潜在污染源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稀土元素的风险进行评价,采用Nd同位素MixSIAR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海峡西岸典型城市降尘稀土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整体处于低风险等级,Lu元素在部分点位处于中风险,工业区、商业区及交通繁忙区个别采样点潜在风险指数相对较高.εNd(0)vs Eu/Eu*和εNd(0)vsΣREEs关系图解显示,大气降尘样品中稀土元素受自然源以及汽车尾气尘、燃煤热电厂飞灰、水泥厂飞灰等局地人为排放的影响较大.利用Nd同位素(^(143)Nd/^(144)Nd)MixSIAR模型计算出各潜在源的相对贡献率,泉州市大气降尘中稀土元素受土壤母质层(24.0%~40.9%)影响较大,其次是汽车尾气尘(20.7%~33.3%)和燃煤尘(21.1%~29.0%),受水泥厂飞灰(13.7%~20.0%)影响相对较小.
李依鸿于瑞莲张瑞琦胡恭任颜妍
关键词:大气降尘稀土元素生态风险
多型天气雷达在台湾海峡西岸灾害天气监测中的融合应用方法研究
我国东南沿海作为高影响天气的频发区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难度大。与我国其他沿海区域不同,武夷山脉以东的丘陵地貌是主要的地形特征,外加台湾岛中央山脉的地形影响,海峡西岸的强对流、过岛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趋势...
郑辉
关键词:双偏振相控阵风场反演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化质量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也得到快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群逐步成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群的发展进程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新型城镇...
翁劭圣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西岸流动人口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及相关统计年鉴,通过全局莫兰指数、局部莫兰指数,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研究海峡西岸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并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LM),研究海峡西岸地区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黄津乔杰洪亮平
关键词:流动人口海峡西岸
海峡西岸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演化的动力机制与因果组合配置被引量:5
2022年
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例,通过修正引力模型构建旅游经济网络,依托“增长极”理论,运用QAP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讨旅游经济网络驱动因素,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其因果组合配置策略。结果如下:①海峡西岸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呈东部沿海地区网络相对密集、中西部网络稀疏特征。②地区经济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是其核心驱动因素;各影响因子对促进旅游经济空间发展的影响强度均较高。③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显示,各影响因素在旅游经济网络系统中处相对优势地位,旅游经济空间发展核心驱动因素明显,其中,以地区GDP、对外开放程度最为突出,这也体现为旅游需求不断提升以及旅游供给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的趋势。研究最终识别出两种因果组合配置方案。本研究有助于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发展优化及管理。
宋学通李勇泉阮文奇
关键词:海峡西岸城市群旅游经济空间网络动力机制
基于多源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活力与城市扩张耦合关系研究——以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例被引量:15
2022年
海峡西岸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热点地区,研究其城市活力与城市扩张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本研究以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为数据源提取1992—2017年该城市群城市建成区,利用城市扩张率指数等对城市扩张的动态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应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评估城市活力,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对应城市活力和城市扩张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海峡西岸城市群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了23228.79km;城市活力呈逐步逐年增加趋势;城市活力与城市扩张的耦合协调性逐步增强;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地理区位优势等因素也对研究区城市活力与城市扩张及其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有影响。本研究可为城市群时空演变及其城市活力评价分析提供方法借鉴与数据支持。
雷依凡路春燕苏颖黄雨菲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海峡西岸城市群

相关作者

李非
作品数:190被引量:631H指数:1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研究主题:两岸 台湾经济 两岸关系 经济合作 经济发展
黄小晶
作品数:21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
研究主题:海峡西岸经济区 经济区建设 收人 支配 政府工作报告
林卿
作品数:193被引量:623H指数:12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闽台农业合作 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农业合作
伍长南
作品数:80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海峡西岸经济区 海峡 福建经济 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
刘志锋
作品数:102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人民政坛》编辑部
研究主题:省人大常委会 人大常委会主任 人大代表 海峡西岸经济区 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