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4篇“ 洋川芎内酯I“的相关文章
- 洋川芎内酯I通过STAT3信号通路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洋川芎内酯I通过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对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组和洋川芎内酯I组。模型组小鼠喂食含0.1%3,5-二乙氧基羰基-1,4-二氢-2,4,6-三甲基吡啶(DDC)的饮食,洋川芎内酯I组在此基础上每天给予100 mg/kg洋川芎内酯I灌胃。实验持续4周,采集血样,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处死小鼠,将肝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相关蛋白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RNA水平。将HepG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洋川芎内酯I组,后者加入100μmol/L洋川芎内酯I处理24 h后进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JAK2)和STAT3等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洋川芎内酯I组AST和ALT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丙二醛(MDA)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洋川芎内酯I组SOD和CAT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STAT3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洋川芎内酯I组STAT3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细胞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凋亡率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洋川芎内酯I组细胞凋亡率降低,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增加,MDA水平降低(P<0.01),Nrf2、HO-1和SOD的mRNA表达上调(P<0.05),抗氧化能力增强,JAK2和STAT3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肝细胞损伤减轻。结论洋川芎内酯I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减轻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抑制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肝细胞凋亡。
- 蒋廷婷刘东声陈莹
- 关键词:洋川芎内酯I凋亡氧化应激
- 洋川芎内酯I通过调控Nrf2表达对脂多糖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洋川芎内酯I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及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洋川芎内酯I(20、50、100μmol/L)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特异性通道阻滞剂ML385(10μmol/L)干预LPS(1μg/mL)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GFA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Nrf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Grisse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升高(P<0.01),GFAP荧光强度增加,GFAP、iNOS蛋白表达及MDA、NO水平升高(P<0.01),Nrf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降低(P<0.01);与LPS组比较,LPS+洋川芎内酯I各浓度组细胞活性降低(P<0.01),MDA、NO水平降低(P<0.05,P<0.01),SOD活性升高(P<0.01),LPS+洋川芎内酯I 50μmol/L组GFAP荧光强度减弱,GFAP、iNOS蛋白表达降低(P<0.01),Nrf2蛋白表达升高(P<0.01),LPS+ML385组细胞活性升高(P<0.01),GFAP荧光强度增加,GFAP、iNOS蛋白表达及MDA、NO水平升高(P<0.05,P<0.01),Nrf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降低(P<0.05);与LPS+洋川芎内酯I组比较,LPS+洋川芎内酯I+ML385组细胞活性升高(P<0.01),GFAP荧光强度增加,GFAP、iNOS蛋白表达及MDA、NO水平升高(P<0.05,P<0.01),Nrf2蛋白表达和SOD活性降低(P<0.01)。结论洋川芎内酯I可抑制LPS刺激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上调Nrf2表达,减少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产物的分泌,从而起到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作用。
- 曹好好刘涛许美霞
- 关键词:洋川芎内酯I脓毒症星形胶质细胞NRF2
- 洋川芎内酯I在制备防治器官纤维化的制品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洋川芎内酯I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器官纤维化的制品中的应用;所述的制品,为功能性食品或药品。本发明发现洋川芎内酯I具有缓解器官纤维化作用,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实验动物的肝脏指数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
- 杜俊蓉陈雏 王可鑫 吴燕 嫣亚玲 李彬 陈小雨 马凯婷 杨宇新
- 一种洋川芎内酯I复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血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洋川芎内酯I复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血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洋川芎内酯I及隐丹参酮合用能够通过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明确了洋川芎内酯I及隐丹参酮合用治疗血栓疾病及血栓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新的作用途径及其治疗机制;...
- 王毅赵璐刘雳余青青
- 一种洋川芎内酯I复合物及在治疗心肌肥大疾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洋川芎内酯I复合物及在治疗心肌肥大疾病中的应用,所述复合物包括洋川芎内酯I与丹酚酸B,两者质量比为1‑5:4,具有治疗心肌肥大效果好的优点。
- 王毅赵璐赵滢周琢艳刘雳
- 文献传递
- 一种洋川芎内酯I复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血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洋川芎内酯I复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血栓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洋川芎内酯I及隐丹参酮合用能够通过抑制血栓形成,从而明确了洋川芎内酯I及隐丹参酮合用治疗血栓疾病及血栓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新的作用途径及其治疗机制;...
- 王毅赵璐刘雳余青青
- 文献传递
- 洋川芎内酯I在脓毒症肺损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洋川芎内酯I在脓毒症肺损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洋川芎内酯I在脓毒症肺损伤治疗药物中具有抑制致炎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作用,洋川芎内酯I在脓毒症肺损伤治疗药物中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 王嘉锋解健朱成龙李鹏赵珍珍邓小明
- 文献传递
- HPLC法测定心无忧片中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_A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心无忧片中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_A的方法。方法采用Hydrosphere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甲醇–乙腈(2∶1),流动相B:0.2%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0~11 min,45.0%A;11~26 min,45.0%→68.0%A;26~39 min,68.0%→82.0%A;39~45 min,82.0%→45.0%A);检测波长:280 nm;体积流量:0.9 m 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_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8~41.60μg/m L(r=0.999 3),3.36~67.20μg/m L(r=0.999 8),4.29~85.80μg/m L(r=0.999 9),6.26~125.20μg/m L(r=0.999 6),3.49~69.80μg/m L(r=0.999 2),49.08~981.60μg/m L(r=0.999 7),7.17~143.40μg/m L(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1%、98.19%、99.24%、98.93%、97.39%、100.19%、98.63%,RSD值分别为1.51%、1.24%、0.98%、1.12%、0.84%、0.74%、1.44%。结论建立的HPLC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心无忧片中心无忧片中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丹参素、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_A 7个成分的测定方法,供试品溶液处理简便,溶液稳定性好,检测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为心无忧片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参考。
- 孙辉何胜利
- 关键词:洋川芎内酯I藁本内酯丹参素丹酚酸B
- 洋川芎内酯I在制备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洋川芎内酯I(senkyunolide I)的医药新用途,即在制备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人通过利用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系体外氧糖剥夺/复糖复氧诱导激活模型,研究SEI对其炎症反应的...
- 梁爽王源冯怡阮克锋房鑫
- 文献传递
- 洋川芎内酯I在大鼠尿液和胆汁中的排泄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洋川芎内酯I在灌胃和静脉注射后在大鼠体尿液和胆汁中的排泄特征,为该成分的临床前研究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大鼠按剂量72 mg·kg-1灌胃和尾静脉给与洋川芎内酯I溶液,收集不同时间段尿液和胆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法(HPLC-VWD)测定大鼠尿液和胆汁中洋川芎内酯I的含量,检测波长均为278 nm,流动相均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结果:灌胃和尾静脉给药48 h后累积经尿液排泄的原形药物量分别为(179.8±33.68),(264.8±87.28)μg,累积排泄率分别为(0.77±0.15)%和(1.35±0.26)%;给药36 h后累积经胆汁排泄的原形药物量依次为(359.4±75.66),(426.3±140.90)μg,累积排泄率分别为(1.22±0.49)%和(1.72±0.59)%。结论:洋川芎内酯I在大鼠尿液和胆汁内以原形药物的形式排出量较少,且排泄迅速。
- 马聪熊耀坤马诗瑜富臻李俊梁爽冯怡
- 关键词:洋川芎内酯I尿液胆汁川芎
相关作者
- 袁茂华

- 作品数:34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供试品 川白芷 种子 川芎 川芎内酯A
- 连艳

- 作品数:92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川芎 白芷 藏药 药材 供试品溶液
- 刘晓芬

- 作品数:69被引量:160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川芎 药材 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 藁本内酯
- 邓薇

- 作品数:19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川芎 鸡矢藤 川芎内酯A 洋川芎内酯I 藁本内酯
- 陈玲

- 作品数:65被引量:2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川芎 独活 鸡矢藤 相对校正因子 挥发油