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4篇“ 活动性感染“的相关文章
HCMV活动性感染先兆流产孕妇外周血TLR4、NF-κ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 MV)活动性感染先兆流产(TA)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108例HCMV感染TA孕妇为研究组,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活动性感染组(n=48)及非活动性感染组(n=60),另选取同期产检健康孕妇108名为对照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LR4、NF-κB对TA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保胎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1.61±0.31)、(2.45±0.57)均高于对照组(P<0.05);HCMV活动性感染组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1.87±0.32)、(2.93±0.45)均高于HCMV非活动性感染组(P<0.05);HCMV活动性感染难免流产组TLR4、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2.05±0.21)、(3.27±0.42)均高于继续妊娠组(P<0.05),ROC曲线显示,TLR4、NF-κB联合预测HCMV活动性感染TA孕妇保胎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和71.87%。结论HCMV感染TA孕妇TLR4、NF-κB水平升高,且活动性感染患者TLR4、NF-κB水平升高更显著,两者联合可用于预测HCMV活动性感染TA孕妇保胎结局。
范建萍李馨王小琴
关键词:先兆流产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核转录因子-ΚB
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患儿NK细胞及GGT水平与HCMV DNA的相关
2024年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HCMV DNA的相关。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濉溪县医院收治的150例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根据HCMV DNA水平将患儿分为低载量组(n=52)、中载量组(n=64)、高载量组(n=34),另外选取我院同期50名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的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GGT]及NK细胞水平,分析肝功能指标及NK细胞与HCMV DNA的相关。结果4组AST、ALT、ALP、TBA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组GGT分别为(10.28±2.69)U/L、(15.64±3.13)U/L、(18.56±3.22)U/L、(23.77±4.17)U/L,4组NK细胞分别为(4.87±1.04)%、(6.14±1.15)%、(13.55±2.33)%、(19.84±3.27)%,GGT、NK随HCMV DNA载量升高而上升(P<0.05);经相关分析,AST、ALT、ALP、TBA与HCMV DNA无明显相关(P>0.05),NK细胞、GGT与HCMV DNA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NK细胞及GGT水平与HCMV DNA具有相关,检测HCMV DNA有助于H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但无法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张瑜郭轲刘道路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自然杀伤细胞Γ-谷氨酰转肽酶
联动成像技术提高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活动性感染的诊断正确率
2024年
目的比较白光成像(white light imaging,WLI)和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LCI)模式诊断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ylori)活动性感染的正确率,评价LCI诊断胃黏膜H.pylori活动性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黏膜H.pylori现症感染,同时行^(13)C-UBT/^(14)C-UBT检测的5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镜观察模式分为LCI组和WLI组,UBT阳患者确诊为H.pylori现症感染,比较两种观察模式的诊断正确率。三位不同工作年资内镜医师对LCI和WLI模式下确诊病例图像进行读片,判断是否存在H.pylori活动性感染,分析两种模式下不同医师判读H.pylori感染状态的一致。结果LCI下诊断H.pylori活动性感染的正确率高于WLI。WLI模式下,高、中、低不同年资内镜医师对H.pylori感染的诊断准正确率有明显差异。低年资医师在LCI模式下的诊断正确率高于WLI。LCI下不同年资医师对同一阳病例的诊断一致优于WLI。结论LCI较WLI能够明显提高内镜下诊断胃黏膜H.pylori活动性感染的正确率。LCI可作为内镜下实时诊断胃黏膜H.pylori感染的高效方式。
毕春芹王敬斋张鹏丽郑立跃张昱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内镜诊断
分泌型蛋白在沙眼衣原体活动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分泌型蛋白在沙眼衣原体(Ct)活动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筛选目的分泌型蛋白,构建重组质粒,转化至表达宿主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Western-Blot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其血清学诊断的间接ELISA法,并用已有的IgG试剂盒与其共同检测Ct感染血清标本,评价二者敏感度与特异,分析该抗血清在临床标本抗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目的基因Pgp3在对应的位置上(大小约564 bp)可见清晰的条带,与预期片段一致。pET30a/Pgp3经表达引物扩增,在对应的位置上(大小约792 bp)可见清晰的条带,经NdeⅠ和HindⅢ双酶切,得到大小约为792 bp的清晰条带。pET30a/Pgp3表达蛋白的诱导剂IPTG温度为10℃,浓度为0.6 mmol/L出现相应的蛋白条带最粗。阴血清中无重组蛋白的表达,阳血清有一条反应较弱的明显条带,抗HIS标签有一个明显的清晰条带。阳标本中,重组蛋白Pgp3的敏感度为86.21%(50/58),特异度为93.83%(152/162),与CtIgG试剂盒符合率为91.82%[(50+152)/220],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814)。结论纯化的Ct重组蛋白Pgp3具有较好的免疫原,以Pgp3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法的具有较好的特异和敏感度,且与商品CtIgG 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符合率高,可能有望作为Ct活动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的候选抗原。
袁红霞龙歆孜陈虹亮周安文蔡友香罗丽裴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活动性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对宿主circRNA转录组的影响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分类上属β疱疹病毒亚科,为双链DNA病毒,其基因组全长约235 kb。HCMV可感染多种人类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神经元细胞、单核细胞...
邓金桂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转录
文献传递
重症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状况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重症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活动性感染状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筛选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中需呼吸支持且确诊为重症社区获得肺炎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HCMV活动性感染分为HCMV活动性感染组20例和HCMV非活动性感染组95例,比较分析两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临床结局,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MV活动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5例需呼吸支持的重症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中有20例被证实存在HCMV活动性感染,HCMV活动性感染发生率为17.4%。HCMV活动性感染组患者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和抑制T淋巴细胞(suppressor T lymphocytes,Ts)百分比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32,P=0.015;Z=2.036,P=0.042),而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血乳酸和血小板水平则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活动性感染组患者输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P=0.047)。PSI和Ts百分比水平上升是HCMV活动性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95%CI:1.01~1.05;OR=1.06,95%CI:1.00~1.11;P<0.05)。HCMV活动性感染组患者RICU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90天全因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V活动性感染在重症社区获得肺炎患者中发生率偏高,与多种不良临床预后相关,PSI和Ts细胞水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张志辉伍湛张洁容梁嘉祺许敏敏陈思蓓刘学松徐永昊桑岭何为群黎毅敏刘晓青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率
EBV及HCMV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探讨
2021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自然流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自然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同期体检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实验对象外周血EBV核心抗原(NA-IgG)、早期抗原(EA-IgM)、衣壳抗原(VCA-IgM)、衣壳抗体(VCA-IgG)、HCMV的DNA(HCMV-DNA)、IgM抗体(cMV-IgM),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等炎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比较二者的相关。结果两组实验对象的NA-IgG、VCA-IgG阳率无显著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A-IgM、VCA-IgM、HCMV-DNA、cMV-IgM阳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1、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A-IgM、VCA-IgM、HCMV-DNA、cMV-IgM阳与TNF-α、IL-1、IL-6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EBV感染是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HCMV感染会进一步引起孕妇免疫功能抑制,促使胎儿宫内感染并可能最终导致流产。
徐双李荣冯君阳
关键词:EBV病毒巨细胞病毒自然流产炎性细胞因子
妊娠期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外周血 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的关联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外周血Toll样受体2(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的关联。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2018年3月-2020年3月出生的活动性HCMV感染新生儿和潜伏HCMV感染新生儿各80例,以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活动性感染组和潜伏感染组,根据相关标准,将活动性感染组进一步分为原发感染组和再激活感染组。针对TLR2基因rs1898830、rs3775291和rs179008位点设计特异引物,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法检测三个位点基因分型。结果活动性感染组rs1898830位点AA基因型频率高于潜伏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3804100、rs179008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活动性感染组rs1898830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潜伏感染组,G等位基因频率低于潜伏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3804100、rs17900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rs1898830 AA基因型、rs1898830 A等位基因为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原发感染组与再激活感染组rs1898830基因型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s1898830 AA基因型是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危险基因型,A等位基因为危险等位基因,但该位点多态与原发感染或再激活感染无关,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包建华王璐钱娅赵杰鲍旭丽付荣
关键词:妊娠期人巨细胞病毒TOLL样受体2单核苷酸多态性易感性
重症患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重症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极高,并且CMV感染后多呈潜伏感染,同时感染CMV的重症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是当CMV再激活,即CMV活动性感染,此时可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病情转归,导致多种不良预后的发生。究其机制为,CMV可通过影响辅助T淋巴细胞1型和2型细胞(Th1/Th2)的功能,即通过调控Th1/Th2产生的细胞因子的数量及比例,来改变机体免疫状态,使CMV难以清除及易于再激活。因此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对CMV的再激活、复制和散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本文就重症患者CMV活动性感染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志辉刘晓青
关键词:重症患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细胞外泌体的microRNA深度测序及其在HCMV活动性感染患儿外周血检测结果与临床指标相关的分析
目的: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人类疱疹病毒组中最大的双链DNA病毒,感染较广泛,但是通常在健康群体中不发病,呈亚临床状态。然而,对于免疫低下或缺陷的群体,比如孕妇、儿童、移植...
张静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外泌体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闻良珍
作品数:202被引量:1,355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研究主题:人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宫内感染
杨美芳
作品数:42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 肝移植 人巨细胞病毒 移植术后
范骏
作品数:110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巨细胞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 GLUT-1 巨细胞病毒感染 移植术后
马伟杭
作品数:83被引量:661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感染 肝移植 人巨细胞病毒 移植术后
王明丽
作品数:316被引量:947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人巨细胞病毒 HCMV 巨细胞病毒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